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17《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岳麓版必修3).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近现代)
.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
(一)背景:
1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美好景象(自由、平等、博爱)
2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着理想主义的追寻。
2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二)、代表及作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异同点)
1、拜伦(英)
(1)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
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山的人物
(2)代表作:叙事长诗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3)不同点:
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作品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
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及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2、雪莱(英)
(1)思想倾向
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
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2)代表作《西风颂》——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3)不同点
作品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鲜明表现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
(四)影响:
1积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同情、极富感召力、给人鼓舞。
2局限: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一20世纪初)小说
(一)背景:
1资木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分化、金钱至上
2人们不满加剧,促使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审视与批判。
(二)、代表及作品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人间喜剧》 1、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2、 巴尔扎克(法•作家)
(1)、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立意要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
、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2) 代表作:《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其中最出色的小说) 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3、托尔斯泰(俄•文学家)
《战争与和平》(长篇历史小说)
(1)
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2)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深刻揭不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3)被罗曼罗兰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三) 艺术特点:特点:注重细节描写,真实再现典型人物,剖析社会本质问题。
(四) 历史意义
积极: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 的镜子,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局限:未能指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五) 、两种文学潮流的异同点:
1共同点:都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2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想象力丰富的 构思和
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情,深入剖析和 揭示形
形色色的社会矛盾
三、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母亲》《海燕》 .
现代荒诞派戏剧(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背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机,人们深深陷入怀 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二)艺术特点:
1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人的精神创伤。
2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3反传统:
①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②没有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
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④人物语言颠二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三)代表及作品《等待戈多》(法•贝克特)
1内容:了解
2影响、地位
(1)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
(2)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比较拜伦和雪莱异同
(1)相同点①相似经历:两人都出生干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②者隠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③者湫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有力支持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
(2)不同点: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①拜伦的作品时常涼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i令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心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
②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煤,对未来充满希望。
很漫王义文学代表作品
作家代表作作品特点
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3氏诗
《唐璜》桃小说
雪莱《西风颂》i摊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
话》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小说
《悲惨世界》小说
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小说
国籍作家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卜解司泌<红与黒》s卜说莫泊桑<w>盛小说
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g卜说
普耘<叶甫盖尼奥涅金》寺偽卜说果站《死窸〉长爲小说
英国<5RMie>Kfi小说印度泰戈尔<^e>s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