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论述题
1.广告利用了哪些学习和记忆规律?
正确答案:(1)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的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利用内隐记忆,广告商可以在广告中植人阈下刺激,促使人购买其产品。

(2)短时记忆保存的信息通过复述(机械复述或叫保持性复述,以及精细复述)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脑白金广告就利用了机械复述的原理使人们记住了它。

(3)陈述性记忆是指可以用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对某个事实或事件的记忆。

因此广告商会在人们在线浏览视频前播放广告,即在人们比较主动想看视频、注意力较集中的条件下播放。

(4)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记忆材料会变得更加具体或更夸张和突出,因此,广告商需要将其广告制作得更加具体、甚至夸张,以防在记忆过程中人们会遗忘过于模糊或者没有特点的信息。

2.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愧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

Ziskind(1982)对社会病态提出5条诊断标准和5条排除指标。

5项必须的标准是冲动性、不负责任、情感肤浅、不能从既往经验或惩罚中得益和良知的损害;排除指标包括5种疾病,即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脑综合征或脑损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神经症。

DSM—V诊断标准:(1)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症状:①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②欺诈,表现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③冲动性或事先不制订计划。

④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地斗殴或攻击。

⑤鲁莽且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

⑥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不履行经济义务。

⑦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2)个体至少18岁。

(3)有证据表明品行障碍出现于15岁之前。

(4)反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之中。

3.举例比较认知行为治疗与心理动力性治疗方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认知行为治疗是由贝克(A.T.Bec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
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

此时,治疗的策略在于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是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心理动力性治疗,即精神分析治疗,是著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一种特殊心理治疗技术,既可适用于某些精神疾病,也可帮助人们解决某些心理行为问题。

它是建立在潜意识理论基础上的。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发掘患者或来访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患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使其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精神分析治疗技术。

弗洛伊德最初与布洛伊尔(Bleuer)合作时,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

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所以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的技术方法。

4.简述MMPI一2的效度量表及其原理。

正确答案:效度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可以使测试者了解被试的测验态度,包括:是否愿意合作、回答问题是否坦诚、是否随机地回答问题,或者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回答问题,以及被试是否试图歪曲答案。

当效度量表显示受测者对MMPI项目的回答歪曲程度超出某一限度时,测验者便可据此判断该受测者的测验结果是否有效,并决定是否继续对该测验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I。

量表是考察被试是否愿意合作、是否愿意坦诚地承认自己存在缺点和不足的指标。

F量表主要是对被试偏态或随机反应的量度,用于检测受试者是否不认真理解错误或伪装疾病。

ICH量表,又称低频反应量表,由中文MMPI一2常模被试群体中少于10%或多于90%的人给予肯定或否定答案的项目构成。

VRIN量表考察被试以随机的、不一致的方式选择项目答案的倾向。

K量表用于检测受试者的自我防御水平,是否愿意议论个人事情,与智力教育水平有关。

Fb量表用于测查MMPI一2后半部分项目的效度。

TRIN量表考察被试是否不按项目内容回答,而是以某种与项目内容无关的方式来选择答案,如倾向于选择“肯定”的答案,或相反地,倾向于选择“否定”的答案。

MMPI原有的三个效度量表,F、L、K量表除可单独使用之外,更可以通过组成量表的组合模式,来考察测验结果的效度及被试的测验态度和动机因素。

5.举例说明什么是刻板印象威胁。

正确答案: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threat)是指那些总是担心别人会根据自己的负面刻板形象来评价自己,是一种自我验证的忧虑。

刻板印象威胁会令人心烦意乱,不理会其说法需要付出努力,这会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工作记忆。

其另一效应是动机性的,在刻板印象威胁下担心犯错可能损害一个人的表现,而且生理唤醒伴随着刻板印象威胁而生,它会妨碍人们在困难测试中的表现。

在实验中,Spencer,Steele和Quinn给学生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数学测验,这些男女大学生具有相同的数学背景。

当告诉学生这个测验没有性别差异,不会对任何群体刻板形
象作评价时,女生的成绩始终与男生相同。

一旦告诉学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就会戏剧性地使得这种刻板印象得以验证。

当遇到难度很大的题目受挫时,她们明显地感到格外担忧,这影响了她们的成绩。

芭比娃娃曾有一款包装上写道:“数学课真难!”为了防止该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后来被禁止销售。

6.举例说明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结合起来的优点。

正确答案:聚合交叉研究也叫连续设计或纵向序列设计。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方面,聚合交叉研究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特点,可以克服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各自的不足,兼具二者的优点,但是操作起来更为复杂。

具体来说,聚合交叉研究还有几大优势:(1)既有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我们能掌握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又具有横断研究大面积测查的特点,克服了纵向研究被试样本小、受时间限制等问题。

(2)采用聚合交叉研究不仅可以排除组群效应,而且可以不断补充被试,避免被试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3)通过比较同时代出生但先后参加实验的被试,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4)聚合交叉研究耗时也比典型的纵向研究少。

