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选A。
9.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 ( )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C3H4是同系物
B.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 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二环[1.1.0]丁烷 ( )的分子式为:C4H6,碳碳键均为单键。
2.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 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C. 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A.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分类的,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物如 Al2O3,故D正确;故选D。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溶液中的NH4+:NH4++OH- NH3·H2O
【答案】C
【解析】
A.铜片与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3Cu+2NO3-+8H+=3Cu2++2NO↑+4H2O
B.磁性氧化铁(Fe2O3·FeO)溶于盐酸:Fe3O4+8H+=2Fe3++Fe2++4H2O
C. S2O32-、AlO2-、SiO32-、S2-、Na+之间不反应,都不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
D. 加水稀释时c(OH-)/c(H+)值增大,说明该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选C。
【点睛】铁即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但铁可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要牢记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
11.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 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
B. 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有化学变化;
D、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有化学变化。
答案选B。
【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析】
A.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n(H+)=0.1mol/L×10 L=1mol,含H+离子数为NA;
B.2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2mol的CH2,C-H键数目为4NA;
C.氢气与氮气反应为可逆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NH3)<2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NA;
D. 加水稀释时c(OH-)/c(H+)值增大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nO4-、CO32-、K+、N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 SCN-与Fe2(SO4)3电离出的铁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 c(H+)=1×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Mg2+、Cu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5.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在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Fe2+、Cl-、Br-、SCN-
B. c(H+)=1×10-13mol/L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g2+、Cu2+、HCO3-、NO3-
C.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S2O32-、AlO2-、SiO32-、S2-、Na+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H+离子数为2NA
B. 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
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为6NA
D. 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C.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42-存在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有SO32-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加HCl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Cl-离子,所以不能确定Cl-离子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A项错误;
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包含了丁达尔现象
B. “甘之如饴”, 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C.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这段记载中涉及分解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
C.氢气与氮气反应为可逆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NH3)<2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NA,C错误;
D.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部分氯气发生反应,溶液中2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D错误;
答案为B
【点睛】氯气溶于水,部分发生化学反应,部分为分子形式存在。
B、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呈黄色,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B项正确;
C、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C项错误;
D、能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可能是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等离子,D项错误;
【详解】A.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 C3H4无法确定其结构,不能判断是否为同系物,A错误;
B. 含有2中环境的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二种,B错误;
C.环丁烯的分子式为C4H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 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的有机物。
10.铁粉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火柴点燃前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 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C. 反应后试管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D. 168g铁粉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时,转移8mol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答案选B。
【点睛】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常考题型,高中阶段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操作如下:
1.CO32-: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有CO32-;
2. SO42-: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硫酸不反应
C
向未知液中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未知液中含有Fe3+
D
将某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某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 A B. B C. C D. D
C. 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C项错误;
D. 沾附水滴的铁质餐具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D项错误;
答案选A。
7. 不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3Cu+2NO3-+8H+=3Cu2++2NO2↑+4H2O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D.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部分氯气发生反应,溶液中2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详解】A.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n(H+)=0.1mol/L×10 L=1mol,含H+离子数为NA,A错误;
B.2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2mol的CH2,C-H键数目为4NA,B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集成电路板用的是硅单质,A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是制造玻璃的原料,B项正确;
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化学式为Na2SiO3,硅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可用来制备硅胶,C项正确;
D.铁红为氧化铁的俗称,其化学式为Fe2O3,铁红常常用于涂料、油化钠溶液检验溶液中的NH4+:NH4++OH- NH3↑+H2O
8.下列物质的俗名与主要成分或用途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俗名
主要成分(化学式)
用途
A
石英
SiO2
制备芯片
B
纯碱
Na2CO3
制备玻璃
C
水玻璃
Na2SiO3
制备硅胶
D
铁红
Fe2O3
制备油漆
A. A B. B C. C D. D
A. 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
B、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B. 水垢中的CaSO4可用醋酸除去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D. 沾附水滴的铁质餐具生锈主要是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膜法等,A项正确;
B. 醋酸与CaSO4不反应,因此不能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SO4,B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其中D选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3. Cl-: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
紫色褪去
KMnO4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置于浓硫酸中
【详解】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雾为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项错误;
C. 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项正确;
D. 制玻璃原料有石灰石、碳酸钠和石英,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D项正确;
铁粉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氢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生成的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为防止爆炸,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A项正确;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项正确;
C. 反应后生成的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而不是红棕色,C项错误;
D. 168g铁的物质的量为 =3mol,而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变为+ 价,故3 mol铁失去8mol电子,D项正确;
