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ppt.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ppt.

(二)读作者——作者定诗风3
3、了解作者的际遇。
• 不同经历和遭遇,呈现的内容和风格会有极大差异。 • 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决定他超尘脱俗。 • 李白的诗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 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决定他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 蔑视世间一切的浪漫主义诗人。 • 杜甫以草堂生活为界,之前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 又经安史之乱;到了成都后,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 活。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前后作品内容、风格的差异。
(五)读关键词句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快速找出每首诗 中的关键句,抒 发了什么感情?
早 行(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少年游〃早行(宋)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 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 做许多情。
抒怀类 菊 梅 黍离
爱情类 红豆 连理 战争类 楼兰 长城 乐曲类 后庭花 梅花落
积累文化常识
(四)读意象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 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问: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3 3、表达作者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二):从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二):从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

练中悟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红绣鞋·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①无火 拨残星。薄设设衾胜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 吾②今夜冷。
注 ①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 ②支吾:也作“枝梧”,本义为“抵拒”,引申为 “应付、挨过”。
雨潇潇一帘风劲, 昏惨惨半点灯明, 地炉无火拨残星。 薄设设衾胜铁, 孤另另枕如冰, 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答案 “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 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 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
2、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例如宋代志南和尚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又如唐代李颀的《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二,晓灯暗离室”何逊(《临行与故游夜 别》)
“下马饮君酒”王维(《送别》)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同从弟南斋 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流 光 容 易 把 人 抛 , 红 了 樱 桃 , 绿 了 芭 蕉 ”( 蒋 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
(2)意象组合 例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 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 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 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 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又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 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 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 无须赘言了。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读懂诗歌始鉴赏 课件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读懂诗歌始鉴赏 课件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教你审题
分析思路
首先要考虑诗歌围绕“早发”选取了哪 些意象,用了哪些词语。第一句中的“灯 残”说明天还没亮;第二句写诗人携剑登 程,可见其早;第三句中的“闻鸡唱”, 说明鸡刚叫,体现诗人出行之早;第四句 中的“独”字说明路上没有别人,突出其 出行之早;第五句中的“微有路”,一是 说路难辨,二是说少人走,都表明了诗人 出行之早。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Βιβλιοθήκη 导[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首先,应该明确“背”字的意思。其次,展开 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 境。最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 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读懂诗歌] 见本讲“现场指导”。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给我一颗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 成字。我把它长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收,但后来打开箱子一看, 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解答时不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只需把诗句的意思翻译出来,然后连缀成文即可。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 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意思的,给1分。
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
歌的内容。
返回目录
第1讲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四):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四):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课堂巩固】
1、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2012江苏)P148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 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1、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梦江南
【寻觅读懂古诗的支点】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诗歌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作者:韦庄,五代时“花间词”代表
题材:闺怨词
看作者
• • • • • • • •
特定内容
(2)答: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 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 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这段时间 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 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 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 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 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 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P143 练中悟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
些重要信息。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全国Ⅰ) 答案 ①点明了“留别”的出发地、目的地。 ②“留别”暗示了诗的类别——送别怀人诗。 ③“临洮”“北庭”两个边塞地名,暗示了诗中将 写边塞风景。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例如: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三、如何读懂诗歌(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1)、标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201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解析

201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解析

明内容类别 明风格背景 明疑点难点 明诗歌大意 明思想主旨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
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 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 春。”
三、看注解
羁旅情怀、漂泊之感、贬谪
【注释】: 之意、思乡念亲的离别之情
• 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 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 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 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 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 聊赠一枝春。”
题大庾岭北驿①
依依不舍 孤独寂寞 悲伤忧愁 诚挚关怀 情深意笃
羁旅诗(思乡)
虚实结合
日暮思归 望月怀远 羁旅愁思 久戍思乡 孤寂落寞
二、看作者
了解作家的生平(时代)、思想、创 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 握。
二、看作者
韩偓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关键信息: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贬谪之意……
有时作者的信息在注释里会有所交代, 这就要求我们特别关注诗歌注释!
熟知的诗人的风格
• 陶渊明—— • 李白—— • 杜甫—— • 王维—— • 李清照—— • 陆游——
归园之乐、朴素自然 愤世嫉俗、浪漫豪放 心系国家、沉郁顿挫 山水田园、诗画一体 早期少女闲适、晚期国仇家恨 悲壮爱国

2016各地高考 诗歌详解和赏析

2016各地高考 诗歌详解和赏析

2016各地高考诗歌详解和赏析(甲卷)(全国新课标卷Ⅱ)(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相形失色。

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解题思路】本题为两问,第一问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

第二问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即可。

9. 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描摹过,但个个不同,无一肖似逼真,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诗人可谓层层铺垫,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专题16 读懂诗歌(二)从“四角度” 入手,读懂诗歌(解析版)

专题16  读懂诗歌(二)从“四角度” 入手,读懂诗歌(解析版)

