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探

摘要:信息化时代推动了高校思政课评价模式的变革,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研究契合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目标与“精准思政”的现实诉求。

面对大数据给高校思政课带来的评价更全面、反馈更及时、效果更精准的契机,构建数字技术条件下的思政课精准评价模式对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具有重大价值。

当前,推进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要回答“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的问题,亟需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强调监督和分析完善平台建设,才能凸显大数据的精准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
省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研究》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CJWSZ21-15).
第一作者简介:李文晋(1970-),女,四川简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简介:黄永秀(1978-),女,四川内江,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显著趋势,大数据是蕴含其中的关键要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评价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深化发展必然受到大数据的深刻影响。

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变革方向,为全方位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了现实机遇。

但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结合大数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优势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思政课评价支持体系亟待完善健全,因此借助大数据的现代技术优势丰富传统思政育人理念,推进精准评估以提升高校精准思政,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是当前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时代任务。

一、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评价的精准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将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成果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之中,坚持问题意识、目标创新意识,在高校思政
课评价过程中针对主体、资源、评价等要素进行精准化探索。

教育部在2020年思想政治工
作要点中曾九次强调“精准”,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要“精准滴灌”,提高成效精准评价能力。

大数据是将规模大、类型多、结果精准、速度快等特征集于一身的数据集合体,大数据正改
变着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

[[2]]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评价环节,以精准和
发展思维为导向,探索评价维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发展,有利于思政课评价的精准
化发展,实现思政课精准育人的目标。

(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评价精准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
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出要在坚持学生成长规律的原则下,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当前高校
学生处于Z世代,他们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强调自我意识和多元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
传统的主观性、单一性显著的评价模式难以支撑“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要求。

学生主
体的大规模化、思想动态的多元化趋势,人才培育的新目标都要求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指标和
评价方式尽可能地全覆盖、多样化、更精准,以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为党育人、为国
育才需要思政课评价充分运用大数据深挖质与效,推动精准评价。

新时代学生的新变化,新
特点需要评价环节和大数据结合,以精准思维为切入点,更全面、及时、客观地了解新时代
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真实反馈,把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和铸魂育人使命奠定重要基础。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需要精准成效
高校思政课建设要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个“指挥棒”,在课程质量、教师教学、学生学业
等评价维度上发力,保障思政课的质量。

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建设从思政课评价着力,提高
评价内容的深度、广度[[4]],发挥科学思政工作评价的导向作用。

实践表明,思政课评价的
科学性和精准性和评价反馈的信息处理密切相关[[5]],但以往的高校思政课评价存在系统性
缺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学校自主开展的学生评价为主,再辅之教学督导的随机评价,在
数据上缺乏科学评价依据,在结果呈现上公平工作性不足。

当前思政课模式已突破时空限制,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和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的新型课程模式不断涌现,在此趋势下,传统的
评价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精准化教学时代。

依托大数据推进思政课评价精准化,正是顺应
时代发展要求,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要求。

对思政课教学活动深入调研,全面、细致地了解教学情况和反馈信息,依托技术将零散、单一的评价信息整合为连续、系统的曲
线模型[[6]],以教学的实效性作为衡量指标,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数据记录精准研判思政
课中的问题,定制精细的解决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7]]。

大数
据为高校思政课精准评价提供了价值遵循,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精准对接和深
度互动,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守正创新的应有之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精准评价
反馈和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大数据通过对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实
时监测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学主体,能够进一步推动其完善思政课教学活动,贯通教学评三位
一体,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果。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课堂不够吸引人、教学内容
空泛、教学实践流于形式、教学评价表面等成效不佳,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仍用尽手段对我国
进行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因时而进,不仅在形式、内容上需要精准化,在评
价体系上也需要精准化。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通过思政课评价反映,通过思政课评
价不仅可以判断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吸收效果,还可以看出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其他
问题。

因此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
发挥立德树人作用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反映问题,更全面、细致展现学生需求面真实的
感受,在直观的数据上体现出差距,加强诊断,找准学生缺什么,进而将思想教育与实际问
题结合起来、思想教育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统筹起来。

通过高校思政课大数据的构建
促进评价的精准化,既赋予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发展和人文关怀提升中的
现实价值,又能更深入掌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

二、大数据为高校思政课精准评价提供的机遇呈现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政课评价,在收集和归纳学生的学情动态数据技术上借助技术
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将数据直接运用到评价方面,能够为精准化路径,实效性目标提供翔
实可靠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样态。

