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生物分离工程老师上的习题word版木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习题
填空题
生物产品的分离过程包括目标产物的,,和是分离过程的核心。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和等。
细胞破碎技术中常用的机械破碎方法有、、和。
从操作的角度可将分离技术分为两大类,一是,二是。
和不仅有利于重力沉降,而且还可以在过滤分离中大大提高过滤速度。
判断题
在工业规模的差速离心操作中,为提高分离速度,所以用离心力较大。
差速离心是生化研究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方法,而区带离心是生化工业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方法。
过滤是一种膜分离法。
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容易破碎。
团状和线状菌不适合采用珠磨法破碎。
化学破碎比机械破碎的选择性高,胞内产物的总释放率低。
选择题
以分离纯化为目的时,最关心的是下列哪个因素()
A、目标产物的浓度
B、目标产物的浓缩率
C、目标产物的分离因子
D、目标产物的回收率
不需要冷却的细胞机械破碎方法为()
能够用于分离细胞器的细胞破碎方法为(),
A、高压匀浆法
B、珠磨法
C、喷雾撞击法
D、超声波破碎法
简答题
何谓差速分离与平衡分离,两者操作应注意什么?
答:
差速分离:利用外力使目标产物与杂质移动速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离心、膜分离、电泳等。
平衡分离:根据目标产物与杂质在两相间分配平衡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方法。
萃取、结晶、吸附等。
注意:差速分离外力大小适中,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差异,操作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目标产物又混合。
平衡分离需要达到平衡的足够时间。
何谓凝聚和絮凝,简述其在细胞分离中的应用。
答:凝聚是指在无机盐类作用下,使发酵液中的成分形成1mm大小的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凝聚剂主要是铝、铁等的无机盐。
其作用是中和表面电荷,破坏双电层或形成氢键和配位键等。
絮凝则是采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聚电解质将发酵液成分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的絮凝团的过程。
絮凝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亚胺等高分子化合物。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发酵液中带电荷的成分形成离子键起到架桥作用。
在细胞分离过程中主要应用于重力沉降和过滤。
可以使菌体或蛋白分子形成较大的颗粒,提高重力沉降速度和过滤速度与质量。
如何计算重力沉降和离心过程目标产物完全沉降所需的时间?
计算题
许多动物细胞都能在葡聚糖颗粒的载体上培养,这些细胞沉降颗粒或微团密度为
1.02g/cm3,直径150μm,用一个50L的反应器来培养细胞,使其产生一种疫苗,当搅拌停止,游离的微团下沉与抗体疫苗分离,容器高度与直径之比为1.5:1,液体密度为1.0
g/cm3,粘度系数为 1.1cP(10-3Pa s),假设颗粒速度达到平衡速度,计算沉降时间。
在酵母细胞的离心回收实验中,离心机由一组垂直于旋转轴的圆筒组成。
离心过程中液体表面到旋转轴的距离为3cm,圆筒地步到旋转轴的距离为10cm。
假设酵母的细胞为球形,直径为8.0μm,密度为1.05 g/cm3,液体的性质接近于水(密度为1.0 g/cm3,粘度为10-3Pa s),转速为1000rpm,计算完全分离酵母细胞所需的时间。
实验室离心实验,溶液高度10cm ,离心试管末端距离轴心15cm,在2000rpm下,需30min才能完全沉降。
若将规模放大到10m3/h的处理量需下表哪中管式离心机理论上最为适合。
离心机1234
L(m)1111
R(m)0.10.10.1250.125
N(rpm) 1.2*104 1.5*104 1.5*104 1.8*104
Σ(m2)
第三章习题
填空题
形成和__________ 是蛋白质溶液处于稳定状态的主要因素.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盐析实验中用于关联溶质溶解度与盐浓度的Cohn方程为__________ ;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Ks盐析法;主要用于。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β盐析法;主要用于。
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盐析用盐的选择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在离子强度较高的溶液中,温度升高,蛋白质溶解度。
当离子强度低于生理水平时,提高离子强度蛋白质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
有机溶剂沉淀法首选的有机溶剂是。
等电点沉淀法的操作条件是和。
蛋白质沉淀过程一般经历两个过程:和;其中
是沉淀过程的控速步骤。
泡沫分离是依据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的。
选择题
下列关于初级分离描述正确的是:
A、初级分离具有较高分离因子;
B、初级分离具有较低的浓缩率;
C、初级分离具有较低的回收率;
D、初级分离处理能力一般均较高。
适合处理较低蛋白质溶液的沉淀法是:
A、热沉淀法;
B、聚电解质沉淀法;
C、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
D、金属离子沉淀法。
问答题
推导公式3.5。
计算题
20°下,在1L水中加入761g硫酸铵可达到100%饱和。
请问使溶液达到50%饱和应加入的硫酸铵是(761/2)g吗?
