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
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结合此诗句完成下列各题。
(1)诗句描述农历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多云,空气湿度较大
B. 天气炎热,水面蒸发量大
C. 天气转晴,大气散射明显
D. 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2)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与此诗句一致的是()
A. 春潮带雨晚来急
B. 黄梅时节家家雨
C. 巴山夜雨涨秋池
D. 将登太行雪满山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农历九月初三,夜晚天气晴朗,大气稀薄,吸收地面的热量少,返回地面也就是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会更低,水汽容易液化,形成“露”。
ABC不符合题意,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是在秋季,春潮带雨晚来急描述的是春季;黄梅时节家家雨是夏季;巴山夜雨涨秋池描述的是秋季;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冬季。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每年农历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左右时, 日照时间较短,天气逐渐转凉,加上东南方海洋性的热空气渐被北方的冷空气取代。
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早晚温差开始慢慢加大,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早上处于白天与夜晚的交界处,夜晚的凉气与白天的热气相遇,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
2.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
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3.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4.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中哪个地方()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该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中的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5.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 高原地区
B. 沙漠地区
C. 北极地区
D. 南极地区【答案】 D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6.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7.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暴风骤雨
C. 四季如春
D. 电闪雷鸣【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8.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
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答案】(1)A
(2)D
(3)A
【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
(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
(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
(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
A. 寒潮问题
B. 春旱问题
C. 台风问题
D. 洪涝问题【答案】(1)C
(2)C
(3)B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C;(3)B;
【点评】(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10.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0 ℃
B. 11 ℃
C. 10 ℃
D. 50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观察题中所给图片可知,图中的横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mm),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
差。
图中该地7月气温最高,为25℃;1月气温最低,为5℃。
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选A。
(2)读图可知,该地6、7、8月为夏季,气温在20℃及以上,气温高,其降水量分别为35mm、10mm、20mm,夏季降水少;12、1、2月为冬季,气温在5℃~10℃之间,较为温和。
冬季三个月降水量分别为90mm、60mm、80mm,降水较多。
因此该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选B。
【点评】(1)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1.读非洲地形图和马达加斯加岛 A、B 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三题。
(1)有关非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平原面积广大
C.海岸线曲折破碎
D.平均海拔最高
(2)与甲河相比,乙河()
A.长度长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水量大
D.支流多
(3)影响 AB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A
(2)A
(3)C
【解析】【分析】(1)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海岸线平直;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故答案为:A。
(2)甲是刚果河,乙是尼罗河。
与甲河相比,乙河长度长,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支流少。
故A符合题意。
(3)读图可得,A地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B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影响两地降水的因素是地形地势,故答案为:C。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为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
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位置位于非洲中西部,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下图是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可以推测,甲岛屿比乙岛屿()
A. 河流更多
B. 气温更低
C. 地势更高
D. 纬度更低(2)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A. 周边高中部低
B. 南部高北部低
C. 中部高周边低
D. 东部高西部低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气温受到纬度位置影响,从图中可知,甲岛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乙岛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故甲岛比乙岛气温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从图中可知,乙岛的中部是山脉,其河流都是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故乙岛的地势是中部高周边低。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3.下图是某年我国部分城市除夕至初一PM2.5小时浓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20:00前后PM2.5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北京
B.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00左右达最高值
C.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严重
D.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面禁止工厂排放废气
B.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填埋量
C.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D.鼓励家庭煤炉自采暖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读图例和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北京、廊坊和保定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00左右达最高值,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轻。
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联系实际可知,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家庭的煤炉采暖等。
故答案为:(1)D;(2)C;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4.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
A. 24℃
B. 12.6℃
C. 24.6℃
D. -12.6℃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15.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狂风骤雨
D. 阴转多云【答案】 B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四季如春表示地区的气候特征,其他表示的是天气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16.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③表示的天气是晴,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适宜出游的是晴天。
(2)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③表示的天气是晴天,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沙尘暴会明显增多。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
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如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使局部干旱等,而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强度和频度。
17.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
小强一家今年清明节期间回蓟州区老家扫墓踏青。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能准确反映该诗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A.
B.
C.
D.
(2)小强一家扫墓祭奠最文明环保的方式是()
A.燃放大量烟火爆竹
B.点烟酒摆放食品
C.焚烧大量纸钱祭奠
D.摆放适量鲜花缅怀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西风4级的是()
A.
B.
C.
D.
(4)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帮助的是()
A.多开私家车
B.露天焚烧垃圾
C.骑自行车上学
D.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废气
【答案】(1)C
(2)D
(3)D
(4)C
【解析】【分析】(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池州时所作的清明时节池州的景象。
图中C是代表的小雨。
图A是晴朗,图B是沙尘暴,图D是雾。
(2)点烟洒就造成浪费,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都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易引发火灾。
用鲜花缅怀是最环保的方式。
(3)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
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东风四级,B表示的天气是东北风四级,C表示的天气是东南风四级,D表示的天气是西风四级。
(4)空气污染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即风向。
测定风向的仪器之一为风向标,一般离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米以上,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对北方。
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那个方向的风。
(4)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
18.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