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与力偶

合集下载

《力矩和力偶》 讲义

《力矩和力偶》 讲义

《力矩和力偶》讲义一、引言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力矩和力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对于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的稳定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力矩和力偶的相关知识。

二、力矩的定义和概念力矩,简单来说,就是使物体绕着某个固定点或轴转动的趋势。

它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力臂是指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如果用M 表示力矩,F 表示力,L 表示力臂,那么力矩的计算公式就是 M = F × L 。

为了更好地理解力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门。

当我们在门的把手处施加一个力来推动或拉动门时,门就会绕着门轴转动。

施加的力越大,或者力臂越长,产生的力矩就越大,门就越容易转动。

在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中,力矩的概念无处不在。

例如,用扳手拧螺丝时,我们通过施加力在扳手上,利用扳手的长度(力臂)产生足够的力矩来拧紧或松开螺丝。

三、力矩的性质1、力矩的方向力矩是一个矢量,它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来确定。

伸出右手,让四指沿着力臂的方向弯曲,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2、合力矩定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对某一点的合力矩等于各个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3、力矩的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绕某一轴匀速转动,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矩之和为零。

这就是力矩平衡的条件。

四、力偶的定义和概念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

这两个力的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力偶中的力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偶矩。

力偶的特点是它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力来等效替代,只能产生转动效应。

例如,用两只手同时在方向盘的两侧施加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方向盘就会转动,这就是力偶的作用。

五、力偶的性质1、力偶无合力由于力偶中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所以它们的合力为零。

但这并不意味着力偶没有作用效果,它能够使物体产生纯转动。

2、力偶矩的大小和方向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其方向由力偶的转向决定。

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C F
Ad B
F
是独立量;
⑶ 性质3 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的力偶矩的大小相
等,转向相同,则该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证] 设物体的某一平面
QA
FR
F
A
FR
FR
B
DC
F
FR
B
Q
上作用一力偶(F,F') 现沿力偶臂AB方向 加一对平衡力(Q,Q'), 再将Q,F合成FR,
Q',F'合成F'R , 得到新力偶(FR, F'R ),
解: 简支梁上的载荷为力偶。由于力偶只能被力偶所平衡,
故支座A 、B 处反力必须组成一个力偶。B为滚动支座、约束
反力 NB应沿支承面的法线,固定支座A的约束反力RA ,它与 NB 应组成一力偶,故也应沿铅垂线而与NB方向相反,且 RA=NB。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m 0, m NB cos l 0
工程力学
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转向。
一、力对点的矩 ⒈ 定义
A F
d
+
MO (F )
B
-
O
3
二、合力矩定理
⒈ 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 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
⒉ 证明(略)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od=ob+oc
得:NB 5.66kN RA
A
M
B
A
M
B
C l
C RA l
NB 45
(a)
(b)

力矩与力偶

力矩与力偶

力矩与力偶矩——关于两道习题的一点分析力矩与力偶矩是力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对于解决力系简化及平衡问题是不可缺少的。

以下对于二者的概念、具体的应用作些比较:概念力矩(力对点之矩)是一个矢量。

对于平面内任意的一个力F,在同一平面内任取一点O,称为矩心,点O到F的作用线的距离称为F的力臂,力矩的大小即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方向与F对O的旋转效应满足右手定则。

事实上,设F的作用点为C,则r = r oc时有M o=r×F,其大小与图示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F1,F2,…,F n},定义向量和:M o=Σr i×F i为力系{F1,F2,…,F n}对O的主矩,O为矩心。

可见,一个力(或一个力系)的力矩(或主矩)的大小方向与矩心的选取有关,矩心不同,结论不同。

力偶是一个力系{F,-F},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两个力组成。

我们来看看力偶对空间任意一点的主矩:M o=r1×F+r2×(-F)= r21×F其中r21 = r2-r1,是从一个力的作用点指向另一个力作用点的向量,这与O点的选取是无关的。

