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探测EMCCD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9月1V bl.36S uppl e I ne nt I】叫艮a red a nd Las er Engi IK椭g Sep.2007微光探测E M C C D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初探
龚德铸,王立,卢欣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文中以微光探测为基础,阐述了微光探测的主流技术,重点突出EM C cD(El ec仃on M ul卸l yi I lg C C D)的结构、功能、优点,并以星敏感器运用为目的,初步进行了EM ccD的设计和计算。
关键词:微光探测;星敏感器;EM C C D
中圈分类号:1P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鳙号:1007.2276(2007)增(探测与制导).0534.06
D et ect i on of f l ai nt l i ght
E M C C D bas ed on s t ar s enS or
G O N G D e—zh u,Ⅵ後N G Li,LUⅪn
①卿il lg I nst i t I l t c o f
co岫l E ngi n∞血g'B蜘i ng10∞80,china)
A bs t r孔t:ne ani cl e is b鹪ed o n de眦t i ng of f{池t h曲t,cxpat i a血g tt l e m a i n t ec l l n0109y of it’
em phasi zi ng o n coIl fl gl l ra non,fI l nc t i on and adV孤t age of E M C C D,觚d deV el opi ng el em ent ar y des i gn锄d caJ cul adon of EM C C D.
K e y w or ds:D et ec缸ng
of触t l ight;S t a r s∞sor;EM C C D
O引言
微光图像传感器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大量用于军工、医疗和天文观测。
在航天领域,微光技术也有不少运用,如IC C D(像增强C C D)等,甚至包括目前最新的E M C C D,也即将进入太空。
如C A R SO采用C C D87的A STC l,2星敏感器经过辐照试验后,即将于2008年作为A M S一02试验的一部分运用于国际空间站。
1普通微光探测器件
微光探测器件有近50年的发展,种类繁多,下面简要介绍主流器件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点等有关问题‘11。
1.1电子轰击硅靶摄像蕾(S i T蕾)
如图1所示,前端阴极受到光照产生光电子,将目标光学图像转化成电荷图像,电荷图像受到电子透镜电场的聚焦和加速,高速轰击si靶使图像得到放大。
其缺点为分辨率低、Si靶过荷能量差、寿命短、不能剧烈振动。
图1Si T管
F i g.1Si T t ube
1.2电子轰击C C D(E B C C D)
如图2所示,微光图像通过光纤面板聚焦于光电阴极上,产生相应的电子图像,其受到几千伏的加速电压加速,轰击到C C D上使C C D各像元产生不同的信号电荷包。
其缺点为C cD需装在真空管内,在工艺上和操作上都很麻烦,且失去了固体成像器件牢固
投稿日期I2007哪.30
作●■介l龚德铸(19r77一),男,贵州安顺人,工程师,从事航天成像式敏感器研究.E硼Ii l:gongdezhu@s i 觚啪
增刊龚德铸等:微光探测E M cC D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初探535
可靠的优点。
C C D
图2倒像式E B C C D
Fig.2E B C C Dof i nve r t ed i m age
1.3像增蟊矗与C C D的栩合
如图3所示,微光图像通过光学物镜成像于光电阴极面上,完成光电转化产生相应的电子图像,其受到电子透镜形成的电场聚焦和加速,高速轰击到荧光屏上又转换为可见的光学图像,最终由高灵敏度ccD接收,这样可带来数十上百倍的增益,还可用多个像增强器级联(如图4),进一步提高增益。
相对于下面要介绍的E M ccD,其缺点为体积较大、噪声高、分辨率低、工艺复杂且易损坏。
图3倒像式像增强器
F适.3I C C Di n ve n e d i m age f om l a t
Fl uo r e sc eⅡt
C at hode s c r c c n
图4二级像增强器用光锥与cC D耦合
Fig.4T w o I C C D co upl i n g by opt i c丽m blc
1.4多帧积累型C C D
简单地说,就是对同一目标进行多帧成像相加。
进行m帧图像累计,每个像元的电压值按功率关系相加的一般表达式为:
P=I∑V:l=∑V+2∑cl『瞒
L i=1J滓l f=l
式中:1<脚,扛1,2,…,,,l;G,为各电压间的相关系数,o<cf,<1。
由于信号中的随机噪声K是不相关的,服从泊松分布,e,=0,每个像元的噪声功率为:
广m12m
Ⅳ=I∑匕I=∑%2=m K2
L卢1J f_l
各帧图像在同一位置的信号是相同的,设为K,G,=1,m帧图像累计后信号功率为:
m l。
.
