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环评公众意见征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环评公众意见征询
一、线网规划概况
南昌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线网由五条线路构成,设置四条过赣江通道。
全网线路总长约197.6km,设站146座,设换乘站16座,中心城区线网密度约0.35km/km2。
组成远景轨道网络的5条线路,包括4条主骨架线路和1条辅助线路。
作为主骨架线路的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在旧城中心交织形成“田” 字格,整体线网呈现中心放射状,支撑强中心的发展以及中心城与外围片区的联系;5号线为主要服务外围片区的半环线路,引导外围片区的发展。
二、近期建设规划概况
南昌市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共涉及4条,分别为3号线、4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和1号线二期。
各条线路的工程概况如下:3号线工程:线路走向:线路起自南昌县的莲塘站,沿迎宾大道~京山北路~十字街~前进路~象山路~叠山路~青山路~二七北路~过青
山湖~下穿省电力公司球场、绿地~下穿天水怡景花园小区~规划路~火炬大街走行,止于高新区的京东大道站,线路长26.5km。
敷设方式:起点莲塘站~八大山人站敷设为高架,高架线长约7.3km;其余路段采用地下线,地下线长19.2km。
车站分布:全线设车站22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6座,平均站间距1240m。
车辆基地选址:设一座车辆段,一座停车场。
在线路起点莲塘站南端汽车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口西南象限地块内设莲塘定修段,规划用地约24ha。
在高新大道东侧,火炬三路南侧,火炬二路北侧,高新五路西侧地块内设高新停车场,规划用地15ha。
4号线一期:线路走向:沿江铃大道~恒望大道~学院南路~规划路~龙兴大街~过赣江~抚生路~桃苑大街~过抚河~金塔西街~天佑路~
丁公路~省府东三路~贤士一路~青山路~民园路~火炬五路走行,止于京东大道,线路全长约38.2km。
敷设方式:其中起点望城站~学院南路站西端区间及财经分校~终点京东大道站为高架,高架线长约13.9km;其余地段为地下线,地下线长约24.3km。
车站分布:共设车站29 座,其中地下21 座,高架8 座,平均站间距1342m。
车辆基地:设一座车辆
段和一座停车场。
在320国道南侧、恒望大道西侧地块设望城车辆段,规划用地约25ha;在火炬六路东侧,富大有路南侧地块内设高新停车场,规划用地约15ha 。
2号线二期工程(西端南延线、东端延伸线):
2 号线西端南延伸线①线路走向:线路起自一期的站前南广场站,沿规划绿化带~ 规划路~ 规划路~ 国体大道走行,止于生米镇南,线路全长约8.5km 。
②敷设方式:全为地下线。
③车站分布:全线设车站7 座,平均站间距1370m 。
④车辆基地:车场与 2 号线一期及2 号线东端延伸线共用,不再另设车场。
2 号线东端延伸线:①线路走向:线路起自一期辛家庵站,沿规划上海南路路~广州东路至昌南大市场站,线路全长约 4.7km 。
②敷设方式:全线采用地下线敷设。
③车站分布:全线设车站 4 座,平均站间距1245m 。
④车辆基地:与2 号线一期共用生米南综合基地,在昌南大市场站南侧铁路支线旁设昌南停车场,规划用地约20ha 。
1号线二期工程(北端延伸线、东端延伸线):
1号线北端延伸线
①线路走向:线路起自一期双港站,出站后北行至昌北大道,再转至老机场路,止于昌北机场。
线路长约15.7km。
②敷设方式:其中昌北大道至昌北机场立交附近为高架段,长约11km ,其余地段段为地下段,长约4.7km 。
③车站分布:全线设车站 6 座,平均站间距2634m 。
④车辆基地:设乐化停车场,并与1号线一期及东延伸共用瑶湖定修段及蛟桥停车场。
1 号线东端延伸线:
①线路走向:线路起自一期奥体中心站,出站后于瑶湖大桥南侧下穿瑶湖,再沿新月路南侧绿化带走行,止于麻丘站。
线路长约 4.1Km 。
②敷设方式:全线采用地下线敷设。
③车站分布:全线设车站 2 座,平均站间距2014m 。
④车辆基地:与 1 号线一期共用瑶湖定修段及蛟桥停车场。
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方案示意图
三、环境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区域广、方案和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影响范围和程度难以准确预测;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1)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集地,由其构成的这一系统中,可分为生物系统、非生物系统、社会系统。
轨道交通建设对该系统的影响,在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植被、城市绿化系统等的影响;在非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人工创造的物质系统中道路交通设施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系统中土地资源的影响、对能源系统中自然能源(水电)和化石燃料(煤电、燃油)的影响;在社会系统方面主要是对居民、企业的拆迁造成的社会影响、对各类文化、自然保护设施的影响等。
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在确保符合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编制的,因此,它与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城市专项规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和制约。
(2)对相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实际运营结果,总体上讲,其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是以能量损耗型为主,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以物质损耗型为辅,即污水、废气、固体废物。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从空间概念上可分为以下单元:地下段、高架段、衔接段(高架与地面、地面与地下、车辆基地与线路)、车辆段(车辆基地)、变电所、冷却塔、风亭等。
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
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和运营期,。
施工期相对运营期而言时间较为短暂,且多数随工程行为的结束,环境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将是持久的、长期的。
三、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为了使本轮南昌市城市轨道建设规划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尽量减缓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我们真诚地希望您提出本轮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有关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我们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您的意见和建议,将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
您可以通过信件、邮件或电话的形式将以下公众意见征询表反馈给我
们,也可以直接提供宝贵意见建议,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邮编:430063
联系人:李潇电话:************Email:*****************
公众意见征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