力偶对任一点的主矩即定义成力偶的力偶矩。

比较两者的概念可知:力偶矩是一个特殊力系的主矩,因此在力系主矩的合成中,力偶矩必须考虑在内;但因为构成该力系的两力的特殊关系,使力偶这个力系的主向量恒为0,而主矩与矩心无关,对任意一点的主矩恒定且不为0。

应用例1 图示简支梁AB上,受作用线相距为d=20cm的反向力F,-F组成的力偶和力偶矩为M的力偶的作用。

若F=100N,M=40N·m,θ=60°,梁长l=1.6m,求支座A和B 的约束反力。

解:这是个平衡问题,先确定研究对象,本题较简单,取AB梁,分析受力情况(如图4):B处辊轴约束,仅能提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 NB方向如图所示。

思路一 :因力偶{F,-F}和M均对主向量无贡献,而R=0, ∴F NA=-F NB,方向如图所示。

力矩与力偶的异同点

力矩与力偶的异同点

《力矩与力偶的异同点》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力矩和力偶,看看它们有啥相同的地方,又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先来说说啥是力矩。

比如说,咱们想打开一扇很重的门,得在门把手上用力推或者拉,这个让门转动的效果,就是力矩在起作用。

那力偶呢?想象一下,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推,一个在那边拉,而且他们的力大小一样,方向相反,这样让物体转动的情况,就是力偶。

那它们有啥相同点呢?它们都能让物体转动起来。

就像咱们玩的小陀螺,有力矩或者力偶作用,它就能转起来。

再说说不同点。

力矩是一个力产生的让物体转动的效果,而力偶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一起产生的转动效果。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小明想把一个大箱子转个方向。

他自己在一边用力推,这就是力矩。

可是箱子太重了,推不动。

后来他找来了小伙伴,小伙伴在另一边和他用一样大的力,方向相反地拉,这就变成了力偶,然后箱子就转动啦。

还有哦,咱们骑自行车的时候,脚蹬子带动链条,这就产生了力矩。

但是如果两个轮子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不一样,这两个摩擦力就形成了力偶,会影响车子的平衡。

小朋友们,虽然力矩和力偶有点复杂,但是多想想这些例子,就能慢慢明白啦。

以后在生活中,大家也可以多观察,看看哪些地方有力矩,哪些地方有力偶,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它们啦。

小朋友们,现在是不是对力矩和力偶的异同点有点清楚啦?。

1-3力矩和力偶

1-3力矩和力偶
第一章
1-3 力矩和力偶
学习目标
2
例题解析
知识要点
强化训练
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掌握力矩和力偶的计算方法
(一)力矩和力矩平衡条件 为了度量力使物体转动效应的大小而引进力矩的概念
1.力矩力矩等于从该点到力作用线上任一矢径与该力的矢量积,其转动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
(1)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2)力使物体绕点O的转动方向。力矩用M(F)表示。
1、力偶与力矩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相同。() [分析]正确,了解力和力偶性质虽不同,但有相同效果 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刚体上任意平行移动,其作用效果不变。() [分析]错误,熟悉力平移定理的正确定义,力平移时必须附加一个力偶 3、平面力偶系平衡充要件是:合力偶矩等于零。( ) [分析]正确,熟悉力偶系平衡条件选择 1、在平面中,力矩为零的条件是( ) A。力等于零B。力和力臂都不为零C。力与力臂乘积不为零D。力不过矩心 [分析]选A,明确力矩的两个因素
3n 4m
6n
6n
2m
=
=
3n
12n.m
4、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为零
5、力的平移定理 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F平行移到一点B,但同时必需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偶的矩 等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的矩 M=B
F
F
F
B
A
B
A


F
F
A
B

M
1.力矩的单位由力和力臂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用N·m [分析]本题要求熟悉力矩的单位 2.力矩平衡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各力对转动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合力矩等于零公式表示为Mo(F)=0 [分析]本题要求掌握力矩平衡条件的定义和表达式 3.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二力所组成力系称为力偶 [分析]本题要求了解力偶的定义,并理解其含义 4.力对物体的作用,既能使物体移动,又能使物体转动 [分析]本题要求了解两种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力矩和平面力偶系-第四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力矩和平面力偶系-第四章-平面任意力系

