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电路基础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电路基础课程标准简介该文档旨在为《电路基础》课程制定一套标准,以指导课程教学和研究。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熟悉常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能够利用电路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和实验;- 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 电荷与电流- 电压与电势差- 电阻与电阻率-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2. 电路元件与电路图- 电源- 电阻器- 电- 电感器- 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3. 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 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混合电路的分析方法4. 电路定理与方法- 克尔霍夫定律- 戴维南定理- 诺顿定理- 瞬态分析方法5. 交流电路基础-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交流电源与交流负载的匹配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体系。

-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展示电路基本规律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计算仿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法- 课堂测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电路设计项目,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 《电路分析基础》(作者:张三)- 《电路理论与实验》(作者:李四)以上是《电路基础》课程的标准内容。

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电路基础第1章西北工业大学

电路基础第1章西北工业大学

解:
节点A的 节点 的KCL
−I1 + 5 + (−5) = 0 I1 = 0A
节点B的 节点B的KCL
A
−5 + I2 +1 = 0 I2 = 4A
回路Ⅰ 回路Ⅰ的KVL
3− 6 + u2 = 0
回路Ⅱ 回路Ⅱ的KVL
u2 = 3 V u1 = −31 V
18
u1 + 5 + u2 + 23 = 0
25
无源二端元件) 三、电容元件 (无源二端元件)
1、定义: 、定义 i + C u -
电荷与电压关系可用q-u平面上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 电荷与电压关系可用 平面上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 平面上 述的二端元件。如为直线则为线性电容元件。 述的二端元件。如为直线则为线性电容元件。 q /C q /C
i +
R u -
3)具有双向性: 伏安特性对原点 )具有双向性 对称 4)耗能元件:p=ui=Ri2=u2/R>0 )耗能元件: 5)无记忆元件:u(t)=Ri(t) )无记忆元件:
23
R单位:Ω (欧姆 单位: 欧姆 欧姆) 单位
无源二端元件) 二、电感元件 (无源二端元件)
1、定义: 、定义 i + L u -
1、定义: 、定义 i + u -
伏安关系可用u-i平面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述的二端元件 伏安关系可用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述的二端元件
u/V i /A
u/V i/A
0
0
电阻元件作用: 电阻元件作用:电能转换为热能
20
2、分类: 、分类
线性电阻:伏安关系为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线性电阻:伏安关系为u-i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电路基础》课程定位

《电路基础》课程定位

《电路基础》课程定位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主要从事电子设备及电子仪器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及管理,家用电器维修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电路基础》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有的电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作打下基础,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具有分析电路的一般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习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地位《电路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应用性人才能力的培养;突出主线,突出重点;把立足点放到工程技术应用性上;做到既为学生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制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专家参与,紧紧围绕职业技能的培养,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单元进行项目化。

根据课程内容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归类合并。

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创造必要的基本条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情绪,适应高校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电路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又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入门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我们在设计实践课时,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内容安排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单元到系统,通过基本技能培养——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循序渐进的培养路线,逐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性质与要求“电路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电磁学和数学基础知识,以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

电路理论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是后续的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他是学生合理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素质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与参考资料1、主教材:«电路基础»(第2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范世贵主编,2001.2、辅助教材:«电路基础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第3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淑敏主编,2004.3、参考教材:(1)《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主编。

(2)《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瀚荪主编。

(3)《电路原理》(上、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守昌主编。

(4)《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周长源主编。

(5)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Fifth Edition)Charles K.Alexander,Matthew N.O. Sadiku,2011.三、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模型是电路分析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反映实际元件或设备组成电路的物理规律。

因此根据组成电路的元件特性,电路将有不同的分类形式,在分析电路时也将涉及不同的分析变量,同时在组成电路时,所需的各个电器元件或设备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也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或定律。

本章重点介绍电路分析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简单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1)正确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分析电路;(2)熟悉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和常用元件的伏安特性;(3)正确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熟练掌握KCL,KVL方程列写方法;(4)利用两类约束概念分析简单的基本电路。

机电专业一般课程

机电专业一般课程

机电专业一般课程机电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方向。

在机电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修习一系列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他们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介绍机电专业的一些一般课程。

1. 电路基础:电路基础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以及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电路基础课程,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为日后的电路设计与故障排除提供了基础。

2.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学生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能够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3.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PID控制器的原理与调节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能够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并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节能力。

4.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与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能够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能力。

