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6孤独之旅(共61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谜底。 《社戏》 《最后一课》 《台阶》 《孤独之旅》 《我的叔叔于 勒》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答: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3.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父子俩都不想很快地去睡觉。 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里的席子上。 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这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选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心理描写。写他想听牛叫或狗吠,符合孩子的心理,也表现了杜 小康对家乡的思念,侧面表明他内心的孤独。 解析 心理描写具有如下作用: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 情;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深化作品主题。


B.狗吠(fèi) 觅食(mì)


嗅觉(xiù) 凹地(āo)


C.撅断(jué) 苍皇(huánɡ)
逃窜• (cuàn) D.麦• 茬(chá)

驱除• (qū)

戮破(chuō)

撩逗(liáo) 胆怯(qiè)


答案 B A.嚼jué。C.撅juē,苍→仓。D.戮→戳。
16 *孤独之旅
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未知,对杜小康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
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入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
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2.小说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却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的父亲和鸭子, 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写他的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 用。如写父亲一个劲儿地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闹的可 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 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慌 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们“十分乖巧”,“它 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经历了生 活沧桑的成年人,父亲对未来也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还是少年的杜小 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到孤独害怕,何况是 作为人的杜小康? 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3.平实的语言风格。 小说的语言值得我们品味。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修饰,符合 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的写景准确、细致,如“鸭群在船 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描写可谓细致入微;状物的文字也极 为精练、通俗浅显,却表现得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层意义,如“鸭们也 长大了”一段,实际上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 隐喻意义。
栏目索引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 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 远之物。 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 未知的。 D.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答案 C “还要走多远”是个疑问句,后面应该用问号。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依次与下面选项中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①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②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 ③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 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
儿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A.燎/搂/嘻 B.缭/履/熹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3.谈谈你对“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 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 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几句话的理解。 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关系到家庭生计的鸭群面临灭 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 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了,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 心翻涌着波涛,流下了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C.嘹/楼/喜
答案 B A.liáo/lǒu/xī。B.liáo/lǚ/xī。C.liáo/lóu/xǐ。
16 *孤独之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空旷 寂寞 撩逗 乖巧 漂游 B.搀杂 驱除 窝棚 肥硕 眺望 C.撅断 旋风 篷松 胆怯 纯粹 D.稠密 捡起 恐荒 戳破 疲软 答案 A B.搀→掺。C.篷→蓬。D.荒→慌。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作家作品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 堂草》《草房子》,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 微妙》等。 本文题目“孤独之旅”,是有很深的意味的。人生之路,漫长而艰辛,每 个人都要“独自走过”。经历过“孤独之旅”的油麻地少年杜小康,一 定会长大成人,因为那份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雕刻了他的灵魂。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重点难点
1.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
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生活
“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1.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答:
(2)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答:
答案 (1)比喻。以“扇面”比喻水流形状,准确、形象。(2)拟人。 “织”这一动词将扇面形水流的波纹形状描绘得形象生动。 解析 解答此类题的模式是“××句子使用了××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2.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 孤独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然而作者却把孤独用文字描摹得可触可 感。当小木船行驶在水面上,杜小康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 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是一种对前途的 恐惧与茫然。当他们到达芦荡时,他“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这又是一种胆怯与恐慌。当他们的语言被大量省略时,又似乎满世界都 注满了孤独,他已不堪孤独的重负,当他日甚一日地想家,在夜里哇哇大 哭时,他已步入孤独的极限。小说情节一步一步地发展,孤独的感觉一 点点地加剧,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4.将“忽然”“居然”“茫然”“突然”“显然”填写在横线上。
(1)但它竟在一天早上,
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2)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
地对
前方感到
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3)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
对父亲说:“我不
栏目索引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挑逗,招惹) B.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果实又大又饱满) C.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坏,不好) D.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多而密) 答案 B 肥硕:肢体大而肥胖。
2.给下面的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缕( )
① 镂( )
褛( )
掺( )
② 渗( )
惨( )
答案
缕(lǚ)丝缕
① 镂(l? u )镂空
褛(lǚ)褴褛
掺(chān)掺杂
② 渗(sh?n)渗透 惨(cǎn)悲惨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会、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憧憬。通过阅读小说,能够获得对语言和文学 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 自己的经验与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典例剖析 例 (2017湖南长沙中考)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班刊名: (2)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脑海 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
16 *孤独之旅长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 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 苦的条件下历练,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结构思路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表达技巧 1.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 伴随着人物的活动,本文多处穿插了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 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是渲染空旷、 孤独、寂寞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孤独感受,如“四周只是草滩或洼地,已 无一户人家”“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 一的炊烟”;有的自然环境描写则突出人与自然的一种巨大反差,突出 周围景物给人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而有关芦荡暴风雨的描写尤为出色。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解析 (1)抓住“走进文学部落”这一主题,拟写出一个与该主题相一 致,容易让大家理解的刊名即可。(2)分析“示例”,明确写谜语应采取 的基本句式,然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篇小说,从内容、主题等深层角 度设置谜面,并写出相应谜底。(3)A.适合悬挂在旅店,不适合悬挂在阅 览室。B.这副对联,道出了济南柳、荷、湖、山辉映一体的独特风貌, 成为游览济南的人争相欣赏的名句,不适合悬挂在阅览室。D.适合悬挂 在图书馆、书房、书店等,不适合悬挂在阅览室。 答案 (1)(示例)诗意长廊、含英咀华 (2)(示例)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 乐——《社戏》 (3)C
和侧面描写。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我爱读小说 素养呈现 走进小说天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 灵。(思维发展与提升) 素养解读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那生动的故事、曲 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 中呈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能激发我们对世界、对社
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4)父亲
也是慌张的。
答案 (1)忽然 (2)突然 茫然 (3)居然 (4)显然
解析 把握几个词语的含义,注意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做出选
择。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稠密(chóu)
嬉闹(xī)


咀嚼(jiáo) 肥硕(shuò)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驱除·祛除] 驱除:赶走;除掉。如“驱除蚊蝇”“驱除邪恶”“驱除 不良情绪”。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如“祛除风寒”“祛 除紧张心理”。 [记叙·描写] 记叙是记叙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用来叙述人物活 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 间、具体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如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 迹等,叙述事件发生、发展或变化的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根据描写对象可分为人物 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根据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
16 *孤独之旅
栏目索引
2.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不可避免地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但乐观的 人和悲观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反应,你能说说吗?悲观者说: 乐观者说:
答案 (示例)(悲观者说:)孤独太可怕了,让我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勇 气。(乐观者说:)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经历了孤独,你才会发现世界原来 如此美丽。 解析 悲观者的话要体现出消极的情绪,乐观者的话要体现出向上的正 能量和积极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