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的细胞毒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的细胞毒作用目的考察青蒿素(ART)、双氢青蒿素(DHA)及蒿甲醚(AM)对结肠
腺癌细胞LS174T增殖的影响,为建立青蒿素类药物自身诱导代谢机制的体外研究体系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计算抑制率并求得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抑制率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ART作用24、48、72 h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 240.00 μmol/L、> 240.00 μmol/L、211.18 μmol/L,DHA 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91.46、80.45、45.60 μmol/L,AM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 320.00、262.90、163.93 μmol/L。

结论3种药物对LS174T增殖的抑制程度不同,但均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标签:噻唑蓝;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LS174T
青蒿素(ART)是一种含独特内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

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DHA)是除ART外其他衍生物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1]。

蒿甲醚(AM)是ART的醚类衍生物,其抗疟作用强于ART,不良反应轻微,且具有退热效应[2]。

ART类药物是目前唯一一类未产生明显耐药性的抗疟药,因而广泛用于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疾的治疗,此外还有抗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血吸虫等药理作用[2-3]。

噻唑蓝(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经济、快速[4]。

本课题采用MTT法测定上述3种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以及作用不同时间的细胞毒作用。

实验结果将为后期从基因水平阐释ART类药物对CYP3A4和CYP2B6转录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浓度,同时也为研究ART类药物抗癌活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中科院上海细胞库),DMEM培养基(Thermo scientific),胎牛血清(北京元亨金马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00×青链霉素混合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0.25%胰蛋白酶-乙二酸四乙胺(EDTA)消化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MTT(sigma),二甲基亚砜(DMSO)(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ART、DHA、AM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2 仪器
MDF-U32V型超低温冰箱(SANYO),DK-98-ⅡA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DF-5-A型台式低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311型CO2培养箱(Thermo scientific),SW-CJ-1F型生物净化工作台(苏州净
化设备厂),BDS200型倒置显微镜(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BS-108型往复式脱色摇床(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厂),BT25S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Variskan Flash型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等。

1.3 细胞培养
采用含10%胎牛血清、100×青链霉素的DMEM高糖培养基,在37℃、5%CO2、饱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

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消化,传代。

1.4 细胞接种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计数后调整细胞浓度至5×104个/mL。

取96孔培养板,预先设定空白孔(培养基),溶剂对照孔(细胞、溶剂、培养基),加药孔(药物、细胞、溶剂、培养基),均设3个复孔。

将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央60个孔内,每孔200 μL,其余孔加磷酸盐缓冲液(PBS)。

将接种好的96孔培养板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1.5 加药干预
将溶于DMSO的药物(1 000×)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使DMSO 浓度为0.1%。

细胞汇合度达80%时,取出,吸去旧培养基,加药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含药培养基180 μL,对照孔中加入含0.1%DMSO培养基180 μL,继续培养24、48、72 h。

1.6 观察细胞形态
将96孔板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溶剂对照组和加药组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并拍照记录。

1.7 呈色
24 h后,每孔加入新鮮配置的MTT溶液20 μL,放入培养箱中。

4 h后小心弃去孔内液体,并用滤纸吸干,每孔加入200 μL DMSO,在摇床上振摇10 min,使沉淀充分溶解。

1.8 测定OD值
用酶标仪测定490 nm处的OD值,并求均值。

1.9 计算抑制率和IC50
上述实验重复3次,用OriginPro7.5软件计算IC50。

1.10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以P 0.1%对细胞生长有影响[6]。

因此,需要先用DMSO配成1000×储备液,再用含血清培养基稀释至所需浓度。

实验中240 μmol/L ART作用24、48 h和320 μmol/L AM作用24 h未达到IC50,但继续加大浓度药物会析出,使细胞与药物接触不均匀,影响结果准确性,因此未进行更高浓度的考察。

近来研究发现[7-8],ART类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因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体外实验也已证实对人乳腺癌细胞HTB27、白血病细胞K562[9]、肝癌HepG2[10]等有抑制作用。

本实验室后期实验要在LS174T细胞中研究ART类药物的自身诱导代谢机制,对药物干预浓度的选取就需要兼顾细胞毒作用,因为细胞毒作用可能掩盖诱导作用。

但青蒿素类药物是否影响结肠腺癌细胞LS174T的生长仍不明确。

本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了3种ART 类药物对LS174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比较IC50发现,DHA抑制作用最强,AM次之,ART最弱。

结合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数量减少及细胞碎裂、死亡等形态学变化。

说明ART类药物对LS174T 也有抑制作用,但比较其他细胞系,对LS174T的抑制浓度偏高。

因此,后续实验设定药物干预浓度时,可选择的浓度范围较广。

DHA对LS174T 的抑制作用较强,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为临床治疗结肠腺癌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杜坤庭,葛勤利,杨伟婕,等.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06-107.
[2] Chen H,Sun B,Jiang H,et al. Dihydroartemisinin inhibits growth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 in vitro and in vivo[J]. AnticancerDrugs,2009,20(2):131-140.
[3] Galal AM,Gul W,Slade D,et a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dihydro artemisinin and dihydroartemisiten- cetal dimers showing anticancer and antiprotozoal activity [J]. Bioorg Med Chem,2009,(2):741-751.
[4] 王珊珊,刘明,刘英,等.MTT法测定多柔比星和氟尿嘧啶及顺铂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的IC50值[J].医药导报,2010,29(5):579-581.
[5] 魏文青,赵满仓,刘晶,等.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0):871-874.
[6] Oliver Burk,Katja AA,Andreas KN,et al. Antimalarial Artemisinin Drugs Induce Cytochrome P450 and MDR1 Expression by Activation of Xenosensors Pregnane X Receptor and 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 [J].
MolecularPharmacology,2005,67(6):1954-1965.
[7] Efferth T.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genomics of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cancer cells[J]. Curr Drug Targets,2006,7(4):407-421.
[8] 曾静,曹建平,樊赛军,等.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2):337-338.
[9] 陈永顺,杨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一类新抗肿瘤化合物的靶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21-2022.
[10] 李赟,王燕,张淑秋,等.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考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552-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