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主题班会的地方文化融入——以闽南文化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主题班会的地方文化融入——
以闽南文化为例
摘要:伴随相关学校德育工作文件的出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
育的探索与实践如火如荼。
地方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中学主题班会的融入符合中学德育工作的要求,更有利于推动班集体教育的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以闽南文化为例,探究地方文化融入中学主题班会
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中学主题班会;地方文化;融入;闽南文化
中学主题班会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班主任指导、管理和教育班级学
生的重要平台,更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沟通心灵、共同成长的窗口。
面对处于
“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如何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地开展好主题
班会活动,如何更好提升班集体教育工作实效——一直考验着所有一线教育工作
者们。
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教育经验总结,2017年教育
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文化育人这一德
育实施途径和具体要求。
闽南文化这一地方文化对中学主题班会的融入,可以成
为当前中学班集体教育改革的重要窗口,以小见大,极具探索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闽南文化融入中学主题班会的概念界定
闽南文化融入中学主题班会,即主张以班主任为开发者,以充分发挥学生主
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闽南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主题班会情境创设、环节设计、活动开展、评价总结等方面的资源,培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班集体教育之德育实效与班级凝聚力。
二、闽南文化融入中学主题班会的可行性分析
(一)闽南文化的独特德育优势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德育优势:一
是内容和形式丰富,其在建筑、语言、戏曲、饮食、人文精神、习俗等方面展示
出“爱拼敢赢、重乡重祖、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独特底蕴。
二是传承性与发
展性兼具,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精髓在一代代闽南人中口耳相传并展现新的时代
内涵;三是德育性与价值性并存,闽南文化具有重视德育、追求理想人格、聚群
而居的群体意识、维系“祖根”意识等精神特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价值引领意义。
(二)先进教育理论支撑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通过“生活自身的
摩擦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同时也是引导进步的力量。
”与此同时,美国著
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其文化认同理论中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实现价值认同
以及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
对于闽南地区的中学生而言,其成长历程植根于闽南文化的肥沃土壤。
在中
学主题班会中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在良好的文化归属
氛围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参与度与兴趣度,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在
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班会德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
三、闽南文化融入中学主题班会的推进策略
(一)班主任:在理念创新中扮演好主导者角色
首先,保持包容开放的进阶性班集体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中学主题班会内容
方向的掌舵人,唯有把好舵,后续相关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才能够行稳致远。
因此,笔者认为处于闽南地区的中学班主任应该树立“以文化人”的教育思想,增强抓
取闽南文化中主题班会素材的敏感度,利用一切有利渠道了解、学习相关文化宝
藏与优秀精神并做好其德育内涵的创造性转化工作。
其次,精研优化主题班会设计。
万事开头难,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离不开班主任先期设计的投入。
笔者认为,新时期下,将闽南文化融入主题班会可以参照中学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思路改进设计,以此引导高中生“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在增强文化认同中实现主题班会目标:第一,将主题班会的核心目标分解为几个小模块目标;第二,提炼各目标对应的班会内容为分观点。
针对分观点开展序列化重组以此串成班会内容结构线。
第三,选取闽南文化中对应的一个案例作为班会的主题情境,进一步依据内容结构线分化出班会活动线。
最后,坚持服务性主导者角色。
班主任要坚持服务为先、学生为本的理念,摆脱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居高临下的压迫感。
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家长、同行、专家学者等的意见与建议,贯彻生活教育理念,唯有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才能使主题班会办到学生心坎里。
(二)学生:在身心充分舒展中扮演好主人翁角色
学生作为中学主题班会开展的主体,应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转变“好学生优先”的思维定势,尝试全过程参与,将其变为自身核心素养发展的另一重要平台。
(三)学科教师:在开拓合作中扮演好参与者角色
各学科教师应该抛弃班集体教育事不关己的态度,不断精进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对闽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主动投身主题班会建设工作。
特别是中学思政课专任教师,应积极寻找日常思政课堂衍生的可探究点,与班主任一道建立可持续的、系统联动的主题班会合作机制。
通过对思政课堂待议、可议之点的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既有利于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与应用迁移,又有利于主题班会德育再落地,双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增进中学德育工作实效。
如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高一学生正好学到党的领导相关内容,班级主题班会就可将闽南地区红色革命文化作为班会主题探究情境,通过主题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学科思政课堂外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与信仰,增强“四个自信”。
(四)学校管理层:在精心服务中扮演好辅助者角色
学校管理层应该扮演好辅助者角色,除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宏观把控各系列
主题班会设计,还应该主动转变主题班会评价模式,从政策导向出发引导基层班
主任教师主动关注闽南文化资源对中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融入。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学校管理层要充分为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工作提供便利,从人、财、物等方面尽己所能回应好班主任关切,为闽南文化常态化融入打好辅助。
学校管理层还可以举办相关特色比赛活动,让基层班主任在竞争中找差距、“取真经”、拓思维,逐渐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推进二者的深层次融
合和德育成效的有效输出。
(五)家长:在主动参与中扮演好驱动者角色
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心灵成长的过程,家庭教
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培养孩子学会做人、生活等方面的优势显著。
在主题班会的推进过程中,家长层面的闽南文化资源值得被挖掘。
班主任教
师应该主动了解班级家长情况,包含职业、兴趣特长、文化积淀等,挖掘其中展
现出的闽南文化德育性内容,让家长充分参与在主题班会设计与评价。
这一模式
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主题班会兴趣度、参与度。
例如,在开展传统文
化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便可以闽南文化中芗剧发展为主题情境,邀请在芗剧团从
事演艺活动的家长代表进班会,现身说法进行宣讲,向学生展示芗剧魅力并承担
相关活动中的问题解答工作,拉进主题班会与学生距离。
总之,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对中学主题班会的融合是必要且可行的,是应时代发展与学生发展所需的有益探索,值得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协同多元教
育主体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李雪静.“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研究与探索[J].教育界,2022(05):26-28.
[2]陈玉华.传统文化融入主题班会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07):24-25.
[3]郑雪松,余学文.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地方非遗的缺失与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22(17):77-81.
[4]王美芳.家长参与中学生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20(23):40-41.
[5]秦奕洁.打造一节“知行合一”的主题班会[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1):62.
[6]马海青.中学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的探索[J].智力,2022(19):143-146.
[7]李玉风.浅谈主题班会课德育功能及其实现策略[J].中国德育,2021(22):71-74.
[8]马妍群.基于潮汕文化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