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24.(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案】(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
14.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
1。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使至塞上》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汉塞,归雁入胡天。

3、由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使人联想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5、《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解析】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正确答案是: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都是比喻,征蓬、归雁喻指自己受命出使。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莲叶何田田:形容莲叶新鲜碧绿。

),这句诗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莲叶”比作“田田”,意思是莲叶新鲜碧绿。

A这句诗是“海上生明月”意思是“海上升起一轮明月”,C这句诗是“秋风萧瑟”意思是“秋天的风萧瑟”,D这句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这句诗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只有B 与题干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

故选B。

一、文学常识1、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诗话书乐无不精通,诗画作品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王维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坠入空门,作品的风格也充满了空灵的色彩,后任因此称他为诗佛。

2、作家、作品简介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子。

他的诗篇佳句甚多,如《送元二使安西》、《观猎》、《使至塞上》等诗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

他和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二、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解释词语意思。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②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③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④属国:我国古时的一种官制,大的封地称都督府,小的称州郡。

这里“属国”实指边疆之国。

⑤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就暗指了远行的“蓬人”。

⑥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暗写“远人”。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请简述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光。

2. 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王之涣在《使至塞上》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诗人?5. 《使至塞上》这首诗收录于哪部诗集?6. 王之涣的诗作有哪些特点?三、阅读理解题7. 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的意境。

8. 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四、默写题10. 请默写王之涣的《使至塞上》全诗。

五、开放性问题11. 你认为《使至塞上》一诗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王之涣的边塞诗风格?12. 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与其它边塞诗相比,有何独特之处?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使至塞上》一诗描绘了边塞辽阔的自然风光,黄河远上,白云缭绕,孤城高耸,山势险峻,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荒凉。

2. 运用了夸张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远上”和“万仞”的夸张,以及“黄河”与“白云”、“孤城”与“万山”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画面感。

3.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边塞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唐朝的诗人。

5. 《使至塞上》收录于《全唐诗》。

6. 王之涣的诗作以边塞诗著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三、阅读理解题7. 《使至塞上》的意境辽阔而深远,诗人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苍凉与壮美。

8.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他们远离家乡,戍守边关,却无法享受到春天的温暖,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9. 王之涣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景物的描写,以及羌笛、春风等细节的点缀,抒发了自己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和对将士们的同情。

四、默写题10. 使至塞上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使至塞上 练习题含答案

使至塞上 练习题含答案

使至塞上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答案】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答案】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3.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答案:3.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参考答案:BD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含答案)

《使至塞上》课后练习(共7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幕(báo)徙倚晴川历历B.落晖都.护(dū)白沙堤.(dī)C.驱犊.(dú)早莺.(yīng)鹦鹉州D.燕.然(yān)啄.春泥(zhuō)芳草凄凄2.《使至塞上》一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和孤寂、抑郁的心情。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4.《使至塞上》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盛赞此二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你读到这两句诗时,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你觉得“直”“圆”二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5.学习王维《使至塞上》。

1.诵读诗歌,发挥想象,描述诗中所写的情景。

2.对照译文,默写诗歌。

3.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直,写出了孤烟之高;圆,写出了落日之低,以十分工整的对仗句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4.拓展学习。

你还记得王维的其他诗歌吗?请背诵出来。

6.小文的哥哥学习中国画,他要在假期完成“为诗歌画插图”的作业。

他决定选《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哥哥,你为什么要选这一句诗呢?哥哥: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选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作画,我认为是诗、画的最佳组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使至塞上》王维【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汉塞,归雁入胡天。

3、由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使人联想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5、《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阅读选择练习题(附答案)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垫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以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人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作者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二句交代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

由“归雁”一词可知,诗人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在中考复习中,诗歌鉴赏是语文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仰。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参考:题目一:请解释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使”字的含义。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使”字指的是出使,即奉命前往边塞。

题目二:《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边塞风光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通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等诗句,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的向往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

题目三:《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对戍边将士的敬意以及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四:请简述《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意象。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征蓬”和“归雁”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

题目五:《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边塞的感慨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六:《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边塞生活有何感受?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通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等诗句,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将士们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七: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使命感。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作为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八:《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视角有何特点?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的直接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题目九:《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篇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3分)答案:9、(2分。

