智利-“太平洋珍珠”瓦尔帕莱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利-“太平洋珍珠”瓦尔帕莱索
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区(第五大区)和瓦尔帕莱索省首府。

智利第三大城市,位于瓦尔帕莱索湾南岸,东南距圣地亚哥约130公里。

人口80.3万(2010)。

1536年,智利的发现者迭戈·德·阿尔马格罗派出的补给船Santiaguillo号来到这里,船长胡安·德·萨维德拉将这里按他在西班牙昆卡地区的家乡瓦尔帕莱索·德阿里瓦(Valparaíso de Arriba)的名字命名为瓦尔帕莱索。

瓦尔帕莱索被称为“太平洋珍珠”, 2003年瓦尔帕莱索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瓦尔帕莱索只是一个小村庄。

1818年当智利从西班牙手中赢得独立后,瓦尔帕莱索成为刚成立的智利海军的主要港口。

1848-1858年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中,瓦尔帕莱索为前往美国的船只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补充,迅速发展成了环绕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的船只的中转站。

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瓦尔帕莱索吸引了大批来自欧洲的移民前来定居,这些移民主要来自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

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船只不再绕道麦哲伦海峡,港口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导致城市经济的大衰退。

一直到21世纪,经过几十年的水果出口的增长以及智利经济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加上大吨位货船由于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而不得不经过瓦尔帕莱索,使得城市的经济慢慢复苏。

我们是坐旅行车去瓦尔帕莱索的,途中在一家酒庄稍作休息。

因为智利独特的气候,再加上欧洲古老的酿酒方法,使得智利葡萄酒既有欧洲传统,又不失南美风味,给人一种新旧交叠的感觉,是智利葡萄酒的独到之处。

我走进酒庄逛了一圈就出来了,我更喜欢外面的葡萄园。

绿色的群山、成片的葡萄树、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走走很舒服。

看到一些很漂亮的花。

旅行车停在瓦尔帕莱索港口附近。

大家下车,在港口区游逛。

两门古炮。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塑像。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1451年8月或10月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因此在全世界赢得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美誉。

港口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港口的背后便是索托马约尔广场(Plaza Sotomayor)。

广场的背后则是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山。

大家穿过马路,走到了索托马约尔广场。

广场中央是伊基克英雄纪念碑(Monumento a Los Heroes de Iquique)。

纪念碑的顶部,是智利“海军第一英雄”阿图罗·普拉特塑像。

1879年,普拉特率领智利海军与秘鲁海军主力铁甲战舰殊死战斗,最终英勇献身。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智利人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许多街道、广场,位于南极大陆边缘的智利海军基地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伊基克英雄纪念碑前有海军战士站岗。

纪念碑下面的地下室里存放着海军阵亡将领墓碑。

伊基克英雄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智利海军总司令部(Comandancia en Jefe de la Armada)。

智利海军那么厉害?海军战士纪念碑为什么叫伊基克英雄纪念碑?让我们回顾一下南美太平洋战争吧。

南美太平洋战争,又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是1879年-1883年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沙漠硝石、鸟粪产地的战争。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

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占有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有沙漠北部塔拉帕卡大区,智利则取得沙漠南部地区。

三国均宣布对沙漠地区拥有主权。

由于在阿塔
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鸟粪和硝石矿藏,使三国的争执更加尖锐。

前者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是玻利维亚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外汇来源,而后者则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三国对鸟粪和硝石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1879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

战争初期,智利凭借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迅速封锁了秘鲁和玻利维亚的海岸。

1879年5月,智利海军司令威廉姆斯留下战舰“埃斯美莱达号”封锁秘鲁要塞伊基克,但遭到秘鲁海军的偷袭,“埃斯美莱达号”被击沉。

同年10月8日,智利舰队在例行巡航中遭遇秘鲁舰队,双方展开了南美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决战。

智利海军摧毁了秘鲁主力铁甲舰“胡阿斯卡号”。

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军舰的护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陆,秘、玻联军进行殊死抵抗,但当时玻利维亚陆军装备低劣,部队里充斥着脚蹬凉鞋、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印第安人,他们没有步枪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这也使“南美太平洋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场使用弓弩作战的战争。

智利军队获胜并迅速地占领了秘鲁的塔拉帕卡省全境。

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通过沙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

至此,玻利维亚失去了所有太平洋沿海领土,秘鲁海军则全军覆没。

1880年6月,三国代表举行谈判,但秘鲁拒绝智利提出的议和条件,只同意暂时休战。

出于人道考虑,智利允许秘鲁用运输船把被俘的秘鲁伤兵运走,但伤兵人数超过了运输船的装载量,智利将“罗阿号”军舰借给秘鲁方运送伤员。

7月3日,“罗阿号”完成任务,拖着一条满载秘鲁提供的水果的驳船返航时,驳船突然发生爆炸,并伤及“罗阿号”。

智利政府认为这是秘鲁设下的阴谋,决定采取严厉的报复措施——攻占利马。

1881年1月,2.6万智利军队向利马城发起总攻,秘鲁守军只进行了两天抵抗便四散奔逃。

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签订条约,结束了南美太平洋战争。

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
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

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了《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

玻利维亚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看了这段历史,大家就会明白“海军”和“伊基克”在智利的历史上有多么重要。

不可思议的是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居然还有一支中国的太平军余部站在智利一边参加了战斗。

忠王李秀成的弟弟侍王李世贤余部数万人,经广东逃入福建,在漳州一带坚持斗争。

为了避免遭受绞杀的命运,他们乘上了奴隶贩子的轮船,远渡重洋,到了秘鲁境内成为了“契约矿工”。

这些流落到异国他乡的太平军受尽折磨,终于发起暴动,将前来镇压的秘鲁军队打得溃散而逃。

恰好在这个时候,“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于是,他们与智利军队联合,共同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

战争结束之后,太平军余部放下了刀枪,融入当地社会,做起了普通百姓。

今天的伊基克当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华人血统,那里的饮食文化也深受中国影响。

2008年2月20日,智利伊基克市与太平天国的发源地——中国广西南宁市正式缔约为友好城市。

真想到伊基克去看看!
继续逛,这是索托马约尔广场边的维多利亚女王酒店(HotelReina Victoria)。

一座古老而特别的建筑。

一条小街边的缆车站入口。

墙上有大片的涂鸦,墙边坐着一位女士,她对面的男士弹着吉他,地上摆着出售的纺织品。

缆车旁边高高的台阶令人生畏。

瓦尔帕莱索的许多房屋建筑在山坡上,可以直接俯视太平洋。

迷宫一样的道路和鹅卵石小巷体现了城市丰富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瓦尔帕莱索不同寻常的缆车系统(高度倾斜缆车)成为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

另一条小街里的涂鸦。

从巴西到阿根廷,从阿根廷到智利,到处都可以看到街头涂鸦。

午餐之后,我们前往海滨旅游城市比尼亚德尔马(VINA DE MAR),比尼亚德尔马与瓦尔帕莱索连成一体,号称智利的“海上葡萄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