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_4_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与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了改进: 一是为防止两端温度过高影响封接质量, 断投入重要力量进行研究。以单块定日镜面积为例,
在局部增加了太阳辐射反射圈; 二是力求最大限度 当初美国Solar One电站采用的定日镜面积为40m2,
减少遮光面积, 使真空管有效利用长度大于96%; 三 已经相当大了。现在单块定日镜的面积则更大, 美国
是调整相关玻璃材料配方, 使可伐与玻璃管封接得 先进的热系统面积为150m2, 科学应用国际公司的定
更好。两者性能数据比较见表1。
表1
日镜为170m2, 德国Steinmuller的 定 日 镜150m2, 西 班 牙 GM- 100 采 用 100m2 的 定 日 镜
项目
以 色 列 Solel
德 国 Schott
2002年, 美国能源部在内华达实施1MWe的碟 式系统; 2004年, 美国SES公司在Sandia国家实验室 建造出5套25kWe碟式斯特林系统; 2005年8月, SES 公 司 实 施 由 40 套 25kWe 系 统 组 成 的 1MW碟 式 项 目 , 并宣布与南加爱迪生电力公司签署了850MW的PPA 电力购买协议。
<0.1Pa
体的热能, 其设计主要取决于流 体工作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辐射 通量。目前接收器主要有外露式 和 空 腔 式 两 种 类 型 。Solar One 电
( 4) DSG技术是指直接用水作为介质的新型槽 站和Solar Two电站采用的是外露式接收器; 德国西
式发电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取代大量的换热器, 班牙合作项目Phoebus采用的是空腔式接收器, 其中
图3 两种典型定日镜结构
墨西哥、西班牙、美国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
塔式系统技术正处于商业化示范期, 西班牙有
3.项目投资与发电成本
两个项目, 分别是( 1) PS10项目: 11MWe, 饱和蒸汽,
据 世 界 银 行 报 告 , 如 果 槽 式 电 站 功 率 规 模 在 75000m2定日镜, 蓄热3h; ( 2) SolarTres项目: 15MWe,
100米
合实验室的研究表明, 到2020年前
后, 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约为5美分 / kWh, 从而可能成为实现大功率发 电 、替 代 常 规 能 源 的 最 经 济 手 段 之
活性 中心油管和 连接 温度传感器
吸收管 ( 集热单元)
镜面板
吸收管
( 集热单元) 镜面板
一。
世界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系 统 大 致 有 : 塔 式 系 统 、槽 式 系 统 和
等。图3为两种定日镜的典型结
构, 图4为200m2定日镜设计概念
图。
外观图
接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
其功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工作流
玻管透光率т ≥0.96( 外层玻管镀减反射薄膜)
吸收率α
0.96
发射率ε
0.19( 350℃)
真空度τ
0.013Pa
≥0.96( 外层玻管镀减反射薄膜)
≥0.95 ≤0.14( 400℃)
7~10欧分 /kWh; 中期: 并网ISCC, 6欧分 /kWh; 远期:
5欧分 /kWh。由此可见, 槽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取
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 二) 塔式系统
图4 200m2定日镜设计概念图
24 2006年 第4期
南非目前正在评估100MWe熔 盐 技 术 塔 式 系 统 商业化项目的可行性。 3.项目投资与发电成本
在过去的十年里, 由多家公司研制的功率范围 在7~25kWe的系统样机已在美国成功运行。
由 欧 洲 支 持 的 新 Eurodish 项 目 将 会 进 一 步 促 进 该技术发展; 同时, 美国的两个工业团队斯特林能源 系统公司, 科学应用国际公司已经安装了多台第二 代25kWe斯特林系统样机, 用于进一步测试评价, WG Associates研 发 的 第 一 台 无 人 值 守 远 程 操 作 的 9~10kWe碟式斯特林系统样机也已开始示范运行。 2.现有项目
进而实现简化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目 的吸热材料为金属丝网、泡沫陶瓷等; 也有采用三只
前过热蒸汽的工作参数已经达到400℃、10Mpa。
承压空腔式接收器串连然后与250kW燃气轮机结合
( 5) 可靠性技术研究, 运动中的高温真空接收器 的技术方案。
在聚光器阵列两端与布置在地面上不动的导热油管 2.现有项目
V型 构 架
液压驱 动系统
碟式系统三类 , 其中槽式系统在20
本地控制器
中间塔桩
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了商业化, 其
驱动塔桩
他两种目前处于商业化示范阶段,
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二 国外热发电技术与成本
图1 LUZ1-3型聚光器
( 一) 槽式系统
钢结构
槽式抛物面反光器
1.技术发展
吸收管
美国LUZ公司在已经建成9座槽式太阳能 热 发
目前国内热发电技术研究成果有: 中科院电工 所的定日镜、碟式聚光器、槽式聚光器等; 中国科技 大学的新型定日镜以及槽式聚光器、接收器等; 河海 大学的系统整体控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小型碟 式系统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热管技术以及南京春辉公 司的各类聚光集热部件、系统整体技术以及相关工 程建设等。
