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必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必考知识点归纳
单选题
1、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

正常翅的雌
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
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

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C+对C和c为显性
B.该昆虫长翅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
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
答案:C
分析:由题可知,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说明C对c为显性;基因型相
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说明C+对C、c为显性;后代比例总接近2∶1,说明C+C+长翅显性纯合致死。

A、由分析可知∶基因C+对C和c为显性,A正确;
B、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该昆虫种群长翅的基因型有C+
C、C+c,B正确;
C、长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正常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则后代可能会出现小翅个体cc,C错误;
D、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长翅个体为杂合子,与小翅cc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
2、孟德尔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为验证他的基因
分离假说,曾让F2继续自交产生F3,通过观察F3的表现型来进行检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
B.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
C.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F3植株中的高茎与矮茎的比值为7:3
答案:D
分析:杂合子Dd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比例为(1/2)n,纯合子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1/2。

A、由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Dd:dd=1:2:1知,F2中纯合子(DD、dd)比例为1/2,故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A正确;
B、F2中高茎植株中遗传因子为DD的占1/3,Dd占2/3,故F2高茎植株中2/3个体不能稳定遗传,B正确;
C、 F2杂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C正确;
D、由题干分析可知,亲本是DD和dd,F1基因型是Dd,Dd再自交得F2,让F2继续自交产生F3,这个过程中杂合子只自交了两次(从F1到F3),所以则F3植株中的矮茎(dd)占的比例为[1-(1/2)n]×1/2=[1-
(1/2)2]×1/2=3/8,高茎为1-3/8=5/8,故F3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比值为5:3,D错误。

故选D。

3、研究发现,水稻(雌雄同花)中存在一定“自私基因”R,它编码的毒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使不含R 基因的雄配子50%致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RR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为RR
B.基因型为Rr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比例为RR:Rr:rr=2:3:1
C.基因型比例为Rr:rr=1:1的群体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比例为R:r=1:3
D.基因型比例为Rr:rr=1:1的群体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比例为R:r=2:3
答案: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A、基因型为RR的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均为R,则后代中基因型全为RR,A正确;
B、分析题意,水稻(雌雄同花)中存在一定“自私基因”R,它编码的毒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使不含R 基因的雄配子50%致死,由此可知基因型为Rr的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为R:r=1:1,产生的雄配子为R:r=2:1,则后代中基因型比例为RR:Rr:rr=2:3:1,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Rr的群体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1:1,基因型rr的群体产生雌配子全为r,则基因型比例为Rr:rr=1:1的群体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比例为R:r=1:3,C正确;
D、不考虑致死,基因型Rr的群体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1:1,其中不含R基因的雄配子50%致死,基因型rr的群体产生雄配子全为r,基因型比例为Rr:rr=1:1的群体致死配子所占比例为
1/2×1/2×1/2=1/8,产生R雄配子的比例为1/2×1/2=1/4,产生r雄配子的比例为1-1/8-1/4=5/8,R:r=2:5,D
错误。

故选D。

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发现过程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A、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于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基本无影响,因为杂合子也可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A正确;
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错误;
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5、已知某作物晚熟(W)对早熟(w)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含早熟基因的花粉
有 50%的概率死亡,且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现有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杂交得 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个体自交,所得 F2表现型比例为
A.6∶3∶2∶1B.15∶5∶3∶1C.16∶8∶2∶1D.10∶5∶2∶1
答案:D
分析: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1/2杂台子的频率。

由题意可知,含有w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因此基因型为Ww的父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 w=2: 1,母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W :w=1 : 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 : Ww : ww=2: 3 : 1,即后代的晚熟:早熟=5 : 1。

亲本纯合抗病个体基因为rr,感病个体基因型为Rr,F1中1/2rr,1/2Rr;取F1中所有感病个体Rr自交,后代中能存活的感病个体Rr:抗病个体rr=2:1;故F2表现型比例为(5 : 1)×(2:1)=10∶5∶2∶1;故选D。

6、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可培育出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选的原始材料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
B.杂交一次,得到F1,若F1在性状上符合要求,则可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C.让F1自交,得到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
D.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确认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B
分析: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
1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 .原理: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 .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 .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A、所选的原始材料应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A正确;
B、直接用于扩大栽培的个体除了性状上符合要求外,还要能稳定遗传,B错误;
C、杂交育种的过程是杂交一次,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再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
D、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再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B。

7、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B.C.D.
答案: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
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A、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
C、Dd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图中表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
D、表示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说明D对d完全显性,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故选C。

8、水稻的茎有高秆和矮秆,其中高秆为显性。

现有一高秆水稻自交,子一代出现矮秆,将子一代的高秆自交,子二代的矮秆所占的比例为()
A.1/3B.2/3C.1/6D.1/4
答案:C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现有一高秆水稻自交,子一代出现矮秆,说明该高秆为杂合子,子一代的高秆中,杂合子占2/3,子一代的高杆自交,子二代的矮秆所占的比例为2/3×1/4=1/6,C正确。