专题16 读懂诗歌(二)——从“四角度”入手,读懂诗歌一、真题速递(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答案】15.C16.B17.《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解析】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C项,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

结合地理位置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具体分析选项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鉴赏》中的第一节“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诗歌美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语言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诗歌,讲解如何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推荐一些诗歌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概念2. 诗歌的构成要素3. 诗歌的语言特点4. 诗歌鉴赏方法语言分析形象分析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和鉴赏活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难点解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是本节课的难点。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理解和鉴赏时面临挑战。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 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 项是 •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 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 B. 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 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 C. 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 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 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 E. 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 作者在结句仍不免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意。 • 15. 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
• 14. CE • 15. 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 烘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细节描写(动作 描写)。颔联通过弯刀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 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 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 14. 试题分析:C项,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 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E项,作者 并没有在结句透露出“怀才不遇之意”。 •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的题目,答题分关 键是答出手法,然后解释,此题通过“骏马”“鸣鞭”看出是侧 面烘托,“弯弓”“插羽”是正面的动作描写,“霍嫖姚”实用 典。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 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 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一向失分较多,问题出在哪里?读不懂。

只有读懂诗,才可能答好题。

一轮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读懂诗。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该增加解读诗歌的知识储备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

二、领会深层意思。

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由诗歌基本知识切入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C2.结构谋篇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

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账,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读懂诗歌——寻找诗歌鉴赏切入点

读懂诗歌——寻找诗歌鉴赏切入点
一、切入点——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 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 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 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 歌鉴赏的向导。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人、事、景、物)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暗示)
孤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解读】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标题点出所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之物,一“孤”字
【注】矰(zēnɡ):短箭; 缴(zhuó):系箭的丝绳。
含感情色彩。全诗 以“孤雁”自喻, 抒发孤凄忧虑的羁
旅之情。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春行即兴
(唐)李华 【解读】 有感,顿 生兴致而创作。由
涧水东流复向西。 标题可预知用借景
芳树无人花自落, 抒情法。诗中透露
春山一路鸟空啼。 伤春、凄凉之情。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BIAOTIJIEDUSHIGE
【总结】
一、内容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看作者,知人论世
李太白的自信与狂放; 柳三变的相思与艳情; 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 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
前本人诗认作为者,不“熟最悉苦,无可山借遮助望所眼给”的在注本脚诗:中南最宋 具后式期,有诗联表人想现。南力联宋,想时你当 期对时 的此南 著有宋 名何王 爱看朝 国法偏 诗?安 人请一 辛作隅弃简的疾要政、分治陆析形游。 等人的诗作,再结合该诗的后两句,就很容易得 出:作者该是一位爱国诗人,这首诗应表现诗人 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读懂诗歌(附答案)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读懂诗歌(附答案)

一、导入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老子》二、考纲要求1. 能阅读浅近的古代诗文。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诗歌鉴赏题考什么?咏怀(其一) [三国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如何读懂一首诗?一要“读进去”: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该诗是作者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时所作。

二要“展开来”:苏小小墓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译诗: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泪的眼睛。

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里。

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松树似盖,风一样清冷的衣裳,水一般幽凉的佩玉。

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

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

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译诗]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唐的关隘,寒云低压,边月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

更督催部属猛将进军,追击那骄横敌虏,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

例2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 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 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 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 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 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 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因永王叛乱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铜梓一带),流放途中经白帝城,遇赦放 还,又顺流返回江陵。这首诗作于返回途中。 这首诗是不是意在表 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只把这首诗当作是 一般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就不容易领会诗中 达诗人游览三峡时的欢 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此传达出来的诗 快心情? 人无限欣喜的心情。这首诗就是借景来表达诗 人获释放还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
注:该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 注释? 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 这是一首写景诗。景中的 苦闷和愤恨,所以它既是写景诗,也是 情怀是什么呢? 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三、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的又和现代汉语 有所不同的诗文词语: 1、漫 不要。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始皇陵》) 2、忍 不忍心。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宋祁《落花》) 3、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四、利用题材类型帮助理解。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遗迹 这首诗借石头城的萧条景 或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 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 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诗歌鉴赏”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章“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诗歌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读懂诗歌的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要素。

3.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解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诗歌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过程细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享感受,引入课题。

2. 讲解:介绍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细节:教师通过PPT展示诗歌的发展历程,结合实例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经典诗歌,指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针对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从题目、作者、背景、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分析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适合练习的诗歌,指导学生按照解读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形成与发展2. 诗歌的语言特点3. 诗歌解读方法语言分析形象分析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阐述其意境与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语文诗歌鉴赏题,读懂诗歌,一题多练