(一)大数据的多元性推动思政课评价纬度更全面
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网络言行举止能够通过符号化,可视化的镜像方式表现出其思想
倾向和价值导向[[8]],借助大数据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推动思政课评价朝着更全面方向发展。

一是在评价主体维度上,精准联动。

大数据能够将思政课评价对象从单一的学生主体扩展到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所有者,如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庭等,体现出大数据
评价的全数据模式,建立起包含“教师画像”“学生画像”“教育服务管理评价”等在内的
画像模型[9],在评价主体上更全面审视思政课的效果。

二是在评价过程上,能够优化思政课
评价过程。

大数据能够精准采集不论是出勤、发言还是涵盖作业、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方
面在内、线上课堂在内的学生行为数据,通过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建立起思政课动态反馈系统,在评价过程中更全面连贯。

三是在评价的指标维度上,通过大数据能够丰富思政课的评价要
素。

针对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效果、课程管理等评
价要素,大数据的多模式,如视频录制、音频记录、文字反馈等形式能够分门别类地整合分析,为根据评价原则设定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实现可视化基础上的多元性评价提供了条件。

最后是在评价的方式上,大数据表现形式多样有趣,能够以更获得学生喜爱的方式推出,丰
富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接受度,提升思政课评价效度。

(二)大数据的快速性助力思政课教学反馈更及时
思政课评价的价值体现在能够及时给教育队伍传递有效的信息以强化或调整思政课教学
方法,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一方面,大数据具有快速性。

数据生成、获取、分析非常迅速,
能够对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实时动态监测,并通过数字符号的记录一定程度揭示出其背后隐藏
的规律,及时反馈给评价主体,推动主体及时完善教学管理。

[[9]]评价反馈得越及时,对课
程教学评价的回馈价值越大,当前思政课评价较多仍实行的是期中、期末阶段性评价,这种
情景下的评价具有滞后性,评价的信息在课程结束后才能获得,不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学反馈能快速即时呈现学生的课堂状态,教师能更早获悉学生的学情,学生对老师和课程的认可情况,从而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
大数据记录的结果也能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及时看到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

最后也
有利于教育者进一步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数据体现上初步判断各自的优势、特点和问题,进而在实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生活状况,对症下药开展针对性地谈心谈话和教学
活动,更及时有效地帮助助力学生成长。

(三)大数据的客观性促进思政课评价结论更精准
大数据具有定量化功能,能够依照教育成效、教育评价衡量标准着眼于评价结论的具体
性指标的权重,强调结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10]]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融入大数据精准、科
学的特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反馈决策的水平。

实践表明,评价信息收集得越充分、处理手
段越科学,得到的评价结果则会越准确。

传统的思政课评价大多采用调查、访谈等形式从主
体主观层面获取信息,且在评价获取过程中会因环境、身份差异、情绪等因素影响评价者的
反馈表达。

而在客观数据的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信息的获取更多来自被教育者在课
堂内外自然生成的数据足迹,这些数据在采集过程中较少被人为干扰,更能体现评价的真实
状态。

大数据能够促进评价从定性方式转换为让数据说话,再结合教育者的经验完善评价结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能更精准聚焦、精准反馈、精准发力。

大数据规模宏大、
数据来源广阔,能够更好贯彻评价反馈“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多元评价”理念,为后续教学
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源依据,以科学评价促进思政工作质量提升。

三、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评价精准化的提升策略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革除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弊端,运用好大数据“全样本”,启动全数据和总体样本分析模式,从不同角度更加细致、准确、全面地把脉思政课教
学工作,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漫灌为滴灌,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的目标。

(一)结合大数据深化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评价理念
育人是思政课评价的目标,高校思政课评价需要推进教育精准到人。

大数据的精准、发展、客观、全面等特性助力高校思政课评价更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需要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首先,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就要坚持将技术价值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有机
结合[[11]]。

要清晰认知到大数据的工具理性,警惕评价工具的管理价值超越教育价值的风险,警惕对数据产生依赖性而忽视数据反映下的学生主体风险。

其次,明确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是
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利用大数据反映学生的学情轨迹不仅是检测,更是为了发挥数据
评价的激励功能。

在评价要牢记育人目标,合理应用数字技术的精准性、动态性和技术性,
形成可视化的评价反馈和学习记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让评价成为进一步促进
学生自查自纠,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

