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若两人运动了30s后相遇,则乙的速度为()
A.一定是1m/s B.可能是0.6m/s
C.可能是2.2m/s D.一定是1.6m/s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24m/s B.48m/s C.50m/s D.100m/s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A.2m/s B.1.5m/s C.1.6m/s D.1.8m/s
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5.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坐标纸移动的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小博同学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 由此可知
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
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
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1s
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s
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
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
7.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
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
8.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
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
9.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
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
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
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
1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
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球做变速运动
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
二、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
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1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15.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下面说法中的“高”所描述的声音特性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男高音歌唱家B.引吭高歌
C.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6.小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甲图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乙图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丙图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丁图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声音变大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
D.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19.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D.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20.下列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其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①摩托车的消声器②听到巨大响声时,用双手堵耳③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a.阻断声音的传播
b.防止声波进入人耳
c.防止噪声的产生
A.①和a,②和b,③和c
B.①和c,②和a,③和b
C.①和b,②和c,③和a
D.①和c,②和b,③和a
三、选择题
2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22.如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
A.生成露珠
B.晨雾消散
C.冰雪消融
D.出现白霜
2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固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汽化过程
2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液化石油气是以气体状态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25.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25℃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

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A.开水、自来水、冰水B.自来水、开水、冰水
C.冰水、自来水、开水D.开水、冰水、自来水
26.疫情期间坚持做晨检。

小明某早晨测量体温时,示数是36.5℃,他应该判断自己的体温()
A.偏低了B.属正常C.偏高了D.无法确定
2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室外温度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缓蒸发
C.夏天将-10℃的冰棒从冰箱取出,它会立即熔化
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29.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令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为4℃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D.冬天,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80℃
3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四、选择题
31.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

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32.一种涂有半透膜的平面镜,它对投射来的光既能透过又能反射.现有一电影摄制组在海边拍电影,当摄影机对准大海时,在摄影机与大海之间以45°角放一块半透膜的平面镜MN,且在此镜的两侧分别有一跑步的演员和一辆行驶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则拍摄成的电影放映时,银幕上()
A.只有演员在海面上跑步
B.只有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C.演员在沙滩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D.演员在海面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33.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放置在桌面上,B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A处的乙同学(如图所示)。

这一反射现象中的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34.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小明在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照在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小明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如图所示)。

现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小红在左上方观察,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

在加水过程中,小红观察到光斑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A.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B.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C.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D.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35.晚上看天上的星星,会看到星星忽闪忽闪的,像“眨眼睛”似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四种解释,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星星发光是忽明忽暗的
B.太空中星球繁多,不时地有其它星球挡住被观察的星星射向地球的光线
C.星星发光是不连续的
D.大气层中的空气疏密不均匀而且不稳定,使光的传播方向不断改变
3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3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反射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38.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0.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
A.B.C.D.
五、选择题
4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移动任何器材,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此时只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C.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
42.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此时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该透镜的焦距是15cm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60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5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放大的像
43.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44.如图,凸透镜焦距是8cm,将蜡烛从物距 u=20cm处移到u=6cm处的过程中,
A.成的像都是实像B.像总是放大的
C.u=15cm时像是放大的D.u=6cm时,像是倒立的
4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距)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物距)之间对应关系,并作出如图所示的u-v,关系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C.当物距u=40cm时,像距v=1 0cm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在变小
46.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
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47.一物体从距凸透镜5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 ( )
A .像由大变小,像距由小变大
B .像由小变大,像距由大变小
C .像和像距都由大变小
D .像和像距都由小变大
48.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花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B .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C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 .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5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 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 、B 、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处于 A
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蜡烛处于 B
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 .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由图知道,t 甲 =6s 时,s 甲 =9.6m ,则甲的速度为
9.6m ==1.6m/s 6s
s v t 甲甲甲 由于两人运动了3s 后相遇,此时甲通过的路程
s 甲 ′=v 甲 t =1.6m/s ×30s=48m>18m
说明甲乙同向运动,若乙车在前,甲车在后,运动30秒时两车相遇时, 则乙通过的路程
=18m=48m 18m=30m s s '--乙甲
则乙的速度
30m ==1m/s 30s
s v t =乙乙乙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运动30秒时两车相遇时, 则乙通过的路程
=18m=48m+18m=66m s s ''+乙甲
则乙的速度
66m ==2.2m/s 30s
s v t '=乙乙乙 综上所述,只有C 正确。