5. 电机与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力系统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特性与性能参数、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与电力系统课程,能够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并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前沿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等内容。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课程大纲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编制单位:信息与智能制造学院2020年9月20日《电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9001.01课程名称:电路基础学时/学分:72/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议开课学期:第1学期后续课程:模拟电路开课单位:信息与智能制造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电路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着重讨论电路和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线性网络定律、动态电路、正弦交流稳态电路时域分析法、谐振电路、交流电路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应使学生掌握电路中最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如模拟电路、数字与逻辑电路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理论)(一)电路和基尔霍夫定律主要内容包括:实际电路和模型化电路、电路参量、基尔霍夫定律等。

1. 基本要求:(1)理解实际电路与模型电路概念;(2)掌握电路参量:电流、电压、功率的基本概念;(3)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内容、使用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2. 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由电压、电流计算一段电路吸收或产生的功率;KCL,KVL。

难点:KCL、KVL。

讲授上述重点内容时务必增加课堂上练习的内容。

一是,适当补充举例做示范,二是,课堂上出题让同学们做练习,而后教师作点评。

讲授上述难点问题时,应力求联系同学们已有的基础概念。

(二)电阻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简单的电阻电路分析、线性网络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回路法与网孔法、节点法。

1. 基本要求:(1)掌握电阻元件与电源元件概念;(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电阻的串联与并联;(3)了解支路电流法;理解其方法在减少变量方面的原理;(4)掌握回路法与网孔法、节点法。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路基础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1、课程性质和任务《电路基础》是电气自动化以及其他各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其它电类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阻电路、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将来电子技术及相关课程打下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

为其它电类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各种电器设备,要会使用并进行简单维修,必须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首先要懂得安全用电,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能看懂简单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通过实验和实训进一步掌握对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最后,会使用各种仪器和仪表对电气设备和实际电路进行测试,并对其测试结果能进行分析、判断,甚至有排除故障的能力。

3、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够用为度”的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流基础中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常用电路元件和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以及主要参数加深理解,掌握电气测量基本工具使用、基本测量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际的电路抽象为电路模型的能力,搭建电路和分析电路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5、课程实施的说明本课程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讲、演、练三者结合,使学生获得从事电气技术职业岗位工作必需的电路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个层面上进行有益的尝试,以增强学生自主式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动画、语音、颜色等方面的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发挥网络教学对学生主动性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学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电路基础》PPT课件

《电路基础》PPT课件

i5 i6
c
2021/8/3
12
二.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
回路
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基 尔霍夫电压定律)
文字阐述 方向(正负、假设方向) 列dcabd的回路电压方程
2021/8/3
13
二.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
回路:任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loop),如图1-3所示,abdca和abfea都是闭合回路。
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电势增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E+∑IR=0
电势升高为正,降低为负。 电流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电势增量为正,反之电势增量为负。
2021/8/3
14
二.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
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基 尔霍夫电压定律)
内电路
I U GU R
R (resistance):电阻
G (conductance):电导,两者互为倒数。
电路的组成如图1-1所示。
2021/8/3
9
二.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
支路(branch) 节点(nodal point)
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021/8/3
5
第一章 电路基础
学习要点
• 概念:电流、电压、电源、电路、 网络、容抗、感抗,阻抗、串联谐 振、并联谐振、信号的频谱、选频。
• 定理和定律:有源支路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 定理、功率匹配定律。
2021/8/3
6
2021/8/3
7
2021/8/3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路基础分析、模电、数电)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路基础分析、模电、数电)

学习方法建议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多做习题和实验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积极查阅课程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拓宽知 识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逻辑代数化简
学习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如公式法、卡诺图法等。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基本门电路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和特性。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逻辑功能分 析和电路性能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如编码器、译码 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
滤波电路
分析电容滤波、电感滤波 以及复式滤波电路的工作 原理及性能。
稳压电路
介绍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稳压电路以及集成 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04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逻辑基础
逻辑代数基础
学习逻辑变量、逻辑函数、逻辑运算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逻辑函数的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表示方法。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基
本的电路设计和实验。
课程安排与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
本课程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 讲解电路基础分析、模电和数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教 学则是通过实验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时分配
本课程通常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总学时数为64学时左右 ,其中理论教学占48学时左右,实验教学占16学时左右。具 体的学时分配可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课件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课件

