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2
1、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调查还发现I-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

试回答III-2与III-3婚配,其后代(U)为患病男孩的可能性为()
A、1/24
B、13/96
C、25/32
D、7/32
2、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

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

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bbTt(♂)Xbbtt(♀)B.BbTt(♂)Xbbtt(♀) C.BbTt(♂)XBBtt(♀) D.bbTt(♂)XBBtt(♀) 3、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Ⅲ-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C.若Ⅲ-3和Ⅲ-4再生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D.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11/36
4、遗传学家在研究某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细胞处于减Ⅰ前期,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有4种
B.图2细胞表示染色体变异,属于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基因b、e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最终能承产生4种配子
5、现有一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叶片颜色——绿色(A)对花斑色(a)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Y染色体抑制花斑基因的表达;而叶片的形状——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利用4个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母本父本子代
第1组花斑色宽
叶(甲)
绿色宽叶
(乙)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绿色雌株∶
花斑色雌株=1∶1,雄株中没有花斑色
第2组花斑色宽
叶(丙)
绿色窄叶
(丁)
50%绿色宽叶雄株、50%绿色窄叶雄株
A. 叶绿素不是蛋白质,其合成是由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的
B.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X B X b,乙的基因型为AaX B Y
C. 如果让乙和丙杂交,其子代中花斑色宽叶出现的概率是25%
D. 第2组的子代中可能有雌性植株
6、在搭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30个,其中6个C,10个G,6个A,8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8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
A.能搭建出30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最长为12个碱基对
C.能搭建出415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5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7、某种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与 DNA 某一启动部位结合时,只能使一个或几个基因
解旋
B.RNA聚合酶具有催化形成氢键、磷酸二酯键等作用
C.转录产物a需在细胞质中加工成b才能成为翻译的模板
D.多肽c在核糖体内合成结束后进入内质网加工、运输
8、下图为从青蒿中分离的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cyp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翻译形成蛋白质
B.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J、L、N
C.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L段
D. cyp基因的编码区不连续,启动子位于E段,K、M为外显子
9、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等位基因:A、a1、a2、a。

A基因对a1、a2、a为显性,a1基因对a2、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

A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中纯合体有4种
B. 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
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Aa 1、a 2a 2
C. 基因型为Aa 1的雌雄兔交配,子代的毛色为全色兔占34
,青旗拉兔14 D. 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可选用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
10、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即可用显微镜观察
B .DNA 被15N 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 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 和两个不含15N
的精细胞
C .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起固定细胞形态的作用
11、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过程 1、3、5 一般发生于烟花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需要DNA 连接酶参与,复制起点A 先于B 复制
D .图2
、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12、下表为某二倍体动物(2N=28)从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描述。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①和③过程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不完全相同
B .①过程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1个或4个生殖细胞
C .③过程的子细胞中最多有28个核DNA 含有该原始生殖细胞的DNA 单链
D .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④过程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13、在果蝇的X 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隐形突变会导致不同情况的出现:如突变不会引毛皮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全色 A 青旗拉 a 1 喜马拉扬 a 2 白化 aa
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完全致死(突变体全部死亡)和不完全致死(突变体死亡一部分),下图表示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 l 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果蝇均为红眼
B.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1
C.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1:2
D.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不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14、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 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

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15、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

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
B.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
C.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
D.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
16、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

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

经观察,这些无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

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
(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

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一代,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无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选取甲、乙后代的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17、自交不亲和性是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
粉的现象。

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伸长(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

下表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亲本组合S3S4♂×S1S2♀S1S2自交S1S2♂×S1S3♀
花粉管萌发情况S3、S4花粉管都能伸长S1、S2花粉管都不能伸长只有S2花粉管能伸长
①将基因型为S1S4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

②在杂交育种时,用两种自交不亲和的植株做亲本,可以省略杂交过程的操作。

(3)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

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S2所在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

现以该植株为(父本或母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个体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I.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II.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之外的其它部位。

用遗传图解分析I情况(3分,转基因亲本基因型S4M,亲本表现型不做要求)。

1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

研究得知,常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t,在纯合时导致雌蝇转化为不育雄蝇,但在雄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T-t、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中出现白眼果蝇,且性别比为1:3。

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⑴控制果蝇眼色的遗传中, ___________(1分)为显性性状,亲本雄果蝇的
基因型为。