故选C 。

2.B
解析:B
【详解】
设总路程为2s ,由s v t
= 可得,前半段路程行驶的时间 1140m /s
s s t v == 后半段行驶的时间 2260m /s s s t v =
= 则整个路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122248m /s 40m /s 60m /s s s v s s t t =
==++
故选B 。

3.B
解析:B
【详解】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 ,小明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1111600m 22==300s 1m/s
s t v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2211600m
22==100s 3m/s
s t v ⨯=
从家到学校总时间
t =t 1+t 2=300s +100s=400s
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 600m 1.5m/s 400s s v t =
== 故选B 。

4.D
解析:D
【详解】
A .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 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 ,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4s ∼8s 内,两同学同时出发,甲和乙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0s ∼8s 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 ,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同学从4s 开始行走,到8s 末行走了5m ,用时4s ,则甲的速度
5m 1.25m/s 4s
s v t ===甲甲甲 乙同学从0s 开始行走,到8s 末行走了5m ,用时8s ,则乙的速度 5m 0.625m/s 8s s v t =
==乙乙乙 故D 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以知道在心脏跳动一次坐标纸出纸2cm ,出纸速度为2.5cm/s ,所以此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
,则此人的的心率为: 次,选项A 正确,
【点睛】
正确认识心电图 6.B
解析:B
【详解】
在凸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以速度v 进入弧形槽到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速度减小,小于初速度;在从最高点运动到槽末端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再化为动能,到达槽末端时,速度又增大为到初速度v .
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速度v 进入轨道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变大,大于初速度;在从最低点运动到弧形槽末端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变小,到达槽末端时,速度减小为到等于初速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凸形光滑轨道中运动的小球,平均速度小于V ;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
的小球,平均速度大于V ,即平均速度v v <凹凸 ,又因为两小球的路程相等,由公式s t v
=
可知:在凸形轨道的小球运动时间t 1大,在凹形轨道中的小球运动时间t 2小,即: t 1>t 2 故选B 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象中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得出答案.
解:由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C 错误;
在0~2s 内,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t=2s 时,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故D 正确;
在2s 以后,乙的速度大于甲速度,故A 错误.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v ﹣t 图象的理解与掌握,明确图象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所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选项AB 说法错误; 从图像可知,乙车在5s 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 ;选项C 说法正确;甲车的速度是v 甲=60m/3s=20m/s,乙车的速度是v 乙=60m/5s=12m/s ;甲、乙两辆汽车3s 后相距S=3s×(20m/s-12m/s )=24m .选项D 说法错误.故选C .
考点:速度
9.D
解析:D
【详解】
A .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相对于加油机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以船为参照物,起伏的连山相对于船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运动员相对于屏幕位置没有变化,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屏幕为参照物,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0.A
【详解】
A .设“频闪摄影”时,摄影的时间间隔是t ,甲球所用时间为5t ,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 ,所以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 正确;
BC .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C 错误;
D .甲球所用时间为5t ,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 ,由图知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则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1:::3:553s s v v t t t t
=
==甲乙甲乙 故D 错误。

故选A 。

二、选择题
11.C
【详解】
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
解析:C
【详解】
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dou (1)”“ruai (2)”“mi
(3)”“fa (4)”四个音阶.
故选C
12.A
【详解】
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故选A 。

解析:A
【详解】
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故选A 。

13.A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A. 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故A正确.B. 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B错误.C. 发声
解析:A
【详解】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A. 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故A正确.B. 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B错误.C. 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故C错误.D.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两个音叉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
点睛:由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振动次数多就说明频率高,而发声体发声的音调与频率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14.A
【详解】
A.图甲中,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A正确;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B错误;
C.图丙中
解析:A
【详解】
A.图甲中,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A 正确;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B
错误;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故D错误。

故选A。

15.A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现象与
解析:A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