故选C。

多选题
9、某雌雄同花的二倍体植物可自由传粉,野生型植株开紫花。

对紫花植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蓝花植株甲、白
花植株乙和丙,它们的自交后代均无性状分离,经验证它们都是纯合子,以上述植株为材料,继续下列实验:
实验I:野生型×甲→F1开紫花→F2中紫花植株︰蓝花植株=3∶ l
实验II:乙×丙→F1开紫花→F2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实验III:甲×乙→F1开紫花→F2中紫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9∶3∶4
实验IV:甲×丙→F1开紫花→F2中紫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9∶3∶4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株甲、乙、丙的获得体现了基因突变不定向的特点
B.该植物的紫花、蓝花、白花性状至少涉及独立遗传的3对基因
C.四组实验中,F1紫花植株都是杂合子,且基因型各不相同
D.实验I F2中的蓝花植株与实验III、IV F2中的蓝花植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均为1/3
答案:BCD
分析:假设控制紫花蓝花白在由3对基因Aa、Bb、Cc控制,由实验三组实验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C_。


根据实验结果有:I: AABBCC ×aaBBCC→AaBBCC(紫)→3A-BBCC(紫):aaBBCC(蓝);
IIAAbbCC×AABBcc→AABbCc(紫)→9AAB-C-(紫):(3AAbbC-+3AAB-cc+1AAbbcc)=9紫:7白;III:aaBBCC×AAbbCC→AaBbCC(紫)→9A-B-CC(紫):3aaB-CC(蓝):(3A-bbCC+1aabbcc);IV:
aaBBCC×AABBcc→AaBBCc(紫)→9A-B-C-(紫):3aaBBC-(蓝):(3A-BBcc:1aaBBcc)(白)。

根据实验
结果可推出,蓝花甲基因型为aaBBCC,白花乙基因型为AAbbCC,白花丙基因型为AABBcc。

A、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
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植株甲乙、丙的获得体现了基因实变随机性的特点,A错误;
BC、结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紫花、蓝花、白花性状至少涉及独立遗传的3对基因,F1紫花植株都是杂合子,且基因型各不相同,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BC正确;
D、实验I中蓝花基因型为aaBBCC,实验IIIF2中蓝花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1/3(Bb×Bb→1BB:2Bb:1bb),实验IV中F2中蓝花基因植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1/3(Cc×Cc→1CC:2Cc:1cc),D正确。

故选BCD。

10、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

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
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型均为黑蛇
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9
答案:ABD
分析:由题干可知白色基因型为bbtt,黑蛇基因型为Bbtt和BBtt,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和bbTt,花纹蛇基因型为B-T-。

据此答题。

A、黑蛇基因型为B_tt,橘红蛇基因型为bbT_,由于亲本均为纯合子,则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A错误;
B、亲本黑蛇(BBtt)与橘红蛇(bbTT)杂交后代均为BbTt,表型为花纹蛇,B错误;
C、让F1花纹蛇(BbTt)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花纹蛇(B_T_)∶黑蛇(B_tt)∶橘红蛇(bbT_)∶白蛇(bbtt)=9∶3∶3∶1,花纹蛇(B_T_)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C正确;
D、让F1花纹蛇(BbTt)与杂合和橘红蛇(bbTt)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bbtt)的概率为1/2×1/4=1/8,D错误。

故选ABD。

小提示:本题以“蛇的体色”为素材,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属于考纲中的应用层次。

答题关键是通过题干信息得出不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11、研究发现,基因家族中存在一类“自私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这类基因的配子来改变分离比例。

某种植物细胞中的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E基因的雄配子。

某基因型为
Ee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E:e=4:1
B.F1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7:1
C.F2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D.F2中显性个体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8
答案:BC
分析:分析题干,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因此,基因型为Ee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1/4e。

A、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因此,基因型为Ee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1/4e,A错误;
B、基因型为Ee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1/4e,雌配子比例为1/2E和1/2e,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显性个体:隐性个体=7:1,B正确;CD、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据此可求出F1产生的雄配子为
e=4/8×1/2×1/3+1/8=5/24 .E=3/8+4/8×1/2=5/8,即E:e=3:1,雌配子比例为5/8E和3/8e,再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15:14:3,因此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显性个体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29,C正确,D错误。

故选BC。

填空题
1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_____,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_____和_____。

进行数量统计时数量比接近于_____,并且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_____。

答案:自交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9:3:3:1 自由组合
解析:略
13、根据教材内容完善下图。

实验结论:
(1)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2)F1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3)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

答案:(1)YyRr
(2)YR、Yr、yR、yr
(3) 彼此分离自由组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YyRr。

(2)F1产生了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分别是YR、Yr、yR、yr。

(3)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