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3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辨别各种角。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各种角的大小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角来描述图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够运用角来描述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动脑、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的概念,学会描述角的大小。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注意到这些物品上都有角。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同时,教师要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能够辨别各种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来拼组不同的角。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三角板上的角,尝试拼出不同的角。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单元。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描述角的大小,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角的定义:通过实物图片和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认识各种角的大小特点。

3.角的测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愿意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但在角的认知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角的定义理解不深,容易将角与其他图形混淆。

2.对各种角的大小特点认识不清晰,容易混淆直角、锐角、钝角。

3.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描述角的大小,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描述角的大小,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角的大小特点,能准确判断各种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分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量角器等辅助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章《角的初步认识》。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了解这些角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正确地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及特点。

2.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拿出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板上的角。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三角板上有锐角、直角、钝角。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给学生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及特点。

例如,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3.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例如,图中有三个角,请分别判断它们的类型。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笔、直尺和练习本,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并互相判断对方的角是哪一种类型。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2. 直角:等于90度的角3.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

()(2)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3)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2. 应用题:如图,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分别判断三个角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及特点,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理解角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识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识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角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图片、直尺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同学们找一找其中的角。

2. 观察与思考:我会向同学们介绍角的模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角有什么特点?3. 操作与实践:我会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尝试画一个角。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们掌握画角的方法。

4. 分类与归纳:我会引导同学们对画出的角进行分类,讨论并归纳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5.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例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巩固角的概念。

如: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检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角的特点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角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答案:1. 锐角:②、④、⑥2. 直角:③、⑤3. 钝角:①、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画角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画角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对于角的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家中的家具、学校的设施等,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角的度量,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角的概念,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角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一把直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角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角的开口方向等。

同时,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三角板和直尺,尝试画出不同的角,并观察和描述这些角的特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关于角的感性经验,但学生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

而这些就是也是节的学习起点。

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创设了“根据平面图形上的部分,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图形”,学生的兴趣被游戏激发起来,特别是猜圆形时,学生感悟到圆上没有角,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上才有角,初步感受了角的表象。

再让学生摸平面图上角的形成,紧接着把角描出,移走平面图形,只剩下角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

这样学生就会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

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

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角的定义,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学习角的分类,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3. 学习角的基本性质,包括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2. 理解和运用角的基本性质;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和差;2.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教具演示,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分类学习:通过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并讲解各种角的特征。

4.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5. 角的和差学习: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习角的和差,巩固角的基本性质。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3. 角的大小比较:使用量角器进行比较4. 角的和差: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画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角,并标明名称。

答案:略2.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个是锐角,哪个是直角,哪个是钝角,哪个是平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角的存在,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和差。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各种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角的识别。

2.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图片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角的游戏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角的模型和图片,解释角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识别练习,每组提供一些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并描述角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角的识别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识别角。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角的识别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8.板书(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本的板书,包括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角的识别方法。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总共计划用时45分钟。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特征和角的画法。

2.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角的特征。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角,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组一份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角是什么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角的位置等。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三角板、直尺和量角器尝试画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详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他们对角的概念和角的测量工具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组成部分。

2.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了解角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动手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套量角器、直尺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角。

如:剪刀、三角板、墙角等。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角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并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

同时,解释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学具,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书上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测量心得,讨论如何准确测量角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以及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角。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直角、锐角、钝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和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角的理解。

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同时,呈现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类型的角。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些实物,如三角形、圆形等,将这些实物摆放在桌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角。

然后,让学生互相观察,判断彼此形成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4. 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生活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如:钟表上的角、剪刀的角等。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角的分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6. 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自己对角的理解是什么。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组内教研课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组内教研课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组内教研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生活中常见的角,并能够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角。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能够看到角,但是可能说不清楚角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并用正确的语言来描述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活动法、交流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学会描述角的大小。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PPT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一张白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上的时钟、墙角、剪刀的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呈现(10分钟)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各个角。

教师解释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活动,用三角板和直尺,在白纸上画出各种不同大小的角,并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所画的角。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上的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给出判断结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角的初步认识》。

这一节主要介绍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我们会学习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以及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分辨锐角、直角、钝角,并且能够使用量角器准确地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角的定义和分类,以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是理解和区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准确地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和一些图片。

同学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课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比如钟表、自行车把手等,让同学们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角的定义和分类,然后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现场演示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3. 练习:同学们会在课本上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展示角的定义和分类,以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这样同学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每个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课本第57页的练习题15。

答案:1. 锐角2. 直角3. 钝角4. 90°5. 小于9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角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得很好,但在使用量角器时还有一些困惑。

在课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复习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大家都能够准确地测量角的大小。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理解。

这就是今天的数学课,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角。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和进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

角的定义和分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同学们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角的定义可能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了很深的数学概念。

我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以及互动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存在,并理解不同类型角的特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终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终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探究角的特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感知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角,感知角的特点。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观察角,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角的模型、图片、实物、量角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角模型,用于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生活实例,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那就是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即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教师展示各种不同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它们。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和理解。