例3-1 试计算力对A点之矩。
解 本题有两种解法。 方法一: 按力矩的定义计算 由图中几何关系有:
d=ADsinα =(AB-DB)sinα =(AB- BCctgα)sinα =(a- bctgα)sinα =asinα-bcosα
所以
mA(F)=F•d =F(asinα-bcosα)
方法二:
解:
图(a):
MA = - 8×2 = -16 kN ·m
MB = 8×2 = 16 kN ·m
图(b): MA = - 4×2×1 = -8 kN · m
MB = 4×2×1 = 8 kN ·m
第二节 力偶
▪ 一、力偶 力偶矩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经常见到物体受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行力作用的情况。例如
2.力偶矩:
▪ 作为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的量度,称为力偶矩,
用m或m( F ,F′)表示。在平面问题中,将力偶中
的一个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乘积冠以正负号,如图:
即m(F)=F•d=±2ΔABC
通常规定:力偶使物体逆时针方 向转动时,力偶矩为正,反之为 负。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 是牛顿•米(N•m)或千牛顿•米 (kN•m)。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两力偶的
力偶矩的代数值相等,则这两个力偶相等。这
就是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
▪ 根据力偶的等效性,可得出下面两个推论:
▪ 推论1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和转动, 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效应。
▪ 推论2 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可同时改变力 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而不会改变它 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主矩: Mo=m1+m2+···+mn

项目三 力矩和力偶

项目三 力矩和力偶
平面力偶系合成以后,只有当合力偶矩等于零时,力偶系 才平衡。因此,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分力偶的 力偶的力偶矩代数和为零
M=0
三、平面力系中的合成与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偶称为力偶系。作用在同一平 面内的力偶称为平面力偶系。 由于力偶的特性可以推断,力偶系合成的结果必定是一个 合理偶,如果已知平面力系中各个力偶的力偶矩为M1、 M2…Mn,则合力偶的力偶矩M为各个分力偶的代数和。
M M 1 M 2 ... Mn = Min






O点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 离Lh,称为力臂。式子中的正负表示力矩的方向。一般规定: 力使物体绕矩心做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取正值符号,反 之为负号,力矩的单位常用N〃m或KN〃m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因其力力臂为零故力矩等于零, 这时,力不可能使物体绕矩心转动。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因为力矩不变,故力矩也不变,力 对物体的转动效果也不变。
解:分解力F到垂直手柄的力F1 和沿手柄方向的力F2
MA(F ) MA(F 1) MA(F 2) F 1L1 F 2L 2 FL1 cos 15
=-39.7 N.m
负号说明力F使手柄绕A点顺时针转动



力矩和力偶
二、力偶和力偶矩 1.力偶和力偶矩 司机转动反向盘和钳工使用丝锥攻螺纹时,方向盘和丝锥 铰杠上通常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在一条直线 上的两个平行力的作用。 在同一物体上作用等值反向的两个平行力,力的矢量和显 然等于零,但是由于它们不共线而不能相互平衡,是物体产 生转动。这种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 的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记作 ( F 、 。力偶中 F、 ) 二力之间的距离Ld称为力偶臂,力偶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的 作用面。

力矩与力偶理论资料

力矩与力偶理论资料

O
l2
D ND
解: 杆AB为二力杆。
§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分别写出杆AO 和BD 的平衡方程:
A O
α SAB l1
l 0,
l1 S ABr cos 0 l2 2S BAr cos 0
S AB S BA l2 2l1
NO
SBA
B
l2 α
D
ND
§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力偶系的合成
空间力偶系可合成为一力偶。合力偶的矩矢等
于各分力偶矩的矢量和。
M m1 m2 mm m
§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二、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合力矩等于零,即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矢的矢量
和等于零。
m 0
平衡方程的投影形式

mx 0 my 0 mz 0
Lz l1z l2 z l3z 20 0 30 cos 45 41.2N m
3、合力矩矢L的大小和方向:
L
2 lx
2 ly
2 lz
42 .7 N m
L, i 90
L, j 74 48'
x
z
cosL, j
Lx cosL, i 0, L
F Xi Yj Zk
则::
i X
j Y
k Z
m0 ( F ) x 单位 y z
§3–1 力对点之矩
二、 力对点之矩的矢积式与解析式
[m0 ( F )]x yZ zY [m0 ( F )] y zX xZ [ m0 ( F )]z xY yX
§3–1 力对点之矩

