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pH的变化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pH 的变化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
22Mg+2HCl=Mg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曲线正确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一定量的Fe 加到AgNO 3溶液中
C .等质量的Mg 和Zn 分别加足量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当加热一段时间,达到一定温度后,高锰酸钾才开始分解生成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质量逐渐增加,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
B 、一定量的Fe 加到AgNO 3溶液中,332=Fe Fe+2AgNO NO ()+2Ag ,56份的铁置换出216份的银,固体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等质量的Mg 和Zn 分别加足量盐酸,镁与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锌与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浓度变小,pH 值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 ,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产生 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 .c→d 段溶液的pH 不变
C .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 .a 点、d 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2HCl+NaOH=NaCl+H O 、22CuCl +2NaOH=2NaCl+Cu(OH) 。
【详解】
A 、a→b 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 不正确;
B 、c 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d 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pH 增大,B 不正确;
C 、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 不正确;
D 、a 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 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 正确。
故选D 。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
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表示等质量的Fe、Mg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
D.向稀盐酸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Fe+2HCl=FeCl+H↑,镁与稀盐酸反应:
C、铁与稀盐酸反应:
22
Mg+2HCl=MgCl+H↑,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镁,故等质量的Fe、Mg与足量稀盐22
酸的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而且镁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
D、向稀盐酸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一开始,pH<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待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氢氧化钠过量后,pH>7,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胃酸过多,胃液pH不断变大,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胃液的pH不能增大到7,更不能超过7,故A错误。
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故B错误。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变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沉淀产生,然后氢氧化钾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沉淀量不断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图②: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图③:在密闭容器中,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它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所以当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值要变小,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pH值等于7,如果继续滴加则会使溶液变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小于7,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过量,溶质质量增大,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断增加,镁条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选项图像错误,故符合题意;
D、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不为0,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达到饱和状态时KNO3固体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逐渐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0,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
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
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9.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 .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溶液的pH 会不断趋近于14,但不会大于14,不符合题意;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过程不会产生沉淀,氯化铁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2Zn 2HCl=ZnCl H ++↑,22Fe 2HCl=FeCl H ++↑,。
当盐酸少量时,因为加入盐酸的质量相等,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也相等;当盐酸过量时,根据方程式可
知,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铁产生的氢气多,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HCl 和 NaCl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滴入稀盐酸
D.溶液混合,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有热量放出,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0s时,pH<7,说明溶液中溶质为:NaCl、HCl,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说明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D、溶液混合后,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B.②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放入到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则金属有剩余,酸完全被消耗。
则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由于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而又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与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快,反应时间短。
A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由于氢氧化钠逐渐被消耗,则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则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
逐渐变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当继续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过量,则溶液的pH 小于7,但是最终的溶液pH不会到达3,更不会小于3。
B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所以应该一开始就产生沉淀。
C错误;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氧气,最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与是否添加催化剂无关。
因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错误。
故选A。
12.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C.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B、镁比锌活泼,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时,镁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较短,又因为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稀释时碱性减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13.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是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酸会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与铁片和铝片反应的酸的溶质质量(HCl)相等,所以生成氢气质量就相等。
又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的反应速率比铁快,反应完所用的时间比铁短。
即出现拐点时间短。
故A符合题意;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会挥发走,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而图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故B不符合题意;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酸,一开始加入稀硫酸就会产生硫酸钡沉淀。
故C不符合题意;
D. 向pH=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但是水无论加入多少,都还是氢氧化钠溶液,会显碱性,pH总是会大于7,但是不可能pH小于7。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和块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释后氢氧化钾溶液的pH不能小于7,选项A不正确;
B、浓硫酸有吸水性,随着硫酸浓度的减小,吸收水分的能力越来越小,且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为0,选项B不正确;
C、因为等质量、等浓度的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相同,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同,二者的接触面积不同,故反应的速率不同,选项C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小,同时有氢氧化钙析出;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氢氧化钙析出,因此加入生石灰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增加,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5.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反应是将稀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X是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B、a点,pH>7,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不符合题意;
C、c点,pH<7,说明这时稀硫酸过量,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SO+2NaOH=Na SO+2H O,不符合题意。
24242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房屋装修越来越普遍。
房屋装修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
为推行“健康住宅”,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0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房屋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采集60户装修后0~18个月的室内空气样品,检测甲醛、苯、氨的含量(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并打开室内所有橱柜和抽屉,以保证污染物有一个最大释放和平衡过程)。
检测结果见下表。
指标甲醛苯氨
GB/T18883﹣2002
≤0.10≤0.11≤0.20
(mg/m3)
浓度范围(mg/m3)0.02﹣2.190.01﹣1.200﹣1.86
最大超标倍数12.910 5.3
超标率(%)895035
检测结果分析
(1)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原因
由上表看出,装修后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甲醛,其次是苯和氨。
在超标严重的家庭中,有的是过度装修,有的是购买了大量的新家具,有的是大量使用了人造板材、油漆、粘合剂、乳胶漆等,这些材料会持续向室内释放大量有害气体。
(2)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0~3、5~8、9~12、12~18个月后,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含量的超标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3)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的反弹现象
跟踪检测发现,同年11月份室内甲醛浓度为0.15mg/m3(室内没有暖气、气温15℃、湿度30%)的房屋,12月份变为0.35mg/m3(室内有暖气、气温21℃、湿度35%)。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_____mg/m3。
(2)室内空气首要污染物甲醛(HCHO)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依据超标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反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请你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答案】0.11 1:2:1 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率随时间不断增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好装修后过18个月再入住(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温度、湿度提倡简捷实用的装修、购买环保家具及建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按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0.11mg/m3;(2)由甲醛化学式可知,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甲醛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1:2:1;(3)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率随时间不断增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好装修后过18个月再入住;(4)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反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湿度;(5)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以及甲醛、苯和氨的性质可知,提倡简捷实用的装修、购买环保家具及建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等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茶”知多少
我国茶文化渊源流长。
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苏轼有诗云:“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饮茶不但可以提神,还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这些功效来源于茶叶中含有的600多种化学成分。
茶叶中的咖啡碱是构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喝茶能提神解乏、兴奋消倦,其原因就是咖啡碱能使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兴奋、强心作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30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在茶叶的药效中起主导作用。
茶树适宜生长在pH4.5~6.5的土壤中,并且品种和环境不同,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不同。
大叶种含的茶多酚较小叶种多。
一般而言,温度越高,光线越强的地方,所种的茶中茶多酚较多。
通常而言,在500米海拔以上,相对低海拔所产的茶比高海拔产的茶所含的茶多酚要多。
茶的品质和对人体的保健功效主要取决于茶水浸出物中茶多酚的含量。
茶汤越浓、刺激性越强、收敛性越明显、越苦涩、回甘越好就说明茶汤中含的茶多酚浓度越大。
不同的泡茶方法影响着茶多酚的溶解。
以龙井茶为例进行研究,下图为水温及浸泡时间对茶多酚溶解率的影响。
除了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外,多次浸泡也可提高茶多酚的溶解率。
茶虽有多种保健功效,但有些人是不宜饮茶的。
如:缺铁性贫血的人;溃疡病患者;发热病人;经常失眠的人在睡前不宜饮茶;儿童不宜饮浓茶;高血压病人不宜多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