⑵让F1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_________
⑶F1的雄果蝇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
为。

F2的雌雄比例为。

⑷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白眼果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1分),
试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和白色。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遗传研究所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紫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在所有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都开紫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095:1。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是显性性状。

(2)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是A和a、B和 b.......,则甲、乙的基因组成分别至少有、种可能。

(3)让甲和乙杂交,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20、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

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
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
(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种。

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

(2)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XXY 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种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3)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2∕5,请推测其原因是。

(4)小鼠的眼色有红眼、杏红眼、白眼三种,且由两条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_nn为红眼,M_Nn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为白眼,现有MmNn两只雌雄鼠杂交,产下F1代小鼠,再让F1代中的杏红眼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__。

(5)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 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

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

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通过相关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及结论是(写出相应表现型及比例):
①,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21、(1)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父本母本F1F2
第1组一株矮茎一株矮茎高茎、矮茎(数量未统计)高茎、矮茎(数量未统计)
第2组一株高茎一株高茎305高茎、98矮茎高茎、矮茎(数量未统计)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

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F1自交得F2,F2中高茎数量:矮茎数量为____________;则第2组F2中高茎数量:矮茎数量为____________。

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

如果该假说成立,则第2组F1自交得到的F2中高茎数量:矮茎数量为____________。

(2)果蝇的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

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bb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表1所示(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
表现型性别野生型
只有
黑体
只有
粉红眼
只有
短腿
黑体
粉红眼
粉红眼
短腿
黑体
短腿
黑体粉红
眼短腿
雄性25 26 25 27 27 23 26 25 雌性26 24 28 25 26 25 25 24
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号染色体上。

②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基因型不同的组合有。

22、某种昆虫的雌、雄个体比例为1:1,现有一雄虫的表现型是灰体色、红眼、长翅、蓝粉斑点翅、宽口器,它的基因型如下左图,其中基因H A与H B为共显性,且对h均为显性。

为了确定这些性状与相关基因之间的定点关系,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取隐性性状的黑体色、白眼、短翅、无斑点翅、窄口器的雌虫(tthhggeeX r X r)与下左图的雄虫进行交配,产卵1000枚,随机发育成熟的有800枚,其子代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提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因基因重组产生比亲本型配子更少的重组型配子,如:只考虑下述左图1和2号染色体的T/t和H A/H B基因,发生交叉互换时,可能产生配子种类及数量为:TH A=tH B>tH A=TH B)
(1)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多种RNA,这些RNA分子都是以DNA上的区段中的模板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由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遗传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2)据上述左图可知,正常情况下,该雄虫产生的精子中,含G基因的精子占。

(3)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宽口器的基因是;红眼基因最可能是;
(4)通过测交方式能进行基因直观定位,因为亲本的一方产生的是隐性配子,因此,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直接反映另一亲本产生的,由此可推断基因之间的关系与位点。

(5)该昆虫另有控制某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D、d,基因型dd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

选择基因型为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个体随机交配得子二代。

子二代发育成熟的个体中基因D的频率是。

(6)若只研究斑点翅类型与口器类型2对性状,请写出上述亲本杂交产生F1代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7)若这类昆虫中与基因H B等位的除了H A、h之外,还有H C,H C与H A、H B之间均为共显性关系。

则这种生物关于这类等位基因相关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_种。

遗传变异精选题训练2参考答案
1-5 BADDD 6-10 DACBD 11-15 DCCDD
16、(1)一(1分)(2)50%(1/2)(1分) 16.7%(1/6)
(2分)
(3)无叶舌突变株(2分)
若F1全为无叶舌突变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
对基因上(2分);
若F1全为正常植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上。

(2分)
17、(1)基因突变多方向性
(2)S1S2,S1S4 S1S2,S2S4
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完成受精去雄(3)父本 50% , 0
18、
19、(1)6(1分)紫色(2)15 20 (3)1/1024 0
20、(1)27 31/32 (2)4 (3)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2分)
(4)红眼:杏红眼:白眼=2:4:3 (2分)
(5)①若F2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2分)
②若F2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2分)
21、(1)3:1 7:1 5:3
(2) ①Ⅳ ②4 BbRrTt×Bbrrtt、BbRrtt×BbrrTt(少答给1分,多答、错答不给分)22、(1)基因核糖体
(2)1/2 (3)R T
(4)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5)3/4 (6)如下图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