《力矩和力偶》 讲义

《力矩和力偶》 讲义

《力矩和力偶》讲义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力矩和力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理解物体的转动和平衡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力矩和力偶。

一、力矩力矩,简单来说,就是使物体转动的能力。

想象一下,你试图用扳手拧松一个螺丝。

当你在扳手的一端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能够使螺丝转动,而衡量这个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就是力矩。

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臂是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如果用 M 表示力矩,F 表示力,L 表示力臂,那么力矩的计算公式就是 M = F × L 。

例如,一个力为 10N,作用点距离转动轴 2m,力臂就是 2m,那么力矩就是 10×2 = 20N·m 。

力矩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伸出右手,让四指沿着力绕轴转动的方向弯曲,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力矩有很多应用。

比如开门时,我们在门把手上施加一个力,通过长长的力臂产生较大的力矩,从而轻松地把门打开。

二、力偶力偶是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行力所组成的系统。

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但它们能够使物体产生转动。

力偶的作用效果仅仅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和方向,而与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力偶矩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乘以两个力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力偶臂。

假设力偶中的两个力大小都为 F ,力偶臂为 d ,那么力偶矩 M 就等于 F × d 。

力偶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

比如,用两个手指拧动螺丝帽,或者汽车的方向盘在转动时,都是力偶在起作用。

三、力矩与力偶的关系力矩和力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力偶可以看成是由一对特殊的力矩组成,这对力矩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区别在于,力矩是单个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而力偶是两个力的组合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

此外,单个力矩可以使物体产生转动和平动,而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纯转动。

四、力矩和力偶的平衡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它上面的所有力矩和力偶的总和必须为零。

1.5力偶与力偶矩

1.5力偶与力偶矩

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小 2.力偶在作用平面内的转向 3.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的特性
1、力偶没有合力,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2、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可用力偶矩来度量。 3、凡是三要素相同的力偶都是等效力偶,可以相互代替。
§3.2 力偶与力偶矩
三、力偶与力偶矩的性质
相同点
使物体转动状态பைடு நூலகம்变。
力偶矩是矢量,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正。
力偶的三要素和特性
力偶在作用面内可以任意移动和转动,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力偶的转动作用 取决于力偶矩, 在同一平面内凡 是力偶矩相同的 力偶,一定是等 效力偶。
不改变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动条件下同时改 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不改变它对 物体的转动作用效果。
力矩 不同点 不同点 力偶
转动效应与矩心有关
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矩 为常数,即等于力偶 矩。
小结
• • • • • • 力偶 力偶臂 力偶矩 力偶矩公式 力偶三要素 力偶三特性
§3.2 力偶与力偶矩
一、 力偶
1、力偶:由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 m F , F 记作 2、力偶臂:力偶中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
§3.2 力偶与力偶矩
二、力偶矩
M F , F F d
力偶矩记作 mF , F 或m
d ——力偶臂,m F——力的大小,N m——力偶矩,N . m

理论力学第三章力矩与力偶

理论力学第三章力矩与力偶
解: 1)各力偶的合力偶矩为:
M mi m1 m2 m3 m4
4(15) 60 N m
例 :工件如图所示,它的四个面上同时钻五个孔,每个孔所受的切 削力偶矩均为80 N·m。求工件所受合力偶的矩在x,y,z轴上的投影 Mx,My,Mz,并求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
所以合力偶矩矢的大小
M
M
2 x

M
2 y

M
2 z
284.6 N m
合力偶矩矢的方向余弦



cos M,i 0.6786, cos M,j 0.2811, cos M,k 0.6786
三、力偶系的平衡
空间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合力偶