应用领域:遥控玩具、遥控开关等 电路组成:发射器、接收器、天线、电池等 工作原理:通过发射器发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设备 特点:操作简单、方便,不受距离限制,适用于远距离控制设备
智能小车概述:一种能够自 主导航、避障、行驶的智能
机器人
添加标题
电源部分:提供稳定的电源, 为小车提供动力
实验方法:按照实验指导书 进行操作
实验目的:验证电子电路理 论,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现象
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方案
电子电路应用案例 分析
电路组成:LED、 电阻、电容、开关
工作原理:电容充 电、放电,控制 LED的亮灭
应用领域:照明、 指示灯、广告牌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 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创新设计,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容全面:涵盖电子电路的基础知 识、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 术
实用性强: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应用 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 果
PPT课件结构
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互换
诺顿定理:电流源与电压源等效互换
叠加定理:线性电路中,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的 代数和等于电源共同作用时产生的响应 替代定理:线性电路中,一个电路元件可以用另一个电路元件 替代,只要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电路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方 案设计、详细设计、仿真验证、 实物制作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课程重点在于理解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分析方法、熟悉电子元器件特性及应用 课程难点在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课程展望:未来电子电路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连接正弦电流电路的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含义及特点,
掌握电路谐振的条件及品质
因数,了解研究谐振的重要意义。
重点: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
流之间的相量关系; 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理解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正弦
电流电路的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难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电源的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
教学要求
、掌握等效变换的概念,正确认识电阻的连接方式;
、掌握电源的等效变换方法和电路的简化,正确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等效电阻。
重点:电路的等效变换。
难点:含受控源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学时)
教学内容 与的独立方程数 支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结电电压法
1/8
、正确应用欧姆定律,明确应用场合。掌握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电阻元件消耗功率的
计算方法,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基本特性。 掌握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特性, 理解
电容的充放电情况。掌握电感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及特性,电感能量的交换情况;
、了解理想电压源、电流源及其性质,实际电压源模型,伏安特性;实际电流源模型,
相位差;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 流之间的相量关系;
、理解阻抗和导纳。阻抗(导纳)的串联、并联、相量图,感抗、感纳、容抗、容纳, 重点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掌握 正弦稳态电路的瞬时功率,无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重点掌握平均功率及 功率因数。理解功率因数的提高及经济意义;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电阻电路的定理及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掌握最大功率传输 定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授课时间:一学期(约16周)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2. 学会使用基本电路元件,熟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良好的电路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和基本电路类型,了解电路的性质和特点;2. 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掌握电路的计算方法;3. 学习电源、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等基本元件,了解其特性及使用方法;4. 掌握支路、节点、回路和等效电路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5. 了解电路的暂态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暂态分析。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共16周,每周4学时,共计64学时;2. 实验教学:共2周,共计8学时;3. 作业与练习:每周至少一次作业,定期进行练习测试;4. 考试:期末进行考试,试卷难度适中,覆盖面广。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电路图和理论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 结合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讨论;4.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1.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知识点,重点突出;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等。

七、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2. 参考书:《电路分析实践教程》;3. 其他相关资料:网络资源、电子课件等。

八、课程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及改进意见等;2. 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评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3.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电路基础》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课。

《电路基础》是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

同时也是部分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机电类、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其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初步学习一些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布线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使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电子与自动检测技术》、《电机与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克服对电路基础课程知识的枯燥、相关概念难理解和畏惧感,激发学生对电路分析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终生探索的兴趣。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电路基本分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掌握各种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工常用工具及布线工艺。

在学生的电路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电路基础职业能力。

使学生具备对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电路的设计、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能及时了解电工技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能力目标1、能将实际电路抽象为电路模型;2、能选择正确的仪器、设备的型号搭建合适的电路;3、能熟练使用万用表、功率表等仪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4、能识读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元器件布置图;5、能对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6、能对电气设备和实际电路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诊断、排除故障。

知识目标1、理解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2、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和基尔霍夫定律;3、熟练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4、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相量的概念,复阻抗的概念,掌握串并联谐振的主要特点和条件;5、熟练掌握三相正弦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中线电流的关系;6、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特点;%7、了解一阶线性电路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深刻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8、理解磁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基础课程设计

电路基础课程设计

电路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等。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基本仪器进行电路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第二课时: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性质和作用。

3.第三课时: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分析方法。

4.第四课时:电路测量,包括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和电路分析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电路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测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电路基础》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进行实践操作。

2.参考书:提供《电路分析》、《电路元件》等相关参考书,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多用电表、示波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表现,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的电路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路基础是电子工程领域中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

它涵盖了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电路分析和设计等内容。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路基础知识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点。

