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探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探讨论文
语文是各科基础,与各种学科均有联系是各学科的汇集点,其中它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特产,是“时代的晴雨表”,所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不或深或浅、或明显或婉曲地反映着彼时彼地的社会风尚。
于是,文与史常常贯融在一起。
学习语文必定会涉及历史。
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历史方面的内容,在这里就称之为历史因素。
那么,语文课有哪些属于历史因素的呢?
一、课文的时代背景
历史背景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大多数篇目都涉及所谓“历史背景”。
而以“历史背景”之昏昏,就无法达于课文内容之昭昭。
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大都反映难懂。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内中蕴涵着他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
鲁迅当时处在白色恐怖下,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不能够直接表达。
加上学生的年龄、经历、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有关史实不甚了了,加大了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史实,弄清楚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写作意图。
二、课文当中涉及成语、典故、历史人物
中学课文里,有许多涉及历史典故。
教学中,要言不烦地讲讲这些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风趣开心,让学生在风趣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积累写作素材。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仅一百多字的词就用了五个典故。
五个典故五个历史人物五个历史事件,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是词人的托古喻今,抒情言志,都写得凝练形象,情酣意深,能发人深省。
岳珂在《程史:稼轩词》中说此词“微觉用事多”,整首词由五个典故构成似乎是太多了,但词人要反映复杂的事和思想感情,而且是带有启发性、警告性的,又不能讲得太肯定,只有用典是最好的方法。
假如不向学生介绍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北宋的形势,不解释典故的由来,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文言部分
有一些课文的出处本身就属于《史》部,有许多课文,其出处就在于古文献中的《史_______》部,《史》部皆史。
《左传》《国语》《战国策》既是历史著述,又是古代文学作品,人称“历史散文”。
《史记》熔史、文于一炉,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如有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选自《后汉书》的《强项令》,选自《史记》的《细柳营》选自《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讲授文言文,重点在字、词、句与文言文的语法。
但,如果教学仅限于此,不结合字、词、句、篇适当讲解有关史实典章,学生就无法真正弄懂课文,仅只能就字论字,达不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的”。
四、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古今义的差别,就是语言、文字自身演变的历史
中学教材中所说的古诗文,起自春秋,终至近代,前两千八百年,时代可谓久远了。
选入教材的诗文近百篇,材料也比较丰富。
如果从古代语文自身发展的角度,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语言现象,探索发展规律,对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语言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否则就会古今不分,望文生义。
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五、同一体裁的古文篇目都是按古及今的历史脉络编排语文课本中的古文部分,除诗歌外,都是按古及今的脉络编排,先秦两汉,再到魏晋南北朝,依次以降,一直到晚清
另外,即使在同一朝代,结合作品比较而作串联性介绍,也可看出文学体裁的发展概况。
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很多,但由于学生识记历史的程度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这许多历史因素熟视无睹,避而不谈,不仅造成了学生因缺乏起码历史知识而导致知识结构畸形症,也由于摒弃历史因素于语文知识外,致使学生无法更深入更完整地掌握有关课文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当务之急,是必须重视历史因素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历史因素的教学?
首先,学校、学生应正确对待历史教学,这两年历史与政治科合为综合科,成为中考科目,但仍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常常是语文教师代替,而且开不够《大纲》规定的课时,不少教师认为九年级再背历史还来得及,历史课的教学也就随随便便。
解决的办法是平等对待各个科目,按
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配备合格的历史教师,向学生宣传历史的重要性。
“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历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与语文教师默契配合。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把古典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其次,根据课文里的历史因素,让学生在授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或教师补充历史史料,帮助学生预习。
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就经常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
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但知识讲得太多,训练太少,长此以往,又会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忽略了这些知识性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就会遇到障碍。
如何妥善处理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读写训练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为语文课上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预习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材料,可让学生上网查阅,也可根据需要,印发给学生或通过课件展示。
第三,教师应广泛利用存在于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因素,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授,教科书中的历史因素是不与历史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师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条件具备后,学生通过正常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的途径而使历史知识得以充实完善,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讲解,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能因重视历史因素的介绍,而忽略课文的重点。
第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听、说、读、写中增进知识。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是用来认识世界感受万物的,单凭课堂教学,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失偏颇,认识的不足也会造成课文理解的失误。
这就得从课外摄取知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他们观察事物、评价事物的能力。
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时代风尚,让学生每学期读一部中外名著。
在欣赏名著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巧妙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记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事迹。
一学期一本名著,中学阶段六年十二学期十二本中外名著,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且间接丰富了它们的文学史知识。
这些,作为当代中学生,无论是他们面对高考,还是他们毕业走上社会,都是必须的。
中学生光看还不够,还要多写、多记。
再精彩的故事,
再鲜明的人物,天长地久,也会慢慢遗忘,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较长久地存留下来,建议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或是一本课外笔记,专记有启发意义的段落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坚持下来,既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看到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学生根据储存的知识就会心领神会。
不需要再费时寻找史料了。
最后,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利用电教媒体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历史画面中,感知学习内容,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比起教师讲授、补充文字教材来,电教手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听辨能力。
有些作品涉及的知识比较深广,篇幅较长,尽管教师讲得很多,讲得很细,学生也很难理解课文的内涵。
总之,历史因素对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和语文课如影相随,相辅相成,它应该成为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在教学中,必须正视并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