s=I∑K;l=【m K】2=m2K2
L f_l J
功率信噪比为:
1,2
田V R=s/Ⅳ=m2K2/m K2=m鲁
可见,经过m帧累计后信噪比提高了m倍。
其缺点为响应速度低,不符合当前高更新率的发展趋势。
2E M C C D
2.1结构组成
普通C C D的芯片构造如图5所示。
EM c C D的芯片结构如图6所示。
图5普通C C D的芯片构造
Fig.5a卸conf o衄at i∞0f g∞e删C C D
图6EM C C D的芯片构造
F置g.6Q岫conf;DⅢIa l i on of E M C C
D
536红外与激光工程: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36卷
EM ccD属于帧转移C C D,首先在积分周期内,在成像区将光子转化成电荷,接着将电荷转移到存储区,再转移到读出寄存器,接着转移到倍增寄存器,并在其中使电子倍增,最后通过低噪声读出放大器转换成电压输出。
以上五个步骤,一二三五步骤与普通C C D相同,在第四步中,对累加积存器施加高电压约50V,使得电子通过时产生碰撞电离效应,从而产生新电子,通过多次累加,实现信号电子的倍增。
如图7所示,电子数量在经过两次倍增转移后已经大大增加,E M cC D总共约有600级转移,最大增益可达1000倍。
E M C C D的信号放大属于C C D结构内部的电子倍增,而不是通过外部器件放大信号,这样EM ccD 在外形上与普通C C D一样,但与I ccD、EB C C D、s i T管等相比,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抗振动、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
图7EM C C D电子倍增
Fig.7E l c c灯on m ul卸l yi ng0f E M C C D
2.2噪声分析
噪声是衡量ccD性能的重要指标。
降低噪声,等效于提高了c cD的灵敏度。
E M CC D在十几兆赫兹输出速率下,等效读出噪声<1e。
E M ccD的噪声源有【2J:(1)光子入射噪声。
由于光的量子属性,光子入射噪声不可避免。
入射s光子,产生√S噪声。
(2)暗电流噪声。
暗电流ⅣD由热暗电流D和时钟引发电荷C两部分组成,ⅣD=D+c。
暗电流噪声为√ⅣD。
(3)读出噪声。
读出噪声Ⅳa来源于读出放大器,与输出频率成正比。
对一般ccD说,当输出频率较高时,Ⅳa是主要噪声。
(4)电子倍增增益的噪声。
在电子倍增模式下,由于电子倍增的随机属性,额外的噪声被引入。
额外的噪声因子,=、协(1+口),口为每级倍增增益的概率,在500~6册级增益时,口远小于1,F=√2。
(5)硎c噪声和1矿噪声。
系统
采用双采样电路可以抑制删c噪声和1矿噪声,计算中忽略。
对于EM C C D,由于电子倍增的作用,读出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被很好地抑制。
总噪声Ⅳ如下表示:
Ⅳ=√ⅣD,2+s F2+(Ⅳa2,G2)(1)式中:G为电子倍增增益,当其足够大时,Ⅳa被有效抑制。
设读出噪声被抑制到其它噪声的10%,如下式表示:
(ⅣD F2+S F2)×10%=Ⅳ口2/G2(2)由公式(1)和(2)推出C C D总噪声为:
Ⅳ=√(%F2+s,2)×1.1(3) 2.3S N R分析
要提高图像质量,就必须提高SN R。
对于一般C C D来说,SN R简单表示如下(背景噪声等不计):~寺南㈤对于融伦C D来说,根据公式(3)、(4)推出SN R如下表示:
~=熹2丽蒜㈣
从公式(5)可以看出,与普通C C D相比,EM C C D 在电子倍增模式下,信号值变大G倍,但噪声值并没有增大G倍(远小于G),读出噪声部分更是被大大减弱。
总之,EM C C D的SN R得到明显增加,探测灵敏度和微光图像质量都有明显的增强。
SN R前后变化的效果如图8所示。
图8S N R的改变
F i g.8S N R ch柚gi ng
2.4倍增增益分析
