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
A:高亦心
B:厷止力
C:上血刃
D:末下甘
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
A:动静关系
B:时空关系
C:礼俗关系
D:相似关系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
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覆:覆盖)
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
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货:财物)
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前往)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
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
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D:业精於勤,荒於嬉.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 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
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
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
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
B:而後乃今将图南.
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
D:天雨雪,武卧啮雪.
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 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
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
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
A:夫执舆者为谁
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
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B: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
C: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D: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12、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1分)
A: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虽有高城深池,厉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单纯词的一句是()
(1分)
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B: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D: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14、“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这种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
A:互文
B:变文
C:连及
D:婉曲
1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
(1分)
A: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逵.
B: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遍)矣.
C: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飞)又不鸣.
D: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16、义疏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注释类型,它又称()(1分)
A:补注
B:集解
C:音义
D:正义
17、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1分)
A:岳一嶽
B:村一邨
C:讶一迓
D:炮一砲
1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
A:弓本秉弛
B:大又趾淮
C:豕名启齒
D:戈而朱哀
19、下列句中,“乃”用作副词,表示“就是”意义的一句是()
(1分)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以送覆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
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D:吕公女乃吕后也.
20、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
(1分)
A: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
B: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C: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D: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21、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雲.(1分)
2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1分)
23、有國有家者,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分)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1分)
2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1分)
26、“已行,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1分)
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
27、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固,制海内.凌:(1分)
28、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1分)
29、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恣:(1分)
30、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硕:(1分)
31、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宥:(1分)
32、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1分)
33、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吾非至於子之门則殆矣.則:(1分)
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輿?乎:(1分)
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以:(1分)
36、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1分)
37、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说明会意字与形声字的特点.(6分)
逐逹捨折伐佞钦吹
38、结合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说明什么是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6分)
(1)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
(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4)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
39、归纳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类型,并说明每种类型宾语前置的条件.(8分)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2)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4)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5)无乃尔是过舆?
40、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
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
41、翻译下列加划线句子.(12分)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2分)
(2)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分)
(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2分)
(4)见灵辄饿,问其病(2分)
(5)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2分)
(6)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2分)
42、(重耳)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公弗听.(20分)
(1)過:(1分)
(2)相:(1分)
(3)盍:(1分)
(4)蚤:(1分)
(5)亡:(1分)
(6)图:(1分)
(7)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4分)
(8)翻译“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无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4分)
(9)请解释“明贤”、“矜穷”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6分)
1310-全国-古代汉语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考点】指事
答案:D
解析: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末、下和甘都是在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构成新字的.
2、【考点】相似关系
答案:D
解析:“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似关系.“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
3、【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答案:B
解析:《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聲.”此处用本义,义为罪.
4、【考点】斗且廷见令尹子常
答案:C
解析:A项中的“覆”是放置的意思;B项中的“惮”害怕,这里指不忍;D项中的“来”使动用法,使······来.
5、【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
答案:B
解析:汉代以前,“河”往往特指黄河.后来范围逐渐变宽,泛指河流.
6、【考点】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答案:C
解析: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式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即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为人所疑”意思是被人怀疑.故选C.
7、【主考点】北冥有鱼
【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
答案:D
解析:文字承担着与它的字形相一致的本义,也承担着由本义引申出的引申义,这些都是
文字的职能.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D项“辩”是“辨”的借字,分辨.
8、【考点】名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解析:C项中“西南”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西南其户”是指“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
9、【考点】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而”连接主语“人”和谓语“無儀”,意思是人不如老鼠,居然沒有威仪.
10、【考点】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為”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11、【考点】楚归晋知罃
答案:B
解析:B项中“遇”《说文·辵部》:“遇,逢也.从辵,禺聲.”此处用本義,義为不期而遇、遭遇.
12、【考点】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
答案:A
解析:B项表比喻关系;C项表示主谓之间的逻辑关系;D项表示同一关系.故选A
13、【主考点】联绵词的结构特点
【副考点】秋水时至
答案:C
解析:单纯词中,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一部分双音节的单纯词,即联绵词.“望洋”即是联绵词.C项中的“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陽”,意思是“仰视”.
