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红外测温仪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仪器 (1)
三、实验原理 (1)
四、实验内容 (7)
五、预习要求 (7)
六、实验步骤 (7)
七、实验结果 (8)
八、实验报告 (8)
红外测温仪
一、实验目的
1.掌握Nios II CPU开发流程;
2.掌握TN901传感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
1.PC机1台;
2.Altera Blaster下载缆线1套;
3.红外测温仪模块1台。

三、实验原理
红外测温仪模块由EDA控制器和红外测温传感器组成,在LCD上显示温度.
1.SOPC Builder 配置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Altera FPGA 的SOPC技术实现温度仪的功能。

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和Flash ROM(存储代码、数据等),系统至少还应包括UART、Timer、中断管理模块以及GPIO 等.具体包含如下图所示SOPC配置:
图1 SOPC Builder 配置
1)Nioss II Pcessor:Nios II/f
默认配置
重命名为CPU
2)JTAG UART
默认配置
重命名为jtag_uart
3)Avalon-MM Tristate Bridge
默认配置
重命名为tri_state_bridge
4)UART (RS-232 Serial Port)
默认配置
重命名为UART
5)SDRAM Controller
参数配置:
Memory profile——>Presets:Custom
—->Data width -—〉Bits:16
-—>Architecture —->Chip select:1
-->Banks:4
-->Address Widths --〉Row:13
—-〉Column:9
Timing ——>SDRAM timing parameters
——〉CAS latency cycles:3
-->Initialization refresh cycles:2
--〉Issue one refresh command every:7.8us
-->Delay after poweruo,before initialization:100us
-—〉Duration of refersh command(t_rfc):70ns
-—>Duration of precharge command(t_rp):20ns
—->ACTIVE to READ orWRITE delay(t_rcd):20ns
-—>Access timer(t_ac):5。

5ns
-->Write recovery time(t_wr,no auto precharge):14ns 重命名为SDRAM
6)Flash Memory Interface(CFI)
参数配置:
Attributes—->Presets:AMD29LV065D120R
其它选项默认
重命名为FLASH
7)PIO
参数配置:
Basic Settings -—〉Width —->Width(1—32bits):1
—-〉Direction—-> output ports only
其它选项默认
重命名为TN_A
此IO作为与红外测温模块的测试脚;
8)PIO
参数配置:
Basic Settings -—>Width ——>Width(1-32bits):1
—-〉Direction--〉Input ports only
其它选项默认
重命名为TN_DAT
此IO作为与红外测温模块数据引脚通信;
9)PIO
参数配置:
Basic Settings -—>Width -—〉Width(1—32bits):1
-->Direction--〉Input ports only
其它选项默认
重命名为TN_CLK
此IO作为与红外测温模块时钟引脚通信;
10)PIO
参数配置:
Basic Settings --〉Width —-〉Width(1—32bits):1
-—〉Direction-—〉output ports only
其它选项默认
重命名为LCDK
此IO作为液晶背光控制,高电平背光使能,低电平无背光。

11)PIO
参数配置:
Basic Settings —-〉Width -->Width(1—32bits):8
--〉Direction-->input ports only
重命名为S
此IO作为S1~S8这8个按键的输入端;
12)Interval Timer
默认配置
重命名为TIMER
13)Character LCD
重命名为LCD1602
此核为LCD液晶控制器。

2.PLL配置
设置PLL输入时钟inclk为50MHz,两路输出时钟,C0输出为50MHz,角度偏移0,C1输出50MHz,角度偏移-70。

3.系统顶层文件
图2 顶层文件
4.TN9特性:
1)TN9红外温度计模块采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功耗的设计,保证了采用的优良特性。

2)MEMS热电堆可以准确的测量出环境温度,采用温度补偿技术在TN9红外温度计模块上。

3)应用了红外片上系统(SoC)技术,TN9红外温度模块具有很高的集成度。

4)可以承受10℃的热冲击.擅长在宽范围温度变化环境中保持精度。

例如:传统的红外测温仪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达到1。

6℃,需要30分钟的稳定时间;而TN9误差仅仅是0.7 ℃,仅需要7分钟的稳定时间。

5)TN9产品只需要3V电源供电,而多数其他红外温度计需要9V电压供电
6)保证温度标准溯源到NIST或者国际测量实验室.所有的TN9经过溯源的红外温度标准源校准,校准的数据和产品的序列号保存在模块上EEPROM内.
5.
6.电气接口:
V: 电源
G:地
D:数据 (串行)
C: 时钟 (串行)
A: 测试脚 (拉低开始测试,当写数据到测温仪时该脚是浮动态)
极限值
Note:电压超过额定表中给出的额定值可能引起操作错误或者器具的损坏。

对正常工作条件见AC/DC参数
直流参数
(VDD = 3.0V, TA = 25℃)
通信时序:
信息格式:
“f”(66H): Tamb (环境温度)
MSB 8 bit Data 最高有效位
LSB8 bit Data最低有效位
Sum Item+MSB+LSB=Sum
CR0DH, 结束信息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实现红外测温仪功能,使用TN901传感器测出环境温度和物体温度,并在LCD 上显示温度值。

五、预习要求
预习LCD1602液晶显示器的使用;
预习TN901温度传感器的使用.
六、实验步骤
1.打开Quartus II 9.0,创建工程;
2.根据实验原理配置Niso II 软核和PLL ip核;
3.根据图2顶层文件示意图,创建bdf文件;
4.约束设计管脚;
5.编译下载设计文件;
6.打开Nios II 9.0 IDE,选择工作路径,创建新工程;
7.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编写程序;
8.编译下载运行程序,观察实验效果。

七、实验结果
Tobj为待测物体温度,Tamb为环境温度。

八、实验报告
1.整理SOPC 硬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
2.在实验中添加“NiosII处理器软核”中我们可以看到Nios II系列支持3种类型的CPU,详细说明这3种CPU的区别;
3.通过实验阐述个人对SOPC概念的理解;
4.在实验中尝试加入新功能,例如环境温度温度上下限报警,物体温度测试报警等;
5.实验心得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