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测政治 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测政治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
A.越大越大
B.越小越大
C.越小不变
D.越大不变
2.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各种废塑料制品( )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B.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
D.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3.“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银,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银。
”这说明(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在货币出现后,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
C.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4.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等价交换( )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等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5.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说明( )
A.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B.只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第二产业就能得到发展
C.农业劳动者的比重越大,社会经济越发展
D.一国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6.自2002年到2018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
28.3%增长到34.2%。
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 )
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我国当前正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公司制的核心是( )
A.有限责任制度
B.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C.股份多元化结构
D.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8.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
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②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③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为了效率关注公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商业保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B.商业保险是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一项措施
C.商业保险是参与保险者个人及单位意志的体现
D.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2018年末,201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正式亮相,“福娃”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和奥林匹克圣火形象,五个“福娃”认人们联想到了中国传统的“五行”,认人们想到了奥运会的“五环”,让人们想到了世界“五大洲”,“福娃”名字的谐音排列“北京欢迎你”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善之心。
据此回答10,11题;
10.通过创新,诞生的五个“福娃”让人们联想到了中国传统的“五行”,让人想到了奥运会的“五环”,让人们想到了世界“五大洲”。
体现的哲理是( )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合理的科学想象,要立足已知事实
C.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D.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11.在众多的企业中,海尔集团成为北京2018年奥运会白色家电赞助商。
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海尔提倡“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文化,这与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息息相通,一脉相承。
海尔文化和奥运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的共同哲理是(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能力不断增强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12.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经之道。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这个“新”主要体现在( )
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③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④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社会保障的水平越高,企业的活力就越强”,这一观点( )
A.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B.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保障生产
C.没有看到过高社会保障会造成企业的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D.看到了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14.如果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来表达国民收入的分配,它反映了( )
①消费与积累的关系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③生活与生产的关系④生活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三类,下列对它们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都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政策性银行不参与商业银行竞争
③都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④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业务的领导机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股票和债券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
A. 是否是投资方式
B.是否是企业融资手段
C.是否是所有权凭证
D.是否能够上市流通
17.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旧冰箱。
李先生要求更换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
此事表明( )
①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④商家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合理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
A.外汇汇率升高
B.人民币汇率跌落
C.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下降
D.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外币有所下降
19.“满招损,谦受益。
”这直接说明(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0.“意识不外乎是物质的一面镜子”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21.“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2.下列判断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
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3.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
这表明发展是( )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4.俗话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
”这说明( )
A. 发挥思考的作用,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B.现象与本质有时是统一的
C.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D.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唯一可靠的思维方法
25.人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7.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 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28.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近年来,市场上经常出现盗版的音像制品和书籍,政府有关部门一再予以打击,但是盗版现象屡禁不绝,而且仍然有人热衷于购买盗版制品。
请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回答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8分)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7分)
31.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的论断,提出我国已进入了“以工补,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8分)
3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由于城镇里的下岗、失业问题,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
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材料反映什么问题,及说明怎样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0分)
33.材料一长期以来,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如去年我国汽车总产量518万辆,在各项技术中90%是“舶来品”,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因此我国汽车业被称为“年过半百还未学会自己走路”。
材料二面对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激烈挑战,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这就要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打造“中国创造”最重要的棋子。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汽车行业“年过半百还未学会自己走路”的原因。
(2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