Fy= F cos450cos600=1000×0.707×0.500 N= 354 N
Fz= Fsin450=1000.0×0.707 N= 707 N
力F 对三个坐标轴的矩分别为

M x (F ) ( yFz zFy ) 0.06 707 42.4 N m
M y (F ) (zFx xFz ) (0.05) 707 35.4 N m
力偶矩矢与O点的选取无关,因 此力偶对空间任意一点的矩是一个常
A rAB
dB
mO
rmOAo(FF)omrOoB(FF)


rOA

(F
)

rOB

F

(rOB
rOA )

F
rAB F 力偶矩矢大小
mO
F d
矢量
结论:力偶矩矢为自由矢 量,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完 全取决于力偶矩,与矩心无关

力偶与力偶矩

力偶与力偶矩
m Fd
可见,平面力偶的力偶矩也是一个代数量。

返回
§3-2 力偶与力偶矩
一、力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线相互平行而不重 合的两个力 ( F , F ) 。 力偶作用面、力偶臂d(两力作用线之间 的垂直距离) 力偶的两个力不是平衡力系。 力偶的两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之 和为零。
力偶无合力,即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力 偶都不能与一个力等效。
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
二、力偶矩
—— 度量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用力偶的两个力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 的代数和来度量。
m o ( F ) m o ( F ) F ( d x ) F x Fd
力偶的两个力对其作用面内任 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其大小恒 等于一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 积,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其 正、负号与力偶的转向有关。 定义力偶矩为

动力学中的力矩与力偶推导

动力学中的力矩与力偶推导

动力学中的力矩与力偶推导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力学分支,力矩与力偶是在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的旋转效果,而力偶则是用来描述力矩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在本文中,将详细推导力矩与力偶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1.力矩的定义与推导在物理学中,力矩又称为力的转矩,它用来描述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效果。

力矩的大小与力的大小以及力与物体转动轴之间的垂直距离有关。

假设一个力F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与物体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为r,力F的力矩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 F × r其中,M代表力矩,F代表力,r代表力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

对于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合力矩等于各力矩的矢量和。

若有n个力分别为F1、F2、...、Fn,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与转动轴的距离分别为r1、r2、...、rn,合力矩M_tota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_total = F1 × r1 + F2 × r2 + ... + Fn × rn2.力偶的定义与推导力偶是由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组成,它们沿着同一直线作用于物体上。

力偶的作用效果是产生一个力矩,其大小与力的大小相等,方向垂直于该直线。

假设一个力偶大小为F,力偶的力矩M_coupl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_couple = F × d其中,M_couple代表力偶的力矩,F代表力偶的大小,d代表力偶之间的距离。

当多个力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其合力矩等于各力偶力矩的矢量和。

若有n个力偶大小分别为F1、F2、...、Fn,力偶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dn,合力矩M_couple_tota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_couple_total = F1 × d1 + F2 × d2 + ... + Fn × dn3.力矩与力偶的应用力矩与力偶在动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常常用于分析刚体的平衡条件、机械系统的运动以及转动运动等。

力偶和力矩

力偶和力矩

力偶和力矩
力偶是指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的复合效应。

它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乘以它们之间的距离。

力偶的效应是使物体绕一个垂直于力偶作用线的轴旋转。

而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效应。

它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力臂是力的作用线与物体旋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因此力矩的数值也可以表示为力臂乘以力的大小。

