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薇》课堂实录(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采薇》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诵读文章,领略诗歌的音律美;
学习重章叠唱、反衬、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体会诗中戍卒丰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好!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有同样的感受,当我们开心的时候,当我们受到了委屈、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
家,是温暖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最温馨的港湾。
一位士兵,守卫边疆多年,历经艰辛,九死一生,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一起感受回家的心情。
我们来学习《采薇》。
二、过程
(一)解读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2个学习目标。
1.诵读文章,领略诗歌的音律美;
2.体会诗歌中戍卒丰富的情感。
(二)疏通文意
师:对照黑板上的字音,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
(展示幻灯片)
师:我们请一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下面我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文意。
同学们都疏通完了,看黑板,我们检测。
(展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翻译得很准确,对诗歌把握很到位。
(三)重难点突破
师:这篇诗歌中有景有情,老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
这些写景的句子,有戍卒眼前的实景(板书),有他对以往回忆的虚景(板书),哪几句是眼前的实景请找出来。
生: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师:在茫茫的大雪中,戍卒又饿又渴,踽踽独行,他心中的感受是
生:伤悲、哀。
(板书)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在生长、衰老,戍卒的感情也在经历了起伏与变化,我们一起从文章中找出来。
忧疚(板书)
戍卒为什么如此思念家乡、忧心如焚,却不赶快回家N狁之故。
N狁,课下注释为北方少数民族,周朝时称为N狁,春秋时称为戎狄,秦汉时期称为匈奴,隋唐时称为突厥。
从这些称呼,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生:保卫和平的战争,正义之战。
师:戍卒的感情怎么样
生:自豪,伤悲和哀痛。
(板书)
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自豪之情我们来做一回戍卒的知音,小组内交流交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
生:“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这里既有对我军装备精良的自豪,也有多次取得战争胜利的自豪。
我们的先民男耕女织,一直安于平静、祥和、古老的生活方式,不到万不得已这种生活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戍卒的和平生活被中断,不得不背井离乡;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言不能实
现;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戍卒不得不整日跟在战车后跋涉,随时有丧命的危险。
所以,主人公是饱含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饱含着对N狁的无比痛恨之情走向战场的,他们为了保卫和平家园,枕戈待旦,黄沙百战穿金甲,誓扫匈奴不顾身!
生:老师,我们组对戍卒的眼前景和他的心理做了扩写。
寒冬,大雪霏霏,一位解甲退役的老兵,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父母兄弟泣泪相送。
如今我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但“近乡情更怯”,一别经年,由于“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茫茫,对父母家人的担忧与恐惧不由得涌上他的心头:是否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家中的兄弟们是否已经战死边关家是否已经变成断壁残垣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学生再一次带感情地齐读文本。
三、课堂小结
教师设疑: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畅所欲言,体味《采薇》的文学魅力,说说其动人之处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探究解决)
生:诗歌的语言很美,重章叠唱,回环反复,让人回味无穷。
生:诗歌的情感很忧伤很美,诗歌中人物远离家园的痛苦的抒发,历尽艰辛回归家园的感伤,都是那么引人同情。
师补充:同学们说的都很美,老师觉得,诗歌的精神悲壮崇高,主人公为国为家的忘我牺牲精神,保卫国土的豪迈情怀,让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肃然起敬。
师总结:通过一个戍卒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我们越过几千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他有思念家乡的痛苦,也有征战胜利的自豪。
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是真实的人物的心灵写照,也是《采薇》虽经几千年淘洗,却传唱不衰的魅力所在。
四、课后作业
1.背诵本文。
2.合理想象,描写末章前四句的情景,扩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