在E M ccD中,当电子进入累加积存器发生碰撞电离时,每一个单元的电离数量,即E M倍数是随机的,约为1.01~1.015。
理论上每次都不一样,但概率上,其值固定在一个范围。
同时对于累加积存器发生碰撞电离的级数也可以控制,即控制E M级数。
所以能保证最终的增益值。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整倍增时序R谚2H v电压幅值来控制增益。
图9表示聊2H V与脚l,2/3的相位关系。
注意,R谚2H V
的峰
增刊龚德铸等:微光探测E M ccD 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初探
537
值对应即1的下降沿,电压误差在±30
m V 内才能
保证增益±5的误差‘31。
<N
/
\\
50
V
/
\
’、Pcak va l u 8
/.
,
√~’Ⅱdlal I Ing \
,
、再I
亡0
、
,、片2
/
,、
k
/
\
,
、,
、
月们
/
、
图9倍增时序R 谚2H V
Fig .9
M ul 卸1yi ng
t i II l i ng R 口2H v
3
基于EM C C D 的星敏感器初步设计
3.1需求
高灵敏度星敏感器需要对微弱恒星实现成像,微
光探测技术在此领域具有很强应用前景。
传统的微光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缺点,不是星敏感器的最优选择方案。
对于C C D 星敏感器,探测目标是微弱星光,C C D 噪声决定了可探测的最小信号,要提高星敏感器的探测灵敏度,提高SN R 是关键。
要提高S N R ,首先要保证输入信号的质量,一
般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做到:(1)抗反射玻璃;(2)真
空入射环境;(3)100%面积感光的n 几L 邢啪芯
片:(4)背照式芯片结构,提高接收效率;(5)长时
间积分处理。
再者,尽量减少系统噪声信号,一般可通过以下
几方面做到:(1)制冷环境;(2)降低暗电流。
理论上,拍摄静止的物体使用长时间积分,甚至多帧积累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往往受到目标运动、要求高更新率等条件限制,入射信号无法通过积分得到增强。
对于这些传统微光C C D 棘手的问题,只能改变
C C
D 芯片构造从电荷形成、转移的内部过程入手,在信号读出之前,有规则地产生新电子,从而提高有
效信号值。
这就是选择EM C C D 的原因。
3.2
E M C C D 选型
通过对多种EM C C D 的性能比较,并根据星敏感
器的特性,选择背照式E 2V 公司的C C D 201为星敏感器感光芯片。
C C D 201的主要指标如下:大面阵
l 024×l
024;背照式,量子效率达90%以上;中波
段覆盖;蹦O 型,低暗电流;15M H z 输出速率下,
等效输出噪声<l e 。
;两个输出放大器,可正常输出
和高增益输出;增益倍数达1000倍;额外噪声因子
,=√乏;峰值电荷80
ke ’/pi xel ,寄存器电荷容量
730
ke _/pi xe l ;操作温度一120~+75℃嗍。
量子效率
Q E 与被倍增时序分别见图10、图11。
述
拳
暑
‘5
{量
o
g 皇
C
g
o
W a veI
e ng t h
i nm p
图10
C C
D 201的Q E
Fi g .10
C C
D 201Q E
月Ⅷ¨
图11
C c
D 201倍增时序R 口2H v
Fi g .11
M ul t i pl ym g
t i Ⅱl i ng R
谚2H V of C C D 20l 3.3
EM C C D 电路设计
可见光波段的星图通过透镜,照射到EM C C D
上,光子转换为电子,电子经过倍增再转换为电压模
拟信号输出。
该原始信号经视频信号处理电路进行视
频处理,转换成数字差分信号,存入图像存储器中,供D P u 进行处理、计算,最后得到卫星的姿态数据。