最后,要将学生作为思政课评价活动的主体,让学生
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一方面学生能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展开评价,同时学生也能根据动
态记录对自我的表现评议。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更是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要求。

高校要坚
持“学生中心”,利用大数据整合教育资源,精准定制思政课教学方案,连通精准识别、精
准定制、精准滴灌到精准评价,切实发挥思政课评价诊断、指导、激励作用,实现学生成长
评价和成才评价的统一。

(二)借助大数据完善高校多维度思政课评价体系
精准评估思政课教育效果是精准思政的关键,评价体系则是思政课大数据精准评价的尺
度准绳。

应借助大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技术优化贯通思政课课中、课后评价,综合思政
课和实践课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感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
评价”[[12]]。

首先是课中评价,采用大数据评价方法获取课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多方面数据信息对思政课教学对象和过程进行精准性评价。

评价要既关注学生的成
长发展又强调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组织设计、对象心理需
求等方面,将大量贮存于云端的数据根据需求整理出相应的数据足迹以便于学生对自主学习
的研判和教师发现问题,明确智慧思政目标,实施更针对的教学策略[[13]],将课堂出勤、学
生课中发言、提问,课堂测验等进行数据量化,客观、高效评价学生;同时在对教师的评价上,在学生参与主动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等上参考大数据的记录降低评价的主观随
意性。

其次在课后评价上,通过大数据系统的设置提醒,让课后作业、实践活动、学生的评
语等及时显示,形成以浏览—回馈时间、关键词为内容的反馈报告,完善形成性评价。

评价
应用要在阶段性评价的基础上增添大数据动态曲线,兼顾技术和教育主体结合,提高数据分
析的精准度,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统一。

最后,关注学生参与实践评价,实践是
思政课学习态度的外化,是落实思政课教学知行相辅,知行相成的关键。

引入多主体参与评价,同时重点观察学生参与课后实践的态度、主动性、情绪表现以及完成的质量水平,引入
大数据辅助质性评价,对课后实践的出勤率记录,提高评价的实证性,建立协同联动、科学
有效的高校思政课测评体系。

(三)强调数据的监督和分析优化高校思政课评价平台
大数据思维是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这也就意味着高校从领导到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
课教师、导师、辅导员等每一个教职人员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以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相互协调的形式,构建层次清晰、责任严明的思政课教学目标系统
和落实机制,不断提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实效。

数字化智能评价平台需要
全员参与共建,政府、高校、相关技术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网络监管部分也
要参与其中共同发力。

打通各学院、部门、教师之间的信息壁垒,积极探索数据化、可视化、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数据的构建。

严格管理评价平台,高校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强
大数据思政课评价数据库建设,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经验,建立起标准化的服务和管理
规范,保障平台的合法、有序、规范化建设。

特别是要强调大数据采集和使用规范,明确相
关主体责任和大学生隐私数据应用和保护;同时高校还应优化完善大数据思政课评价平台或
系统的监督、保密和防控体系。

建立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并结合第三方评价数据,了
解思政课评价结果数据差异较大的学生,跟进毕业后在发展情况上的差异,以便修订和完善
评价体系。

构建起全方位的主体监督机制,严格监管大数据在智慧思政评价环节信息资源的
管控,通过客观数据的理性监测和评价体现,实时监督整个思政课评价过程;完善应用平台
的防护体系,及时检查和维护平台运行的硬件、软件设施,提高防御风险能力,形成一个客观、开放、动态、系统、安全的评估监督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09):4-11.
[[2]]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生活、
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
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
版),2017(02):30-31.
[[4]]卢凤娟,柳亮.高校思政课要应用好教学评价“指挥棒”[J].当代广
西,2023(01):33.
[[5]]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
[[6]]燕明霞,商云龙,周霞.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8(Z1):93-96.
[[7]]丁元,黄昭彦,黄泽楷.推动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精准化发展探析[J].高教论坛,2021(08):21-24.
[[8]]李怀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变革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67-70.
[[9]]梅萍,韩静文.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评价的优势、困境及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32-35.
[[10]]徐永利.大数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国电化教
育,2018(12):46-53.
[[11]]陆启越.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模型与体系建构[J].江苏高
教,2021(10):74-80.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 人民日
报,2020-10-14(001).
[[13]]董亲学.大数据助力高校智慧思政建设的三重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
教育,2021(16):
3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