语言生动形象给2分,只是陈述诗句内容得1分)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

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10、(3分。

修辞1分,赏析2分)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篇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5.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2分)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2分)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8.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9.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联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分)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12.你能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13.这里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说说它的意境吗?14.《使至塞上》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使至塞上练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练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练习题及答案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使至寨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使至寨上》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使至塞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理解及答案《使至塞上》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5.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2分)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2分)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8.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参考答案】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燕然”二字。

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4.(略)5.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如: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壮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7.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5.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解析::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有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本题中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景物,通过“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16.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解析: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的题。

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语言,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八上语文课内古诗文汇编7.《使至塞上》练习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课内古诗文汇编7.《使至塞上》练习题(含答案)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文意理解】《使至塞上》此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词语解释】《使至塞上》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塞上,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

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孤烟:指烽烟。

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长河:黄河。

八年级使至塞上练习题

八年级使至塞上练习题

八年级使至塞上练习题一、诗词原文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诗词解读1、题目“使至塞上”,交代了诗人出使边塞的经历。

2、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诗人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关,已经经过了属国居延。

“单车”表现了出行的孤单,“欲问边”则点明了此行的目的。

3、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这里既写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身世之感,又传达出他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抑郁激愤之情。

4、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直冲霄汉;蜿蜒的黄河上空,一轮圆圆的落日显得格外壮观。

这两句诗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5、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在途中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这里从侧面烘托了战事的紧张。

三、练习题类型1、字词理解(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萧关逢候骑()(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车欲问边”中的“单车”,指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B “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指附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出使边塞的身份。

C “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诗中比喻诗人自己。

D “萧关逢候骑”中的“候骑”,指骑马的侦察兵,“候”读“hòu”。

2、诗句翻译(1)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翻译成现代汉语。

(2)翻译“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诗句赏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主题理解(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5、综合运用(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与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与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与答案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XXX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激情和向往。

诗的第一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目的和经历。

第二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XXX”,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自身的境遇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向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在“直”字中,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在“圆”字中,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颈联写诗人过了居延,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XXX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XXX遇到了骑兵,得知将官正在燕然前线,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其中,“直”和“圆”两字隐含了一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理想。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边塞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XXX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XXX”两句通过景物的设喻,表现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边塞的心情。

其中,“征蓬”象征着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汉塞”代表着边关的荒凉和艰难,而“归雁”则寓意着诗人的归乡之愿。

这种景物与情感的融合,使得诗歌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景物的描绘,极具艺术感染力。

然而,这里的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并不准确,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暗示着诗人的心境并不平静。

B.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广袤沙漠和孤独的烽火台烟尘,以及横贯其中的黄河。

用“大”字形容大漠的辽阔,用“孤烟”来形容烽火台烟尘的孤独,突出了景物的单调和荒凉。

而“长河落日圆”则表现了黄河的壮美和落日的温暖,用“长”字来形容黄河的横贯,用“圆”字来表达落日的温馨和苍茫。

这种对景物的描绘,既准确又富有感染力,表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的深刻感受。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丽”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美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访一事。

【知识考点】边塞征战诗.【思路分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怪壮美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秀丽壮丽。

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知我都护已在燕然。

【解题过程】A.有误,首联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BCD.正确。

应选:A。

【总结归纳】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此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技能和体会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说明等几方面鉴赏。

7.古诗文默写。

〔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难过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四周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非常清亮的句子是:,。

【知识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思路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写诗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中用动词“问”“过”“出”“人”“__________①__________”,写出诗人出使的行踪。

言事中又有写景,颔联借“征蓬”和“归雁”传达出诗人__________②
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塞外风光,个人的情绪在__________③__________的景象中已然消散,情感也随之升华。

(3 分)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画线诗句都勾勒出了大漠图景,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大漠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分)
答: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古诗阅读(共5分)
1.答案:①逢②孤独飘零③苍茫壮阔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后两空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出浩瀚沙漠冰雪遍地的瑰奇雪景,表达出诗人离别的愁思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沙漠一马平川、无边无际的壮丽之景,表达出诗人慷慨悲壮的情感和豁达的情怀。

(共2分,写出两句诗歌的大漠图景1分,分析两句诗的情感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答案】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答案】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3.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答案:3.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4.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参考答案:BD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

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

“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

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