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拉球》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其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观念,使其在比赛中尊重对手、服从裁判。
4.培养学生自律、自信、自强的品质,使其在乒乓球运动中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拉球技术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之前的训练中已经接触过拉球,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动作,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需要从基础动作做起。此外,学生在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他们在比赛中运用拉球技术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乒乓球运动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2.视频学习:观看专业乒乓球比赛视频,分析高水平运动员的拉球技术,并撰写观后感,总结学习心得。
3.家庭作业:设计一份拉球技术训练计划,包括练习内容、频率、目标和预期成果,与家长共同监督执行。
4.比赛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将所学拉球技术运用到实际比赛中,提高竞技水平。
5.团队合作:与同学合作,共同探讨拉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策略,分享经验和技巧。
九年级《拉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拉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2.掌握拉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握拍、摆臂、转腰、挥拍等环节。
3.学会运用不同的拉球技术应对不同的来球,如快攻、慢攻、上旋、下旋等。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使其在比赛中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3.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加强拉球技术的训练,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技术练习:结合课堂所学,每位学生需完成以下练习:
a.拉球基本动作练习:每天至少完成5组,每组10个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传递。
b.拉球对抗练习:与同学进行分组对抗,每周至少2次,每次30分钟,提高在实际比赛中的拉球运用能力。
b.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c.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5.教学拓展:
a.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b.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乒乓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c.开展乒乓球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提高乒乓球技能,培养兴趣爱好。
2.对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拉球技术。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拉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4.导入新课: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拉球技术。
(二)讲授新知
1.拉球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拉球技术的定义,以及它在乒乓球比赛中的应用场景。
2.拉球技术的分类:讲解快拉、慢拉、上旋拉、下旋拉等不同类型的拉球技术,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3.拉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a.站位:两脚开立,略比肩宽,身体重心放在双脚之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拉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2.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一场精彩的高水平乒乓球比赛,让学生感受拉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关键地位。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比赛中,为什么运动员要频繁使用拉球技术?”“拉球技术有哪些优点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解、示范、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拉球技术。
2.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提高拉球水平。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使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b.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拉球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专门练习,强化动作记忆。
c.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水平。
2.针对难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对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比赛,模拟真实比赛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拉球技术。
b.视频分析:播放专业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高水平运动员的拉球技巧,学会分析对手,调整自己的拉球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拉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和鼓励,纠正动作误区,强调关键点。
(四)课堂练习
1.分组练习:学生按照分组,进行拉球技术的基本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拉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握拍、摆臂、转腰、挥拍等环节。
2.难点: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灵活运用拉球技术,根据来球类型和对手特点调整拉球策略。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讲解与示范:通过详细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拉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b.握拍:采用直拍或横拍握拍方式,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弯曲。
c.摆臂:前臂带动手腕,向后摆动,注意摆臂幅度和速度。
d.转腰:腰部向右转动,带动上臂和前臂,积蓄力量。
e.挥拍:腰部向左转动,带动手臂向前挥动,拍面垂直或稍向前倾,击打来球。
4.拉球技术的注意事项: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力量传递和拍面角度的控制。
c.教学比赛:定期举办教学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拉球技术的能力。
3.教学评价:
a.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挑战,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b.终结性评价:通过教学比赛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拉球技术水平,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4.教学策略:
a.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6.自我评估: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总结拉球技术的进步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