力矩的方向由右手法则决定,即将右手的拇指指向旋转轴,四指指向力的方向,在手掌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就是说力矩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1.2.2 力矩的性质 1.力F对O点这矩不仅取决于F的大小,同时还与矩心的位置即力臂d有关。 2.力在刚体上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之矩不变。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4.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1.2 力对点之矩
1.2.3 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系有一合力时,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 矩的代数和。
Ft
D 2
0
Fn
cos
D 2
1000 160 103 cos 20 75.2N m 2
计算力对点之矩的方法:1.利用力对点之矩的定义式计算。 2.利用合力矩定理计算。
§1.3 力偶
生活实例:
1.3.1 力偶的概念 1.力偶的定义:一对大小相等、指向相反的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称为力
偶。记作F , F 。
§1.3 力偶
性质1 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力偶无合力,力偶对刚体的移动不产生任何影 响,即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简化为 一个力。
性质2 力偶对于其作用面内任意一点之矩与该 点(矩心)的位置无关,它恒等于力偶矩。
1.3.2 力偶的基本性质
§1.3 力偶
推论1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 任意移而不会改变它对刚体 的转动效应。
思考题:如图所示的圆盘,在力偶M=Fr和力F的作用
下保持静止,能否说力偶和力保持平衡?为什么?
§1-4 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 力可以等效的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的大小等 于原力对该点之矩。
§1.4 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换句话说,就是平移前的一个力与平移后的一个力和一个附 加力偶等效。即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为同平面内另一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 之共面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也可以合成为同平面内的一个力,这便是力的平移 定理的逆定理。
(1.10)
式中,符号“ ”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规定,力偶逆时针转动时取正号,顺 时针转动时取负号。
力偶矩的单位为N·m或kN·m。 7.力偶的三要素 由实践可知,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8.力偶的等效条件:力偶的三个要素相同。
1.3.2 力偶的基本性质
F1
M1 d

