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答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答题目
一.单选题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什么责任: B
A.主要责任
B.直接责任
C.次要责任
D.间接责任
2.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由政府依法进行: B
A.劳动教养B.收容教养
3.对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由什么机构予以强制性教育改造: C
A.劳教所B.劳改队C.少年犯管教所
4.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其父母放任不管,公安机关可对其父母进行: C
A.罚款B.警告C.训戒
5.未成年人父母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
公安机关可对其父母进行: B
A.罚款B.训戒C.警告
6.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指的是: B
A.12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B.14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C.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7.现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 A 颁布实施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8. B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2019年12月26日
B.2020年12月26日
C.2021年6月26日
9.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
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作出调整,从3月1日起,刑事责任年龄底线降至 A 。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10.收留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未成年人的,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及时向A 报告。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11.父母未经批准,不送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教育仍不履行的,可处罚款的额度是多少? B
A.100—1000元
B.200—2000元
C.300—3000元
12.父亲给未成年子女"订亲",由民政部门解除其非法关系,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可处罚款额是多少? A
A.100—1000元
B.200—2000元
C.300—3000元
13.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B
A.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B.吸食.注射毒品
14.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遵循 A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15.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由 A
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16.父母 A 检查子女的信件。
A.无权
B.有权
17.未成年人因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入学或免予入
学的应由当地 B 批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18.职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在对已满十六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进行职业培训时,应当将 B 纳入培训内容。
A.犯罪预防教育
B.预防犯罪教育
19.公安机关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治教育时,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学校.居民委员会. A .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
A.村民委员会
B.同学
20.未成年人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 B 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A.县政府
B.公安机关
21.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其法定代理人以外的成年亲属或者教师.辅导员等参与有利于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应当邀请其参加有关活动。
A.监察机关
B.人民检察院
22.对被拘留.逮捕以及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 A 关押.管理和教育。
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进行。
A.分别;分别
B.分别;共同
23.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 B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加强 B 方面的研究。
A.青春期教育/预防犯罪对策
B.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预防犯罪对策
25.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同生父母有 A 的职责。
A.同等
B.不同
26.对有 B 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教育。
A.不良行为
B.严重不良行为
27.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还应当加强A
方面的教育。
A法制教育B法治教育
28.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这里的未成年人是指达到 B 年龄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义务教育
29.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 B 方针。
A.严厉打击
B.教育.感化.挽救
30.我国刑法规定哪两种情形的罪犯不适用死刑 B 。
A.年满60周岁;孕妇
B.未满18周岁;孕妇
二.判断题
31.有关部门处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
32.我国刑法规定管制刑期最高不超过2年。
(×,3年)
33.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的列举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
34.吸食毒品和运送贩卖毒品都是犯罪。
(×,吸食毒品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3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出售给未成年人烟酒。
(√)
36.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不良行为团伙且有盗窃行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
37.甲今年15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可以让他在家单独居住。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不得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38.某私人书店经常向中学生出售带有淫秽色情内容的书刊,这种行为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
(√)
39.某企业在招工广告中注明:本企业只招普通学校的毕业生,不招用工读学校毕业生,这种做法不合法。
(√)
4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
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41.初二学生陈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陈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还可以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
4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
4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
44.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
4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矫治教育措施的实施,不得妨碍阻挠或者放任不管。
(√)
46.未成年人多次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
47.未成年人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必须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
48.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未成年犯.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加强法治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职业教育。
(√)
49.刑满释放和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
50.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