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课设完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信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评价表
第一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消化、巩固、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开拓思维、培养专业素养、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环节、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目的:
1)利用电阻、电容、电感建立一阶、二阶、三阶数学模型。

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设计,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3) 学会使用MA 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三、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1、理论分析:用MA TLAB进行系统时域、频域分析,报告要有相应程序和响应曲线、结论。

1)、时域分析:分析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响应;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时域分析,报告中要有程序和响应曲线。

(参考教材第三章第七节基于
MATLAB的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2)频域分析:画出未校正开环系统的Bode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3)、根据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G C(s)对原系统进行校正(必须有校正过程计算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串联校正
利用MATLAB对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与未校正前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2、实物制作和调试
利用面包板、电阻R、电容C、电感L建立一阶、二阶、三阶数学模型,面包板是由于板子上有很多小插孔,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

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和校正装置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制作
一阶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利用RC电路设计。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利用RLC或两级RC电路设计。

三阶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利用一阶、二阶系统串联实现。

2)典型输入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建立
单位阶跃信号、脉冲信号:利用开关和直流稳压电源建立
单位斜坡信号、正弦信号:利用利用RLC电器元件设计或信号发生器(icl8038信号发生模块淘宝网单价20元)参考模拟电子技术相关书籍。

3)调试:以上实物制作完成后进行输出响应曲线检测,可利用示波器或万用表观测
说明:凡是利用到实验室设备的,将试大家实物完成情况统一时间开放实验室。

3、设计报告
1)、理论分析:用MATLAB进行系统时域、频域分析,报告要有相应程序和响应曲线、结论。

2)、实物制作部分:设计报告要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包括元器件选型计算。

3)、理论分析和实物运行结果对比和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4)、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

4、题目及分组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共十小题,分组进行设计,每组最多5位同学,每组选其中一题题目完成,
各组题目不能相同。

当出现选题问题时,由学委协调分配。

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员工作分工。

题目见附件1。

5、时间安排
1、每位同学根据完成的题目,完成任务书及设计报告撰写并用A4纸、宋体小四字体打印。

封面和指导教师评价表作为第1、2页(格式见后),与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报告内容一起装订。

2、设计时间安排:2017年9月14日—2017年10月15日,验收及答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时间待定。

验收通过后修改整理打印设计报告,于2017年10月20日前各班集中提交设计报告。

6、经费使用:
每位同学每门课程设计费用20元人民币,每个小组总费用不能超过小组组员人数×20元,选定题目后编制元器件购买清单。

各组将购买清单交由学委,由班级统一采购。

费用超出部分组员个人承担。

题三: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
4
)
(
+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相角裕度γ≥30°
(2)幅值裕度h≥10dB。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相角裕度γ和幅值裕度h。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第二部分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程序:
>>num=4;
>>den=[1 2 0];
>>G=tf(num,den); //求传递函数
>>margin(G)
>>[Gm,Pm,Wcg,Wcp]=margin(G) //margin函数可计算出幅值裕度、相角裕度及对应频率Gm = //幅值裕度
Inf
Pm = //相角裕度
51.8273
Wcg = //相角穿越频率
Inf
Wcp = //截至频率
1.5723
未较正系统的Bode图:
在图中可看出Lg(ω)>0的范围内相频特性没有穿越-180°线,较正前的相角裕度为51.8273,校正前的幅值裕度为inf,所以系统稳定。

对数判据是用穿越次数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的。

利用伯德图进行稳定性判定的判据是:幅值裕度GM>0且相角PM 裕度>0
从伯德图不能得知绝对稳定性,只能得知相当稳定性(例如PM ,GM )。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程序:
>>num=4; //num 为系统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系数
>>den=[1 2 0]; //den 为系统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系数 >>G=tf (num ,den ); //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rlocus (G ) // rlocus 绘制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
未较正系统的根轨迹图:
由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4
)(+=
s s s G k 可知,系统的临界稳定点K=4。

由根轨迹图可知:此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很好,无论k 怎么变,不会引起系统不稳定。

要求系统稳定,闭环极点都必须在s 左半平面。

(s=0,-2)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相角裕度γ≥30° (2)幅值裕度h ≥10dB 。

该系统采取串联较正装置,滞后较正网络如下:
采取滞后较正。

ωc=1 rad/s y=60°//ωc=1 rad/s 时相角裕量满足 对数幅值为5 page249 例
6-2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Gc(s)=(1+10s)/(1+16.7s)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相角裕度γ和幅值裕度h。

较正前的bode图:margin(G)
较正后的bode图:
较正装置的bode图:
校正前的根轨迹图:rlocus(G)
较正后的根轨迹图:
较正装置的根轨迹图:
较正后系统为:G(s)=(40s+4)/(16.7s³+34.4s²+2s)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相角裕度γ和幅值裕度h:
程序:
>>num=[40 4]; //分子系数
>> den=[16.7 34.4 2 0]; //分母系数
>> G=tf(num,den); //传递函数
>>margin(G) //
>>[Gm,Pm,Wcg,Wcp]=margin(G) //计算出幅值裕度、相角裕度及对应频率
Gm = //幅值裕度
Inf
Pm = //相角裕度
59.9010
Wcg = //截至频率
Inf
Wcp = //穿越频率
1.0609
Wcp为穿越频率,Pm为相角裕度,Gm为幅值裕度。

所以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为1.0609、相角裕度γ=59.9°,,幅值裕度h=Inf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系统较正前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nyquist(G)
系统校正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由图可得,奈氏曲线不能将(-1,j0)点包围,故系统是稳定的。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2.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8、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了控制系统稳定性、稳态性能、动态性能的各种分析方法,加深了对控制原理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基本掌握了MATLAB软件的有关功能和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了解了MATLAB几个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并能应用来解决一些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了有关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锻炼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丁.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5
[2] 曹戈.MATLAB教程及实训(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