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中体会浓浓的乡愁——《月之故乡》教学实录及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创作中体会浓浓的乡愁——《月之故乡》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王文丽,吕俐敏
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第7期
一听写“点铁成金”——初感文字的趣味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每当看到这个圆圆的东西,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故乡,有人
能够猜到这圆东西是什么吗?
生:我认为是团圆。
师:她认为这个圆东西的内涵是团圆,那你们知道什么东西往往意味着团圆?
生:月亮。
师:的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总是和故乡、思乡紧紧地连在一起,想一想,你们
有没有学过这样的古诗呢?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唐朝还有一个大诗人叫张九龄,他写过一首诗叫《望月怀远》,里面有这样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你通常会在哪个节日的晚会上看到这句诗?
生:中秋节。
师:是的,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还会想到宋代有个叫苏东坡的
大文豪撰写的《水调歌头》。
(生背诵《水调歌头》)
师:是啊,通过背诵积累的古诗词,我们发现,原来,月亮就这样和故乡息息相关。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古诗,而是一首现代诗,它也和月亮有关,和思乡有关。接下来,请你拿出
听写纸,我们来听写这首诗。请同学们按照诗歌的格式写,每句一行。题目可以先空着,标点
也可以随后再加。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一生在黑板上写)
师:(听写)“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谁能猜想一下,下
一句我听写的内容是什么?
生:(几乎异口同声)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师:太不可思议了!和我要听写的一模一样,你们以前见过这首诗吗?
生:没有。
师:那你们怎么知道会是这一句?
生:因为前两句先写了“天上”,再写“水里”,所以我觉得这一句也应该是先写“天上”,再说“水里”。
师:他发现了语言表达的规律,很有意思。(继续听写)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
生:一个在天上。
师:(竖起大拇指)你们都是语感很好的孩子。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然后加上标点。谁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要读正确。
(指名读,其他人对照屏幕检查是否写正确)
师:我突然发现自己少听写了两句,而且这两句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这两句放在哪里呢?我也记不清了。你们来想想,它们放在哪儿合适呢?
(生汇报,师不断肯定生,同时鼓励和引导生要有自己的发现、跟着自己的语感走)
师:同学们刚刚说了5种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字真的很好玩儿的,每个人对它都有着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创造。那么,原诗是怎么写的呢?和我们一位同学的想法一模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原诗)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生朗读正确,但是声音小)
师: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再自信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读一遍,如果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你的变化,我们就给你热烈地鼓掌。
(生再一次朗读,同学掌声鼓励)
评析:听写,是每一节常态课都会有的环节。但显然,此“听写”不同于彼“听写”。文
丽老师在听写的时候,不停地“耍花招”——
听写完第一句,文丽老师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问学生“谁能猜想一下,下一句我听写的
内容是什么”,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时,文丽老师请学生介绍自己经验的同时总结语感
的重要性。紧接着,问题升级,老师发现少听写两句,而且也忘记这两句话该放到哪里。这一
回合,学生参与了诗歌的创作,初步理解了诗歌。这样的听写,经过王老师的创意发挥,不再
是普通乏味的听写,而是含有创作的乐趣,直接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自己很强的语感。成功的喜悦,正面的激励,激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潜能。
二命名的巧思——品析文字的精准
师:同学们,我们学文章时知道文章是有中心的,其实,诗歌也是有中心的。你在这首诗中,能找到一个中心句吗?
生:我认为中心句是“看月亮,思故乡”。
师:谁能够围绕中心句给这首诗起个题目?
生:月亮和故乡。
生:望月思乡。
师:我有点不明白,诗句明明是“看月亮,思故乡”,你为什么不起名字“看月思乡”,
而是“望月思乡”呢?
生:我觉得“望”字显得更深情一些。
师:虽然是一字之差,但这位同学读懂了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望”字会显得距离——
生:距离遥远。距离越远,作者就越发思念故乡,那种感情就会越深、越浓。
生:借月思乡。
师:这个题目耐人寻味,作者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就寄托给了这轮圆月,这个“借”字用得
太妙了!
生:月亮故乡。
师:这位同学所拟的这个题目引发了我的思考,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有的诗歌的题目,如果用两种或几种事物做题,它们之间通常会用上一个标点符号,貌似分隔,实则关联,有人
知道那个标点符号叫什么名字吗?
生:小圆点。
(众笑)
师:不要笑,她说对了一半。这个符号写法上就是一个小圆点,它叫什么名字呢?(生摇头)它叫间隔号,诗歌的题目中常常会用到它。谢谢这位女同学,带给我们新的知识,引发我
们新的思考。原诗的题目到底叫什么呢?
(板书:月之故乡。生将题目补充在刚才的听写纸上)
评析:命名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文字品析的过程,老师引导着学生思考“看”和“望”的不同,明白间隔号的使用,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谈话的形式展开的。
开放式的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极高,要注意听学生的回答并迅速甄别这些回答。这个环节中,老师对“看”“望”的引导,可见语言文字的功力。“望”字从字形来看,就是一个人踮
着脚尖在使劲往远处看,所以,传统文学作品《诗经·氓》中有“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
复关,泣涕涟涟”,就写了一个女子登高望男子所从来的方向。这个“望”字自然饱含脉脉深情。
根据内容提炼和抽象一个题目,其实又是一次创作。学生都在努力把故乡和月亮放在一起,有的表达直接,有的表达含蓄,无论哪一种表达都可以表明学生的理解。可以说经历了听写和
命名环节,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已经完全了解,并且理解了这浅浅的文字能够透露出的思乡之情,但是这情感到底有多么凝重,应该还是没有深刻体会的。知人论世,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三作者身世寻踪——群文品味中的升华
师:这首诗是谁写的呢?作者的名字叫彭邦祯,让我们看着地图一起来追寻一下这个叫彭
邦祯的人走过的足迹。彭邦祯,1919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卓越的才华,15岁开始写诗。1938年,也就是他19岁的时候,由于战争的原因,他被迫离开家乡,到了湖
北省的另外一个地方——恩施。一个人独在异乡,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说到这里,你马上就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是的,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替诗人彭邦祯表达这份情感。
(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再看,1944年,彭邦祯随着军队远赴印度。五年之后,又随着军队赶赴台湾。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这是怎样颠沛流离、一路艰辛啊!说到这儿,五年级时我们学过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恐怕又是彭邦祯所经历的现实和满怀情绪的最好写照。
(生背诵《长相思》)
师:1973年,彭邦祯在台湾结识了一位美国女诗人,两个人结了婚,彭邦祯就这样跟着她
移居到了美国。2003年,彭邦祯在美国纽约去世。说到这里,谁能告诉我,你还能从诗中读懂
什么呢?
(生自读、体会)
生:我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黯然神伤。你能把它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