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用于盐析操作,加入的饱和溶液体积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如
下:
请推导。
某蛋白质溶液采用加固体盐和饱和盐溶液均使溶液达到一定饱和度后析出沉淀,请问两
种做法收率是否相同?
第五章习题
1、比较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的差别和共同点。
推动力(MPa)分离原理被截留对象膜特点
微滤0.05-0.5悬浮液,0.1-10μm。
菌体、细胞的浓缩。
超滤0.1-1.0不含固形成分的料液,1-50nm。
病
毒、蛋白质、多糖的浓缩。
有孔道
结构
反渗透静
压
力
1.0-10.0
根据被分离对象的
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1nm 以下的小分子。
氨基酸、糖、盐等。
无明显
孔道结
构
2、常用于除盐的膜分离方法是()。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透析
3、能够用于从生物大分子溶液中除盐的膜分离方法是()。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透析
4、使用了疏水膜的膜分离过程是()。
A、反渗透
B、渗透气化
C、透析
D、超滤
5、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为。
6、电渗析综合利用了,和
技术。
7、膜材料主要有,,和。
8、按照孔道结构可以将膜分为和,其中
的透过通量大,不易堵塞,溶液清洗。
9、常见的膜组件主要有,,_ 和_ 。
10、被膜截留的溶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溶液浓度的现象称为,当膜
表面附近浓度超过溶解度时溶质会析出形成,大大降低膜分离的透过通量。
11、MMCO(相对截留分子质量)相同则该膜的截留曲线也相同。
12、错流过滤操作形式能够减轻浓度极化和凝胶极化,保持较高透过通量。
13、由于其它蛋白质的共存会使目标蛋白的截留率下降。
14、目前膜分离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会造成_ _和__ __的降低。
该问题可以通过的方法加以解决。
15、利用超滤膜分离蛋白质一般蛋白质分子质量相差倍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
离。
16、亲和膜技术常分为和
技术。
1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可以采用膜分离方法进
行分离。
P88, 习题5
P88, 习题6
萃取习题
1、萃取法根据参与溶质分配的两相不同而分为,和。
2、按照机理不同可将萃取分为和。
3、影响双水相萃取分配平衡的主要作用有、和。
4、影响反胶团萃取率的主要因素有、和。
5、右图为两水相系统相图中,连接双节线上两点间的线段称为系线,系线越长则()。
A、形成的双水相系统组成差别越大。
B、形成的双水相系统组成差别越小。
C、形成的双水相系统体积差别越大。
D、形成的双水相系统体积差别越小。
6、反胶团萃取中,根据右图所示,下列
p H值中最适合将核糖核酸酶与其它两种
蛋白分离的条件是()。
A、6.0
B、9.0
C、11.5
D、12.0
7、氨基酸的萃取分离可采用下列那种方法最为有效()。
A、有机溶剂萃取
B、双水相萃取
C、化学萃取
D、反胶团萃取
8、PEG/Dx双水相萃取,描述正确的是()。
A、降低PEG分子量,有利于目标产物进入Dx相;
B、降低PEG分子量,有利于目标产物进入上相;
C、降低Dx分子量,有利于目标产物进入PEG相;
D、降低Dx分子量,有利于目标产物进入上相;
9、反胶团萃取中蛋白质的主要溶解模型为下图中的()。
10、疏水性强的蛋白质会以哪种模型溶解()。
11、计算题
溶剂萃取分离A和B两种抗生素,初始水相中A和B的质量浓度(g/L)相等,A和B 在两相中的分配呈线性,分配系数分别为10和0.1.利用混合、澄清式萃取操作,设每级萃取均达到分配平衡,并且萃取前后各相体积保持不变。
(1)若采用一级萃取,萃取水相中90%的A,所需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应是多少?此时有机相中A的纯度是多少?
(2)若采用多级错流萃取,每级萃取用新鲜的有机相,相比均为0.5,计算使A在有机相中的收率达到99%以上所需的最小萃取级数,并计算有机相中A的实际最大收率和平均纯度.
(3)若采用三级逆流萃取,计算使A在有机相中的收率达到与第(2)问相同所需的相比.A的纯度与(2)比较如何?
谁要都做出来了别忘了分享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