EM C C D 电路包括时序电路、驱动电路、视频处理电路、差分输出电路、二次电源电路,图12为电路系统框图。
T i m i n g ion ‘,噜^i E a I
s l gnaI
’
+
r D P U co nt r o J#I gnaI
-●■
D i ff c ,c 。
t
I ~
-._
=
=I
u
}
t
S y nch -
暑
£
墨.t im I ”鼍
岭D A
l m a g ef
D P U。
=
芒一J
’
b o a rd }
5
=
g
o
厶
H }A D
~
>
—-
—广]广
图12电路系统框图
Fi g .12‘C i r cl l i t
sys t em skea ch m
a p
538红外与激光工程: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36卷
时序电路主要由FPG A产生cc D所需的时序信号以及后端电路所需的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驱动电
路接收时序信号,输出能驱动C C D工作的驱动时序;视频处理电路接收C cD输出的原始模拟信号,进行去直流、cD s、折线放大、偏置调整、A D转换等处
理,转换成数字信号;差分输出电路则将数字信号转
换为便于传输的差分信号送D PU处理;二次电源电路接受一次电源,输出C C D所需的多种电源和其他电路所需的电源。
3.4.倍增增益选择
倍增增益G值的正确选用对于优化C C D性能是重要的。
其值过低,不能有效消除系统读出噪声;其
值过高,减弱可探测的峰值,对小信号有不必要的灵敏度。
根据波长旯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为:
』I彳(兄,丁)=27c庇c2兄-5[exp(克c/名k丁)一1]-1(6)式中:名=6.626×10。
34J.s为普朗克常数;c=3×108n体为真空光速;‰=1.38×10。
23JⅨ为波尔兹曼常数;r
=5800K(很多恒星温度接近太阳),波长范围400~800眦。
光子能量为:
E=庇c/旯(7)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恒星辐射能量对应的光子数为:
N蜘=M陋(8、)由公式(6)~(8)算出0等恒星的辐射响应为:
Ⅳo曲ot o=13()00e‘/H l ln2s(9)该值同试验结果接近,被视为经验值【5】。
推出12等恒星的辐射响应为(假设探测12等恒星为目标):
^,/
Ⅳ12蝴=州帅%气12=o.218e。
/姗2.s(10)
星敏感器光学镜头参数假设为:相对孔径1.4,厂=56m m,D=40衄,孔径面积A】=1257删n2,透
过率死=0.75;波长范围400~800nm。
C cD的妒三80%,曝光时间r=O.1s。
C C D接收星光信号光子数ⅣD h埘为:
Ⅳ曲卅=A×互×Ⅳ品。
幻×r×Q E(11)星光信号为一点目标,考虑采用亚像元细分技术对质心精度计算的要求,星点光斑要覆盖一定的像元数,那么探测到的光斑中心像元的能量大小与光斑的大小有关,用能量集中度K表示光斑中心像元占光斑能量的百分比。
≮。
泔=Ⅳpl l司×k/E0=ⅣplI爿×置(12)代入公式(11),得到光斑中心像元接收的电子数:
s=A×五×Ⅳ曲咖×丁×Q匠×K(13)
一般质心精度计算采用3×3窗口,光斑大小一般要占4个像元,K值为0.25~O.4,取0.3【6】o
由公式(9)、(10)、(13)推出1个像元在一帧内接收的0或12等星光信号光子数为:
&=294138e一(14)
S2=4.9e一(15)对于C C D201,暗电流260e.,p仅e l/s(293K),读出噪声和为43e’,制冷到一20℃(弛253K)。
根据暗电流计算公式(Q d0为293K的暗电流)。
堕:1.14×106丁3e硼。
/r(16)
纰
得到—20℃暗电流。
Q=1.25e‘,pi x叫s。
1个像元一帧产生的暗电流为:1.25e’,pi xel/s×0.1s=o.125e’。
此外有固定暗电流0.1e。
/pi xel,砌m e,得到总暗电流。