语文诗歌鉴赏题,读懂诗歌,一题多练
参考答案:首联颔联融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借衰草遍地的的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路, 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 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
颈联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与友人相识恨晚,友 情深厚,依依不舍的深情。
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意境。 ②借物抒情(言志)。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 ④以景衬境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或心境。 ⑥奠定情感基调。
(6)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7)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 会何期。
解诗: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 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 雪在纷飞。
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 相识太迟。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 不知何时。
语文诗歌鉴赏题
——读懂诗歌,一题多练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歌,理解诗意,初步把握情感; 2.掌握方法,规范作答,多角度鉴赏诗歌。
【考纲要求】
1.审美鉴赏与创造。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 赏古代诗歌,感受古代诗歌语言的独有魅力。 ①具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能读懂古代诗歌, 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
解题步骤(三步五点)
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
解句:句义+手法效果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诗眼为“悲”,“悲”即送别的“悲 伤”之情。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 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 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 之感,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以期待 再会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整首诗抒写了诗人送 别友人的悲伤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这是一首贬官诗,抓住“琴直”“棋方”的特点,联 系诗人的品格和“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的感慨,可以
体会诗人的情怀。
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 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
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竟“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
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 的感慨,对世事讽刺的情怀。
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 (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 分 )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 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 ②无奈眉。翻身整顿着 残棋,沉吟应劫 ③迟。
【注】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
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 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前两句说为了建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 发一 种什 么样的情怀?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 发一种什 么样的
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尾联勾勒了家乡美丽的生活图 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 的风景之中。 答案: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
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
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 暮色。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4.遭遇贬谪 这一境遇具体表现为:悲际遇,叹穷愁,悟人生,思知音, 倦官场,慕田园,等等。 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渡湘江》) 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 刘长卿——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重送裴郎 中贬吉州》)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 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 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要懂“诗家语” 鉴赏古典诗歌,要了解诗句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即所谓 的“诗家语”。由于格律诗受到平仄、韵律的限制,诗人在 写诗时,常常采用一些倒装句式。例如: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句式
例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解释
倒装 句式
原句应为“应笑我多情, 华发早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原句应为“浣女归竹喧, 渔舟下莲动” (王维《山居秋暝》) 原句应为“鹦鹉啄香稻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 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 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 一 )》 ] “香稻粒”“碧梧枝” 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
日”,这些是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结合下阕作者
的情感,以及小注中对“讳愁”的注解,景物描写对全词感 情抒发的作用不难得出。答题步骤:首先答出感情基调,然 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
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琵琶行》 :“弦弦掩抑声声思”之“思”,不是思念,而是 “悲伤”。 再有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凝练,往往含有许多的联想意义、 隐含意义,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 如“空”字,在不同诗歌中的意义就不相同: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例词
意义 表现雨后青山的空寂、 “空 山新雨后” ( 王维《山居秋暝》 ) . 旷远,突出其静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三、知体——了解诗歌的章法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和律诗的章法归结 为“起”“承”“转”“合”。“起”即 一首诗的起句 ,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 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 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了解这个规律,在鉴赏古 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定位于下阕词 的最后两句。结合全词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顿”“沉吟”
等动作细节表现的词中人物的情绪。答题步骤:首先点明“
纷乱愁绪”,然后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
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二、知言——读懂诗家语 1.要有文言意识 古典诗歌用文言文写成,往往一字就是一词,并且常常一词 多义,还有许多的古今异义词,因此,我们读古代诗歌,要 把它当成文言文理解。例如: 《孔雀东南飞》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之“可怜”, 不可解作“怜悯、同情”,而是“可爱”的意思; 《迢迢牵牛星》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章”,不 是文章,而是“指布匹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016高考导航
考点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解读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D。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读懂一首诗,起码要“三知”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5.归隐山林 这一境遇具体表现为:厌官场,弃功名,赏花草,游山水。 陆游——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思蜀》)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 还。(《归嵩山作》) 孟郊——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 归。(《感怀》) 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梅花引》) 此外,特殊情况下,还有亡国之叹(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闺阁之愁(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王昌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 落子迟缓。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 (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 (1)~ (2)题。 (11 分 ) 含山店梦觉作 [唐 ]韦 庄 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 ]郭 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3.宦游四方 这一阶段具体体现为:思故乡,叹行役,求功名,伤怀抱, 表高洁,厌战争,等等。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崔浩——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 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
劫:围棋术语。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词的上 半阕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落花”“小池寒渌”“落
“隔叶黄鹂空 好音”(杜甫《蜀相》) .
例句
徒然、白白地

空虚,不包含任何东 “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示儿》) 西或没有结果的 . 空旷、孤寂、荒凉, “空 园白露滴”(马戴《灞上秋居》) . 突出其荒芜源自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再如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暗风吹雨入寒窗”;王 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但寒烟衰草凝绿”两例中的“寒” 字虽都有“寒冷”之意,但仅仅如此理解还不完整, “窗”和 “烟”怎会“寒冷”呢?这里诗人把自己此时的感受移于事 物之上,让事物也具有了人的触觉和感受,更好地表达了诗 人的悲凉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