一、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概述电路基础教学大纲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基本认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电路基础,学生能够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1. 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电路分析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等基本电路分析技巧。

3. 电路元件特性和使用学生将学习电路中常见的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同时,还将介绍二极管、三极管等特殊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交流电路分析这一部分将介绍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频率响应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5. 电路设计与实验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三、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在电路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基础知识。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课程思政案例】《电路基础》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电路基础》教学案例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电路基础·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教学对象:一、二年级,电气信息类、电气自动化、智能电网· 总学时:96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考虑到本课程为学生面对的首门专业相关课程,基于电气信息类学科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在课程中体现两性一度,在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包含以下八个目标的总体设计。

主要思路包括:1.聚焦国内外科学家优秀品质,着眼工程思维和我国行业成就,扎根中国文化,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2.通过课程内容加减法,实现思政元素有机融入。

3.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启发式、项目式、翻转式教学,采用讲故事、播放视频、组织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课下创作等形式。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学习效果监测和课程思政。

其中的作业部分要求学生在线提交,有错误发回修改直至全部正确,对抄作业零容忍,重视诚信教育。

思维导图:帮助并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也鼓励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画知识图谱。

英文课件:提高课程挑战度,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与高校强强联合,成立虚拟教研室,实现交互融合教学与河北工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教师合作,每学年互相为对方学生开展一次授课。

参加清华大学牵头的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研究教学法和思政模式。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教师主导的电路元件知识点教学(二)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电阻(电导)、电感、电容、理想电压源、电流源、受控电源的特性。

能力目标:理解实际器件和理想元件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工程建模思想。

价值目标: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坚持不懈”、“不为利益出卖未来”的精神和思想;鼓励从已知探寻未知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科学中的哲学道理;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本知识点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步完成,每个环节有相应的思政要素和目标,如下图所示。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电路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电路基础》课程

从变换思维的角度看中国自主创新之路课程简介:《电路基础》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以启发学生电学思维、训练学生电路分析技能为主。

在《电路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充分挖掘、发挥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使知识点具有正能量的特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名人共情,于生活思考,予社会创造,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思政目标:哲学方法论:通过对相量法由来的介绍,给学生强调变换思路的重要性,进而引出三种哲学变换方法论,包括换元机智、转换机智和转向机智,培养学生变换思维的能力。

爱国精神:通过介绍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弯道超车”技术,既让学生对前沿技术有所认知了解,又能教育学生发愤图强、不断创新,将来为国家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名人故事:通过对提出相量法的科学家(斯泰因-梅茨)和其著名的“一线万金”的故事进行动画介绍,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潜移默化地告知学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基因植入”方法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有机融入到知识点中。

此外,通过雨课堂设置相关思政研讨议题,以课堂研讨交流的形式充分激活学生的自我思政意识,在学生自我涌现的基础上,使用分析点评和总结提炼的方式,对学生涌现的思政闪光点进行点睛与升华,达到“同频共振”的思政育人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哲学方法论:在介绍完相量法的概念后,画出相量法的结构示意图,强调相量法采用的是一种变换思路,进而引出三种哲学变换方法论,包括换元机智、转换机智和转向机智,每种机智都给出了具体事例。

