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2 江山多娇》_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山多娇》教学设计
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母亲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5.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诗画导入----情绪铺垫
1.欣赏人民大会堂悬挂的有毛主席亲笔提名的《江山如此多娇图》,初步感受祖国风光美丽,团结和谐,繁荣昌盛。
2.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领略伟人用豪迈的气魄,如椽的巨笔赞扬我们伟大的祖国。
【活动目的:通过欣赏伟人和画家的诗画激发学生为祖国骄傲自豪的情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祖国做铺垫】
活动二:指点江山-----师生互动
1.出示中国行政图,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河流等,并一一指认。
3.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
地形齐全多样。
4.探究我国地形地貌多样的特点为我国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好处。
5.在地图上看看家乡是属于什么地形,我国那块地形比较大,为农业生产带来什么不利?
【活动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多样性及其给我国带来了
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引导学生明白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树立自然保护意识】
活动三:激扬文字------学生展示
学生分三组
1.物产资源组
展示学生收集的我国各大省市物产资源,{学生以快板的形式展示}
让学生亲身感悟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2.高山流水组
展示我国五岳及五湖图片,并配以诗词歌赋,学生领悟我国山河壮美
3.历史文化组
(1)朗诵朝代更替歌
(2)走进母亲河,欣赏母亲河风光,朗诵赞美母亲河诗歌。
(3)展示历史文化景点,尤其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图片:长城,故宫,天坛,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设计目的:在大型视觉盛宴中感悟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敬佩和爱国之情悠然而生,无声教育,潜移默化】
活动四:关注现实-----落实行动
说说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爱国?能够怎样爱国?
再现升旗仪式,全班同学敬礼唱国歌
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歌声来表达出来。
【设计目的;关注现实,落实行动。
学生的“知”转化为学生的“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细想等方面的迹象,增补行为实践练习。
】
6.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完成一定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互动的程序。
它是教学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和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最终得到体现。
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预期的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与原则,我对思想课的教学过程设计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五个纬度展开:
(一)统筹安排,注意整体性
尽管课型千变万化,但我努力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有三: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不绝。
(二)巧设情境,突出互动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关键不在于外在形式或者硬件环境的先进,而在于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调动学生参与的程度。
(三)灵活多样,具有动态性
教学过程是有序的,而好多课堂教学是非平衡而有序的。
这里的“序”,既指课堂教学层次清楚,又指它的开放灵活。
因为按照耗散结构论的有序原则,课堂教学虽然有层次,但呆板僵化,这不是真正的有序,而是无序;开放式的灵活变通教学才称为真正的有序。
上课最忌讳的,最害怕的就是课堂鸦雀无声,平淡无波。
思想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概括。
如果教学过程又鸦雀无声,平淡无波,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
一堂政治课要想引人入胜,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应该讲究曲折起伏,跌宕有致,富于变化。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呈现很强的动态性。
(四)宏观预设,伴有生成性
(五)讲究艺术,注重审美性
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曾用诗句这样形容: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述——“语不惊人誓不休”;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与春风不用媒”;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具体讲,这方面的基本要求是:(1)引入新课要激发兴趣,叩开思维之门;(2)精心讲解,启迪思维,引向课堂中心;(3)巧设情境,巧布疑阵,鼓励思维探究;(4)及时反馈,控制程序,优化教学过程。
评价方法:
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所以在教学中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和多种方法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即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加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评价方法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