(5)采用聚合交叉研究,可以对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说,聚合交叉研究是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完美结合。

其不足之处在于,结论是否能推广到其他群体还需进一步验证。

7.请简述解释水平理论的建构逻辑。

正确答案: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提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对事件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的知觉而发生系统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反应。

具体来说,当知觉事件的距离较远时,人们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高水平解释);当知觉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以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低水平解释)。

解释水平的这些差异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在远距离条件下,与高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个体的决策和判断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近距离条件下,与低水平解释相关的特征在决策和判断中更受重视。

解释水平理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表征理论。

目前,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决策、自我调节、组织行为和公共政策制定等一系列领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理论和应用前景。

8.请结合霍兰德(H0lland)职业兴趣理论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谈一谈该理论对个体生涯发展和员工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正确答案:霍兰德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霍兰德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该理论模型的关键在于:①不同个体在人格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异;②工作具有不同的类型;③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相互协调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率。

对个体生涯发展来说,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工作报酬等,还需要考虑自身与组织及工作的匹配性,相匹配的工作会给个体带来更
高的满意感,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对于管理者来说,在甄选员工时,不仅需要了解求职者的能力、经验和动机,还应该考虑其价值体系是否与组织和工作相适应。

9.请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非参数检验而不是参数检验。

正确答案:非参数检验l=nonparametric tests)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参数检验共同构成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

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态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断的方法。

但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无法对总体分布形态做简单假定,此时参数检验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了。

非参数检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总体方差未知或总体分布形态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

例如,医学家在研究心脏病人猝死人数与日期的关系时发现:一周之中,星期一心脏病人猝死者较多,其他日子则基本相当。

当天的比例近似为2.8:l。

现收集到心脏病人死亡日期的样本数据,推断其总体分布是否与上述理论分布相吻合。

卡方检验可以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分布与期望分布或某一理论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一种吻合性检验,通常适于对有多项分类值的总体分布的分析。

它的原假设是,样本的总体分布与期望分布或某一理论分布无差异。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据的取值是二值的,例如,人群可以分成男性和女性,产品可以分成合格和不合格,学生可以分成三好学生和非三好学生,投掷硬币实验的结果可以分成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等。

通常将这样的二值分别用1或0表示。

如果进行n次相同的实验,则出现两类(1或0)的次数可以用离散型随机变量X来描述。

如果随机变量X为1的概率设为p,则随机变量X值为0的概率q便等于1一p,形成二项分布。

SPSS的二项分布检验正是通过样本数据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指定概率为p的二项分布,其原假设是,总体分布与指定的二项分布无显著差异。

10.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

正确答案:(1)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表情的知觉(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2)社会知觉偏差包括: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入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会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

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②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
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③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人们在进行社会知觉判断的时候,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等;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等;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④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知觉者容易把自己的特点和知觉推及到他人身上。

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形,在教学交往中也是常见的。

如有些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去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却难以接受和理解,不过,若教师认为自己是这样理解知识和进行思考的,那么学生也一定会这样去理解和思考,并据此组织和传递知识信息,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交往上的失败。

⑤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在对两个或者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往往将他们进行对比从而失去评价的客观标准,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知觉容易受到知觉主体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或群体的影响。

⑥信息干扰。

信息干扰指的:是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识和判断受他人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11.据教育部保守估计,中国目前有超过2000万名以上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超过1年,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

试分析留守经历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长、职业生涯发展会存在何种影响,并设计研究来证明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正确答案:假设:留守经历会导致儿童学业成绩下降,进而造成未来职业发展更易集中在底层、低薪等行业中。

此研究为纵向研究。

被试随机选取农村儿童l000人,主要的自变量为是否属于留守儿童,分为非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母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双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

每年进行一次数据采集,收集儿童当年的学业成绩平均值,直至儿童成年有稳定工作1年,工作后收集的数据变为被:研究者的工作性质、行业、薪资水平。

比较各组学业成绩和工作性质、薪资水平,判断非留守儿童是否优于其他各组。

12.请思考如何研究“感恩”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具体实验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根据题目,可见“感恩”为自变量而“风险偏好”为因变量。

感恩可以通过让被试写其感恩的事情来操纵,则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而风险偏好则需要更详细的界定,如到底是投资,还是医疗,或者赌博?受益者是自己还是他人?这些都是调节变量,大家可以挑选一组当做自变量进行研究。

例如,假设人们在感恩状态下对能给予他人受益的活动更加冒险,而不会对自己受益的活动有影响。

由此,实验可没计成2(感恩、控制)×2(自己受益、他人受益)的实验设计,因变量为风险程度。

自变量感恩的控制通过书写一件令人感恩的事/今天吃
了什么来控制,自变量受益的控制可以通过让被试阅读有关一份投资的项目,受益者分别是自己或者他人,给予被试一定量的资金进行分配,收集被试分配给投资的数目当作其风险偏好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