ⅣD=0.225e。
/pixe舭(17)根据公式(2)得到:
(ⅣD F2+s F2)×l O%=Ⅳ:2,G2
Ⅳ|D F2+-S2F2=2×O.225+2×4.9=10.25e—
G2√4%胍×10%=43倍(18) 3.5灵敏度计算
实现最佳探测的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取最大的探测率和最小的虚警率,比如当要求探测率大于99.9%,虚警率小于0.1%时,可求得信噪比阈值琵N R 为8.1。
对于星敏感器而言,对恒星目标实现有效探测,应满足以下判据唧:
彤‰cD2嵩≥瓦NR(19)根据公式(19)和公式(5)得出:‰寺丽‰况㈣,砖N R=8.1,G=43,严=2,ⅣI)_0.225。
由公式(20)得到:
增刊龚德铸等:微光探测E M cC D在高灵敏度星敏感器中的应用初探539
—』兰竺一:8.1
√(o.45+2s)×1.1
S=0.18e一
即星敏感器探测灵敏度为0.18个光电子。
由公式(14),根据:’
垒堕:幽:2.5z
——_:——一=一=Z.1
%呦O.18
推出x=15.6。
即星敏感器可探测15.6等恒星。
3.6难点分析
(1)高速50V正弦驱动信号
如图9所示,EM C C D的倍增特性需要一个高速50V正弦驱动信号,这在电路的实现上有一定难度。
但已有不少商用仪器(如面ncet on公司的成像仪)已经克服该难点,可以利用并转换为航天级技术。
(2)C C D抗辐照性能
EM C C D,包括C C D201没有明确的抗辐照参数。
但引言中提到cA R SO的A ST C l/2星敏感器已经过辐照试验即将上天,可见EM C C D的抗辐照性能有一定保障性。
通过筛选、抗辐照加固以及辐照试验,能确认并保证其抗辐照性能。
4运用展望
对比说明微光探测的主流技术,突出了EM cC D 的特性原理。
从噪声着手,分析了倍增增益和信噪比,并初步假设计算了EM C C D星敏感器的探测灵敏度。
从计算结果看出,E M C C D应用于星敏感器的探测灵敏度水平为15.6等恒星,体现了EM ccD运用在星敏感器等航天微光探测器领域的优势。
由于EM C C D 的高灵敏度,可以大大缩短积分时间,因此可以满足高更新率姿态与导航敏感器的发展需求。
EM C C D极高的探测灵敏度,非常适用于恒星敏感器、小行星导航敏感器、行星/恒星导航敏感器等航天微光探测器,可以预见EM C C D在航天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s
【l】王庆有.o∞应用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
【2】T he u辩of M ul dpn cal i∞G a i n i n L3V i si伽TM E l∞昀n M ul dp l yi ng
C C
D Senso体A l A—L ow L ight n虻hni ca l【J】.Al A。
2003,4(2):411.【3】O p t i l II i s ing opel俩on0f L3V i s i on2C C D Sen娜忉.Al A,2003。
3(1):527.
【4】cc D20l一20B ac k Il l眦ni】删甜2.聊I蹴五M o Sef i黜El。
c扭啪M ul ti pl yi ng C C D S e nso f【J】.A1A,2005,1:411.
【5】LⅢB EC C.A c叫附cy pe m釉瑚∞of北Ⅱt r ack盯sanIt or i aI肌.ⅢE E
2002,38(2):587—599.
.
【6】瓢A N H F G.A nal ys i s o f t e m p om l noi∞i n C M O S phat o di o de锄ct i v e pixel sen s0】r【J】.m EE,200l,36(1):245—256.
【7】无线电公司(美).电光学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