换元机智:通过变换事物的某个因素或条件产生新思路,比如把常温常压变为高温高压,石墨就变成了金刚石。

转换机智:如果解决问题A比较困难,可将问题A变成问题B,问题B解决了,问题A也相应得到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8
20
7.2正弦单口网络的功率 本节将从单口网络的瞬时功率出 发,给出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无 功功率、视在功率(表观功率)、 功率因数的概念,讨论它们的物理 意义、相互关系及计算方法
2020/7/8
21
7.2.1 单口网络的瞬时功率
任何一端口网络N的瞬时功率
i
p等于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乘积。
2
Wc
1 2
CU
2
电容的能量的平均值为
o
t
WC
1 T
T 0
wC
t
dt
1 2
CU
2
2020/7/8
14
4 电容的无功功率
定义 电容无功功率为瞬时功率的最大值,
pC (t) UI sin(2t) 瞬时功率的最大值为电容电 压、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2020/7/8
15
QC UI
电容的无功功率为负,电感的无功功率为正, 表明两者的储能性质不同
电感的瞬时功率是以 的2频率变化的正弦函
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即电感的有 功功率(平均功率)为零
PL
1 T
T 0
pL
t
0
电感不消耗功率,只和 外电路进行能量交换。
2020/7/8
7
2 电感的功率波形
uL pL
i
O
2 t
瞬时功率以2交变, 有正有负,一周期内 刚好互相抵消
2020/7/8
定义 是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反 映了单口网络消耗能量的速率(即电阻 耗能的速率)
P 1
T pdt 1
T
UI[cos cos(2t )]dt
T0
T0
UI cos U、I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u i z
8
3 电感的能量
wL
wL
1 2
Li2
o
WL
1 2
LI 2
t
wL t
1 Li2 t
2
(b)
1 2
LI
2
m
sin
2
t
电感的能量的平均值为
1 LI 2[1 cos2t ]
2
WL
1 T
T 0
wL
t
dt
1 2
LI
2
2020/7/8
9
4 电感的无功功率
定义 电感无功功率为瞬时功率的最大值,
pL (t) UI sin(2t)
PL T
T 0
pL
t
0
电容不消耗功率,只和 外电路进行能量交换。
2020/7/8
12
2 电容的功率波形
pC
iC
u
O
2 t
瞬时功率以2交变, 有正有负,一周期 内刚好互相抵消
2020/7/8
13
3 电容的能量
wc
1 2
Cu 2
wc
wC
(t)
1 2
Cu 2
(t)
1 2
CU
2 m
cos2
(t)
1 CU 2[1 cos(2t)]
7.1 电路基本元件的功率
❖ 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元件为电阻、电感和 电容,首先分析单个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引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2020/7/8
1
7.1.1 电阻元件的功率
1.电阻的瞬时功率
pR
t
u
(t
)
i
t
Hale Waihona Puke Umsin
t
u
U
m
sin
t
R
u
Um Im sin2 (t u ) UI[1 cos 2(t u )]
QC
UI
CU 2
I2
C
2WC
2020/7/8
16
例7.1
电路如图7.4所示, 5ra,d/s求电阻消耗
的功率和电感、电容的平均储能
解:
I1 100
10
5 j15 j25 5
j15
8.77(105.3
)
A
I2 IS I1 14.9434.5 A
P
P1
P2
I12 R1
I
2 2
R2
8.772
瞬时功率的最大值为电感电 压、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QL UI
无功功率表明电感与外电路能量往返的规模
QL UI LI 2 2WL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var)
2020/7/8
10
7.1.3 电容元件的功率 1. 电容的瞬时功率和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iC (t) Im sin(t) 2I sin(t) uC (t) Um sin(t 900 )
I 2R
U2 R
1
U
2 m
2R
1 2
Im2R
2020/7/8
4
❖ 注: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电路中 元件实际消耗的功率;
❖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的单位为W。
❖ 家用电器上标的功率都是有功功率 (平均功率),如热水器的功率为 1500W,日光灯的功率为40W等。
2020/7/8
5
7.1.2 电感元件的功率
Um cos(t)
pC (t) u(t) i(t) Um cos(t) Im sin(t) 2UI sin(t)cos(t)
2020/7/8
11
pC (t) UI sin(2t)
电容的瞬时功率是以 2的频率变化的正
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即电 容的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零
1
则200Ω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
A.2W B.4W
C.8W
2020/7/8
19
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流过纯电感线圈 中的电流I=5A,电压u 20 2 sin(则t 450 )V XL=________, P=____________, QL=__________。
3. 课本P223 8.
2020/7/8
2
2. 电阻的功率波形
pR
uR i
O
t
瞬时功率以2交变。 始终大于零,表明电 阻始终吸收功率
2020/7/8
3
3. 电阻的有功功率
瞬时功率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 (average power),
也称为有功功率(active power)。
P
1 T
T
0
p t dt
=UI
P
p ui
u
N
设 i 2I sint u 2U sin(t )
p ui 2U sin(t ) 2I sint 2UI sin(t ) sint 2UI 1 [cos(t t ) cos(t t )]
2
UI[cos cos(2t )]
2020/7/8
22
1、有功功率(active power) (平均功率)
10
14.942
5
1885.1W
2020/7/8
17
WL
1 2
LI12
1 2
5 8.772
192.3J
UC XCI2 1514.94 224V
WC
1 2
CUC2
1 2
1 75
2242
334.5J
2020/7/8
18
练习:
1、正弦稳态电路如图 u(t) 100 2 sin(200t)V
1. 电感的瞬时功率和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iL t Im sin t
2I sint
uL (t)
L
di(t) dt
2UL cos(t)
pL t u(t) i t 2UL cos(t) 2I sin t
2UI sin(t) cos(t)
2020/7/8
6
pL (t) UI sin(2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