14、【考点】第二节互文
答案:A
解析:互文是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之一,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
15、【考点】分化本义
答案:A
解析:A项中“然”的本义是“燃烧”.后来“然”字被借用去记录指示代词,本义另造“燃”字来分担,所以“然”与“燃”是分化字关系.B项中“徧”与“遍”是异体字关系.C项中“蜚”是“飛”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D项中“蚤”是“早”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
16、【考点】古注的类别
答案:D
解析:义疏类是指既能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
17、【考点】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C
解析:C项“訝”和“迓”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迎接”.后来这两个字职能产生分化,“迓”记录“迎接”义,“訝”记录“诧异”义.
18、【主考点】象形
【副考点1】指事
【副考点2】会意
答案:A
解析:A项“弓”是象形字;“本”是指事字;“秉”是会意字;“弛”是形声字.故选A 项.
19、【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
答案:D
解析:“吕公女乃吕后也”意思是“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故答案选D.
20、【考点】双宾语
答案:A
解析:A项中“假我道”是双宾语,“道”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21、【考点】北冥有鱼
答案:鹏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
解析: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
22、【考点】虽有佳肴
答案: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解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23、【考点】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24、【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答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解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5、【考点】上兵伐谋
答案: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解析: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26、【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解析: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
27、【考点】苏秦以连横说秦
答案:淩:凌驾
28、【考点】鸿门宴
答案:讓:责备
29、【考点】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恣:听任
30、【考点】圣王之制也
答案:碩:大
31、【考点】楚归晋知罃
答案:宥:原谅
32、【考点】唯)
答案:唯:语气词,强调希冀和期望的语气
33、【考点】连接2个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面动作行为与后面动作行为时间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就
答案:則:连词,表示承接.
34、【主考点】夫子至于是邦也
【副考点】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
答案: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35、【考点】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
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36、【考点】夫
答案: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
37、【主考点】会意
【副考点】形声字的类型
答案:“逐、折、伐、吹”是会意字;“達、捨、佞、欽”是形声字.
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
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
38、【考点】词关系
答案:异词同字是指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1)中的“歸”义为“赠送”,(2)中的“歸”义为“回家”,属于异词同字.
异字同词是指一个词有不止一个字来记录.如(3)、(4)中的“悌”“弟”,都表示“孝悌”义,属于异字同词.
39、【主考点】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
【副考点1】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
【副考点2】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
答案:第一类:(1)中的“歲不我興”,(4)中的“我未之見”;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前.
第二类:(2)中的“客何好”;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位于动词前.
第三类:(3)中的“何古之法”,(5)中的“爾是過”;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
40、【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
答案: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
41、(1)【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想要杀害他.
(2)【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赵盾)一边搏斗一边往外撤退.提弭明为赵盾而战死.
(3)【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宣子在首山打猎,在翳桑休息(住宿).
(4)【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赵盾)看见灵辄饿得快不行了,问他生病的原因.
(5)【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赵盾)为他准备一筐饭与肉,把它们装在口袋里给他.
(6)【考点】晋灵公不君
答案:(灵辄)调转戟来抵挡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免于祸难.
42、(1)【考点】动词
答案:過:经过
(2)【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答案:相:辅佐
(3)【考点】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有“盖”“殆”
答案:盍:何不
(4)【考点】通假字的定义
答案:蚤:通“早”
(5)【考点】动词
答案:亡:流亡,逃亡
(6)【考点】名词
答案:圖:考虑,谋划
(7)【主考点】焉
【副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
答案: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作补语,相当于“于之”“于是”.
(8)【主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
【副考点】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答案: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恐怕不行吧?是:代词,作“难”的前置宾语.無乃······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9)【主考点】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副考点1】动词
【副考点2】第三节实词的活用与兼类
答案:明賢:推崇、尊重贤德之人.矜窮:同情处于困境的人.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在外,有三个人具有国卿之才,却一直跟随他,说明重耳是贤德之人.然而曹伯却轻视他,说明曹伯没有做到“明賢”.重耳流亡在外,正是处于困境的时候,然而曹伯却不同情他,不以礼相待,说明曹伯没有做到“矜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