F2
M2 d
,…,
Fn
Mn d
(2)将作用于A、B处的共线力系合成
FR FR F1 F2 Fn Fi
§1.3 力偶
(3)合力偶矩计算 FR 与 FR 为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它们组成的力偶即为合力偶, 则合力偶矩为
M FRd F1 F2 Fn d M1 M 2 M n Mi
力偶使丝锥转动,而力 F却使丝锥弯曲,从而影响攻丝精度,甚至使丝锥折
断。
§1.4 力的平移定理
实例(2)削乒乓球 当球拍击球的作用力没有通过球心时,按照力的平
移定理,将力F平移至球心,平移力F 使球产生移动,附加力偶M使球产生绕
球心的转动,于是形成旋转球。
§1.4 力的平移定理 实例(3)齿轮的啮合力对齿轮轴的作用效应 啮合力分解的圆周力F作用
2.力偶系:物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作用时,这些力偶组成力偶系。
§1.3 力偶
3.力偶的作用面:力偶的两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面。
4.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
5.力偶的作用效应:使刚体的转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偶矩:力偶在其作用面内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度量。记作:M F , F
或M,即
M F , F M Fd
点,要撬动地球,恐怕撬棍的动力臂长的你
无法相象,比阻力臂要长1000万万亿倍,要
把地球撬起1厘米,如果按每秒移动1米计算,要花3万亿年的时间,这比地球 的历史还要长。——来自中国科普网
§1.2 力对点之矩
力对点之矩是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
效应的物理量。 O为刚体内或外的任意点 ——力矩中心
简称矩心; 力臂: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0.00 N·
图(c) MO F Fd m200 200103
40.00 N·m
§1.2 力对点之矩 例1.2 一齿轮受到与它相啮合的另一齿轮的作用力 Fn =1000N,齿轮节
圆直径D=0.16m,压力角(啮合力与齿轮节圆切线间的夹角) 20,求啮合
力Fn对轮心O之矩。
解:解法一 利用定义式计算
1.2.1 力矩的概念
§1.2 力对点之矩
谁曾经想过用杠杆来移动地球?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这句名言从理论上讲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杠
杆能使力变大,只要杠杆足够长,就能产生
足够大的力来“搬动”地球。 动力臂越长,施力的一方经过的距离越
长,力省了,可费了距离。如果真有一个支
MO F
Fn r0
Fn
D 2
cos
1000 160 103 cos 20 2
75.2N m
§1.2 力对点之矩 解法二 利用合力矩定理计算
将合力Fn在齿轮啮合点处分解为圆周力Ft和Fr,则
Ft Fn cos Fr Fn sin
由合力矩定理得:
MO Fn MO Ft MO Fr
§1.3 力偶 例题:用多轴钻床在一工件上同时钻出四个直径相 同的孔。每一钻头作用于工件的钻削力偶,其矩估值 为M=15N·m。求作用于工件的总的钻削力偶矩。 解:作用于工件上的四个力偶,各力偶矩的大小相 等、转向相同且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式(1.11)可求出 合力偶矩(总的钻削力偶矩)为
M M1 M2 M3 M4 60N·m
推论2 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可以 任意改变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会改 变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1.3 力偶 1.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M M1 M 2 M n Mi
(1.11)
§1.3 力偶
证明:(1)将n个力偶等效变换,表示成力偶臂均为d,作用在A、B两点的 反向平行力,则有
于齿轮上,将力F平移至轴心点O,平移力F 作用于轴上,引起两轴承产生阻止
轴移动的力,附加力偶M使齿轮绕轴转动。
=
r
F’
F
M +
§1.4 力的平移定理 例题:有一圆盘受三力F1 、F2 、F3作用,已知F1= F2=1000N,F3 =2000N。F1 与F2 组成一力偶,则与水平线成 45角;圆盘的直径为100mm。试求此三力 之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合力作用线到O点的距离。
§1.5 约束与约束反力 平面问题中一般用下图(a)所示简图符号表示,约束作用如图(b)所示,
两个正交约束力 FAx、FAy 表示限制构件的移动的约束作用,一个约束力偶MA
表示限制构件转动的约束作用。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小结
一、理解“力”时注意事项: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不能脱离周围物体而单独存 在,只要有“力”就要想到“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且两物体相 互作用,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解: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定理知:F1与F2组成的力偶与F3 可以合成为一合力,合力的大小为
FR 2000N
方向与F3的方向一致,作用位置为
d M F1×100 50 mm FR 2000
§1.5 约束与约束反力 1.5.4 固定端约束 工程实际中把使物体的一端既不能移动,又不能转动的这类约束称为固定端。 例如一端紧固地插入刚性墙内的阳台挑梁、摇臂钻在图示平面内紧固于立柱 上的摇臂、夹紧在卡盘上的工件等,就是物体受到固定端约束的三个实例。
解:图示的三种情况下,虽然力的大小、作 用点和矩心均相同,但力的作用线各异,致使力 臂均不相同,因而三种情况下,力对点O之矩不 同。根据力矩的定义式(1.8)可求出力对点O之 矩分别为:
图(a) MO F Fd 200 200103 cos30
34.64 N·m
图(b) MO F Fd 200 200103 sin 30
表达式为:
MO FR MO F1 MO F2 MO Fn MO Fi
(1.9)
在计算力矩时,若力臂不易求出,常将力分解为两个易确定力臂的分力 (通常是正交分解),然后应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力矩。
§1.2 力对点之矩
例1.1 如图所示,数值相同的三个力三种不同情况下力对点O之矩。
力矩的表示符号:
M O F
力矩的表达式为:
MO F F d
(1.8)
符号“ ” 表示力矩的转向,确定在平面问
题中,逆时针转向的力矩取正号,顺时针转向
的力矩取负号。故平面上力对点之矩为代数量。
§1.2 力对点之矩
应当注意:一般来说,同一个力对不同点产生的力矩是不同的,因此不 指明矩心而求力矩是无任何意义的。在表示力矩时,必须标明矩心。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小结
四、力矩的表达式为:
MO F F d
五、 合力矩定理
MO FR MO F1 MO F2 MO Fn MO Fi
六、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即
M M1 M 2 M n Mi
七、力的平移定理不仅是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力 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力对刚体产生移动和转动两种运动效应。
2.力的作用效应就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即外效应和 内效应。
3.力的三要素 。
二、 静力学公理是研究静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其实质是说明了力 的基本性质:
1.刚体平衡的最简单性质; 2.平衡力系的加减性质; 3.力的可传性; 4.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相等的性质。
三、 二力构件是最简单的受力物体,是二力平衡合理的演绎,工程 实际中经常用到,必须会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