此单元的内容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等。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认识角,感知角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逐步建立起对角的概念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特点。

2.角的分类和度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感知角的特点,理解角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角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模型,颜色不同的三角形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角模型,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特点,如尖尖的、锐角、钝角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和分类。

每组学生用不同的颜色三角形卡片,制作出各种不同的角,然后进行比较和分类。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角;比较大小不同的角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的转弯、钟表的指针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角的概念和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公开课(三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种类,并能够用角的符号表示。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利用图片、实物和活动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在教授这部分内容之前,我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角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角的种类和表示方法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种类,并能够用角的符号表示。

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具体来说,我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点:1.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种类的角;2.能够用角的符号正确表示各种角;3.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概念;4.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以及角的表示方法。

对于角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而对于角的表示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示范、观察、操作、讨论等。

我会利用图片、实物和活动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角的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能够辨别生活中各种角,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认识角。

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角的概念,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实物,如三角板、钟表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各种角的图片、生活场景图片等。

3.准备一些活动材料,如折纸、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角实物,如三角板、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各种角的图片、生活场景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有哪些角?它们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折纸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角,并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辨别生活中的各种角。

如教室里的角、家具的角等。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学生进行互评和讲解。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84-89页。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放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同桌互相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唧唧喳喳说地说个不停)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1:我找到了足球。

生2:我看到了有很多小朋友在踢足球。

生3: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做早操。

生4:有个老爷爷正在修剪树叶。

(在学生找到实物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怎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生:是角。

师:你们认识它吗?生: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找生活中的角。

教师指出: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待会我们请每组的小朋友来汇报。

2、汇报。

师:谁愿意来发表一下你的发现?生1:看,墙角那有角,(边说还边用手指着墙角)黑板上有角。

生2:桌角上也有角。

生3:墙上那个三角形上有很多角,而且每个还都不一样。

生4:衣服的领子上有角。

生5:这个三角板上还有3个角呢!师:看,这里也有角,出示图片。

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利用一张七彩纸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

学生讨论折角,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

生1:我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一下,就有角了,看,角在这里呢!(边说边用手纸着角)生2:我把正方形先斜着对折,再斜着对折一次,就有角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44页至46页的角的概念和分类。

内容包括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初步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能够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角、锐角、钝角的模型,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含有角的部分。

2. 角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讲解角的特点。

3. 角的分类: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理解各种角的含义。

4. 识别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用三角板和模型进行角的识别和分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含有直角、锐角、钝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直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90度的角。

锐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小于90度的角。

钝角:两条边垂直相交,形成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答案:直角:②⑤⑦锐角:①③④钝角:⑥⑧2. 题目: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概念,通过观察、触摸、比较,让学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3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3. 观察生活中的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画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画角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应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并尝试用三角板画出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角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叫作角。

2. 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大小。

3. 画角的方法:用三角板画角。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角的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角,并尝试用三角板画出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认识角,并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角的定义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于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不够牢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角的定义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同时,增加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84-8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放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
同桌互相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唧唧喳喳说地说个不停)
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1:我找到了足球。

生2:我看到了有很多小朋友在踢足球。

生3: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做早操。

生4:有个老爷爷正在修剪树叶。

(在学生找到实物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怎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
生:是角。

师: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的角。

教师指出: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待会我们请每组的小朋友来汇报。

2、汇报。

师:谁愿意来发表一下你的发现?
生1:看,墙角那有角,(边说还边用手指着墙角)黑板上有角。

生2:桌角上也有角。

生3:墙上那个三角形上有很多角,而且每个还都不一样。

生4:衣服的领子上有角。

生5:这个三角板上还有3个角呢!
师:看,这里也有角,出示图片。

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利用一张七彩纸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

学生讨论折角,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

生1:我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一下,就有角了,看,角在这里呢!(边说边用手纸着角)
生2:我把正方形先斜着对折,再斜着对折一次,就有角了。

生3:把圆对折一下,然后再随便一折,就可以变出一个角了。

然后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师:你能折得再小些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
生:无数个角。

通过折角,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角的表象,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通过感知,建立概念。

师: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有什么感觉?
生1:这里有个点是尖尖的。

生2:这里有两条边呢!(学生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生3:而且还是直直的呢!教师把折的角(钝角、锐角、直角)贴在黑板上,用线勾出角的外形,抽象出角的表象,再次认识角。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

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角的组成。

师: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直直的就叫做边。

(板书:边)
所以一个角有几个顶点?(1个)几条边?(2条)谁能说说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板书各个角各部分名称。


在学生对角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教师马上演示,让学生自己归纳角,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4、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生1:第一个和第三个是角。

生2:第二个不是角,因为没有顶点。

生3:第四个也不是,因为只有一条边,另一条边弯的。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时通过巩固练习、辨析练习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二、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媒体显示)
2、发展思维: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先小组讨论,然后每个人试着剪一剪,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

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1:我认识了角。

生2: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3: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