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1课-古诗二首(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古诗二首(第1课时)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第一首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1.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2.能正确朗读、背诵第一首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1.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2.能正确朗读、背诵第一首古诗。
1.回顾导入。
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一首与荷花有关的古诗,你还记得是哪首吗?
学生:《江南》。
教师:不错!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师生齐背。
2.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教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学一首和荷花有关的古诗吧。
(1)学习生字“首”,并组词。
(2)介绍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我国唐代伟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正确朗读古诗。
1.学生自读,标出生字。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首古诗《池上》,边读边标出生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学生自读古诗,标画生字。
(2)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易错音,尤其注意“踪”是平舌音,“萍”是后鼻音。
2.多形式朗读,把古诗读准确。
教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请你认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按节奏示范读)你发现老师是怎么读的了吗?
学生:读的时候有停顿。
教师:不错!读古诗的时候不仅要把古诗读准确,还要读出节奏。
现在和老师一起按照节奏读一下吧。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小组比赛读。
【设计意图】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有针对性地对字音进行纠正,然后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律感,最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二)探究二:理解古诗,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第二句诗。
(1)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读一读第一、第二句诗,找一找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事。
①学生自由读诗句并提取信息。
②全班交流。
教师:主人公是谁?
学生:小娃。
教师:小娃也就是一个小孩子。
他做了什么事情?
学生:偷采白莲。
教师:看看插图,再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白莲”是什么。
学生:白色的荷花。
教师:小娃是已经采了白莲,还是没采?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已经采了。
因为诗中写“偷采白莲回”。
教师:噢!原来已经采完了,现在要回去了,他回去用的什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小艇。
教师:“小艇”也就是小船。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2)学习“采”。
教师:这里有一个要求会写的字“采”。
(教师边讲解边做动作)“采”的上半部分的爪字头表示的是手,第四笔是小撇,下半部分的“木”表示树。
“采”表示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子。
教师指名让学生模仿一下小娃偷采白莲的动作,同时感受小娃的心情。
2.学习第三、第四句诗。
(1)整体感知诗句意思。
教师:小娃偷采白莲回去,有没有被发现呢?读一读第三、第四句诗,再观察插图,说说你的理由。
①学生自由读诗句并提取信息。
②全班交流。
教师:小娃有没有被发现呢?
学生自由发言。
(2)了解“踪迹、藏”的意思,理解第三句诗。
教师:我们来先理解一下诗句中一些词的意思,再理解诗句,就知道小娃到底有没有被发现了。
“藏”这个字大家应该很熟悉,我们常说“捉迷藏”“把东西藏起来”,所以这个“藏”是什么意思?
学生:隐藏。
教师:“踪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你们来说说。
“地上的枫叶形脚印
是小鸭子留下的踪迹”。
你知道“踪迹”是什么意思了吗?
学生:痕迹。
教师:“不解”就是不知道的意思。
现在你能说说第三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不知道隐藏自己的痕迹。
(3)认识“浮萍”,理解第四句诗。
教师:小娃娃不知道隐藏自己的痕迹,也就是说他留下了痕迹。
读读第四句诗,看看插图,说说小娃娃留下的痕迹是什么。
①学生自由读诗句并提取信息。
②全班交流。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浮萍”。
“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你能从插图中找到浮萍吗?找一找,指一指。
学生观察插图。
教师:小娃撑着小船从长满浮萍的水面上划过,结果怎么样了?
学生:浮萍一道开。
教师:小娃撑着小船从水面划过,把水面上的浮萍都拨到两边去了。
所以这就是小娃留下的痕迹。
(4)综合理解。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他不知道怎么隐藏自己的痕迹,水面上的浮萍被船儿荡开,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教师:那小娃被发现了吗?
学生:被发现了。
教师:对!
3.师生齐读整首诗。
(三)探究三: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导图尝试背诵。
2.填空,背诵。
小娃_____________,
偷采___________回。
不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道开。
3.教师指名,学生看图背诵。
4.全班齐背诵。
课后任务
1.背诵第一首古诗《池上》。
2.练习书写“首、采”2个字。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