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从来从雅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5肺









当著名国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笔墨精神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影响着美术界芸芸学子的时候,一种对中国画的形式和观念进行改变的热潮随之出现。

乃至今日,这种把中国画推向高峰的笔墨形式在中国画家的灵魂深处深深地扎下了根。

这其中不乏许多代表人物,平凉画家潘守军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潘守军,字清鹤,生于 1964年,多年工艺厂描景涂绘的经历造就了他扎实的中国画功底。

他在传统的文学典籍中寻找自我,在传统的书画笔墨中发现自我。

他学习吴昌硕先生的笔墨精神,又从其笔墨形式中跳脱出来,“纵横”发展,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笔墨特点。

现代的笔墨精神,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错综复杂的现象,要想使当代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不脱离当代的社会现实,只有在继承传统笔墨形式的同时,寻找新的突破点和更富有代表性的笔墨意趣。

因为当今的社会环境已有很大不同,新的文化意识与人文精神几乎作为同一概念进入水墨画创作的领域,水墨画家们同时获
得了一种新的洞观方式及判断角度,随之产生的是批判《占尽风情》 潘守军/作
036
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见识
《清秋》 潘守军/作
《丽日》 潘守军/作
精神的深化与对于某种文化意识自觉不自觉的认同,鉴于此,才会出现像潘守军这样笔墨“纵横发展”的新模式。

所谓“纵”,就是中国水墨画的传统精神,把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石;所谓“横”,就是以传统笔墨为基础,以当今社会文化意识为背景,拓展新的笔墨领域,发展新的笔墨形式,使中国画笔墨在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经得起考验。

画家潘守军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当今社会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的形势下,潘守军的笔墨精神是富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透过冷静的批判不难见到一种中国画新的笔墨精神。

当然,只要我们越过现代水墨之于传统文
化氛围或相应的心理结构的批判—无论是激烈的,还是平静的,或者是温和的与“中庸”的—就有可能发现这样的秘密:现代水墨在寻找自身表现的基本命题,如当代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家园的寻找、人与自然、人自身等,现代水墨不可避免地实现着某种人类文化传统的认同。

潘守军笔墨形式的形成,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用新的眼光、新的方式来发现传统、运用传统。

他在自己的水墨画作品中,贯彻着始终如一的独立精神—一种极有现代内涵的样式,一种极富现代文化气息的图像,一种极有现代气息的点、线、面。

他师古但不泥古,从历史的艺术长河中一步步走出来。

他的笔墨
精神不仅属于他自己,也是属于整个社会的。

037
潘守军,1964年生,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平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平凉市崆峒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其画作清新、古朴、雅致、大气,尤以花鸟作品精湛、独特而饮誉画坛。

其创作的国画《虎山沟印象》1989年入选全国大展并获优秀奖,同时,该作品入选张仲景画展、全国“峨眉杯”中国画展;部分作品入选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西部风情“飞天奖”大展、甘肃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作品展、甘肃省画院院展并获奖;2007年,国画作品入选甘肃东部四地市美术书法巡展并获奖。

2010年被平凉市政府评为“十佳文艺工作者”;1997年举办潘守军花鸟画作品个展;2001年至今,先后在兰州、酒泉、天水等地举办个人展览10余次;2019年,荣获平凉市“平凉画家画平凉”一等奖。

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及专业杂志发表,并被收藏、出版。

《佳音》 潘守军/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