9.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 ( )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C3H4是同系物
B.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 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二环[1.1.0]丁烷 ( )的分子式为:C4H6,碳碳键均为单键。
2.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 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C. 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A.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分类的,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物如 Al2O3,故D正确;故选D。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溶液中的NH4+:NH4++OH- NH3·H2O
【答案】C
【解析】
A.铜片与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3Cu+2NO3-+8H+=3Cu2++2NO↑+4H2O
B.磁性氧化铁(Fe2O3·FeO)溶于盐酸:Fe3O4+8H+=2Fe3++Fe2++4H2O
C. S2O32-、AlO2-、SiO32-、S2-、Na+之间不反应,都不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
D. 加水稀释时c(OH-)/c(H+)值增大,说明该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选C。
【点睛】铁即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但铁可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要牢记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
11.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 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
B. 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有化学变化;
D、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有化学变化。
答案选B。
【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析】
A.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n(H+)=0.1mol/L×10 L=1mol,含H+离子数为NA;
B.2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2mol的CH2,C-H键数目为4NA;
C.氢气与氮气反应为可逆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NH3)<2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NA;
D. 加水稀释时c(OH-)/c(H+)值增大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nO4-、CO32-、K+、N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 SCN-与Fe2(SO4)3电离出的铁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 c(H+)=1×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Mg2+、Cu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5.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在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Fe2+、Cl-、Br-、SCN-
B. c(H+)=1×10-13mol/L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g2+、Cu2+、HCO3-、NO3-
C.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S2O32-、AlO2-、SiO32-、S2-、Na+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H+离子数为2NA
B. 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
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为6NA
D. 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C.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42-存在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有SO32-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加HCl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Cl-离子,所以不能确定Cl-离子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A项错误;
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包含了丁达尔现象
B. “甘之如饴”, 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C.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这段记载中涉及分解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
C.氢气与氮气反应为可逆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NH3)<2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NA,C错误;
D.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部分氯气发生反应,溶液中2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D错误;
答案为B
【点睛】氯气溶于水,部分发生化学反应,部分为分子形式存在。
B、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呈黄色,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B项正确;
C、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C项错误;
D、能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可能是亚硫酸根或亚硫酸氢根等离子,D项错误;
【详解】A.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 C3H4无法确定其结构,不能判断是否为同系物,A错误;
B. 含有2中环境的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二种,B错误;
C.环丁烯的分子式为C4H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 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结构的有机物。
10.铁粉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火柴点燃前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 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C. 反应后试管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D. 168g铁粉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时,转移8mol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答案选B。
【点睛】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常考题型,高中阶段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操作如下:
1.CO32-: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有CO32-;
2. SO42-: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硫酸不反应
C
向未知液中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未知液中含有Fe3+
D
将某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某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 A B. B C. C D. D
C. 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C项错误;
D. 沾附水滴的铁质餐具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D项错误;
答案选A。
7. 不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3Cu+2NO3-+8H+=3Cu2++2NO2↑+4H2O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D.11.2 L(标准状况)Cl2溶于水,部分氯气发生反应,溶液中2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详解】A.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n(H+)=0.1mol/L×10 L=1mol,含H+离子数为NA,A错误;
B.2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 g乙烯与丙烯混合物中含有2mol的CH2,C-H键数目为4NA,B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集成电路板用的是硅单质,A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是制造玻璃的原料,B项正确;
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化学式为Na2SiO3,硅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可用来制备硅胶,C项正确;
D.铁红为氧化铁的俗称,其化学式为Fe2O3,铁红常常用于涂料、油化钠溶液检验溶液中的NH4+:NH4++OH- NH3↑+H2O
8.下列物质的俗名与主要成分或用途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俗名
主要成分(化学式)
用途
A
石英
SiO2
制备芯片
B
纯碱
Na2CO3
制备玻璃
C
水玻璃
Na2SiO3
制备硅胶
D
铁红
Fe2O3
制备油漆
A. A B. B C. C D. D
A. 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
B、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B. 水垢中的CaSO4可用醋酸除去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D. 沾附水滴的铁质餐具生锈主要是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膜法等,A项正确;
B. 醋酸与CaSO4不反应,因此不能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SO4,B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其中D选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3. Cl-: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
紫色褪去
KMnO4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置于浓硫酸中
【详解】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雾为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项错误;
C. 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项正确;
D. 制玻璃原料有石灰石、碳酸钠和石英,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D项正确;
铁粉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氢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生成的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为防止爆炸,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A项正确;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项正确;
C. 反应后生成的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而不是红棕色,C项错误;
D. 168g铁的物质的量为 =3mol,而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变为+ 价,故3 mol铁失去8mol电子,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