国 内 首 座70kWe 塔 式 系 统 已 于2005 年10 月 底 成 功投入并网发电。 四 太阳能热发电前景
图2 Eur otr ough型聚光器
23 2006年 第4期
( 3) 高性能的高温真空管接收器。高温真空管接 1.技术发展
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由以色列Solel公司( 前
定日镜是塔式系统中投资最大的部件, 国际上
身为LUZ公司) 提供。德 国Schott公 司 对 高 温 真 空 管 在其光学性能、结构、控制方式及制造成本等方面不
30~200MWe、 采 用 朗 肯 循 环 , 投 资 的 近 期 目 标 是 熔盐接收器, 蓄热16h, 可24h连续运行。
3500~2440欧元 /kWe; 如果规 模 在130MWe、采 用 混
合太阳能联合循环 ( ISCC) , 则近期的投资目标是
1080欧元 /kWe。发电成本的目标是近期: 朗肯 循 环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 4)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与前景
张文进 孙利国 刘晓晖 徐 宁 王 军
一 简介
璃厚度等方面不断优化,以最大限度降低整机重量。
聚光类太阳能热发电( 以下称太阳能热发电) ,
( 2) 极轴跟踪技术, 充分考虑方位角和高度角的
即利用聚光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 影响, 聚光集热器阵列由原来的南北向水平放置改
由德国研发的6套9~10kWe处于商业化前夕的碟 式斯特林系统在西班牙PSA获得示范, 累计运行纪录 达3万小时。为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 德国环境部资助 的6台新碟式斯特林系统发展计划已由SBP公司执行。 3.项目投资与发电成本
1999年美国电力供应研究报告认为, 只有当碟 式斯特林系统成本在2000~1200美元 /kWe时才会产 生巨大市场。
电站的基础上, 对系统中的组件不断进行技术改
进, 在欧洲的西班牙热发电研发中心PSA进行试验,
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 1) 先进的聚光器, 结构形式由轴式单元( 图1)
发展为衍架式单元( Eurotrough) , 如图2所示。聚光器
单列长度由100m增长为150m, 这样一套驱动机构可
以带动更长的聚光器阵列; 此外, 在聚光镜材料、玻
在我国,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京都议 定书》的签署, 随着我国能源形势和生态环境的发 展, 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更适合于大规模电力供 应的补充方式, 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也必然会 得到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
发展经济
保护生态 (篆刻: 黄军)
25 2006年 第4期
路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活动密封连接问题, 现在一
般设计为球型关节, 这一改进, 需要综合考虑温度、
压力、密封等相关因素。
2.现有项目
由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相对成熟, 所以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界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这类电站分布于阿尔及
利 亚 、澳 大 利 亚 、埃 及 、印 度 、伊 朗 、意 大 利 、摩 洛 哥 、
碟 式 系 统 因 为 体 积 小 、效 率 高 、投 资 少 、安 装 方 便, 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 主要适合分布式应用。特 别是碟式斯特林系统, 由于较高的工作温度可以获得 较高的转化效率, 所以发展潜力很大, 备受关注, 目前 该系统太阳能转化电能效率达到了30%。一般旋转抛 物面反射镜直径为5~15m, 系统功率5~50kWe。
目 前 , 单 套 9 ~10kWe 碟 式 斯 特 林 总 成 本 为
10000~14000欧 元 /kWe; 年 产100套 时 , 可 降 低 为 7100欧元 /kWe; 发电成本的近期目标低于15欧分 / kWh, 中远期则更低。
欧 洲 Eurodish 系 统 的 成 本 目 标 更 乐 观 。年 产 100 套时, 为7100欧元 /kWe; 年产1000套时, 降到3700欧 元 /kWe; 年产3000套时, 为2400欧元 /kWe, 年产 10000套时, 仅1600欧元 /kWe。 三 国内热发电技术现状
PS10项目的投资约为2700欧元 /kWe, 发电成本 估 测 为 20 ~14 欧 分 /kWh; SolarTres 项 目 总 投 资 约 8400万欧元, 每年运行费用200万欧元。
据世界银行报告, 在每年太阳直射幅照度DNI 为2700kWh /m2条件下, 中期发电成本为7~8欧 分 / kWh ( 100MWe, 蓄 热 ) , 远 期 成 本 为 5 欧 分 /kWh ( 200MWe, 蓄热) 。 ( 三) 碟式系统 1.技术发展
太阳能热发电, 不耗用化石能源, 无任何污染排 放, 是清洁的发电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试验 成功以后, 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其中槽式系统 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推进商业化应用的突破口和重 点; 塔式和碟式系统尚处于商业化试验阶段。专家预 测, 2020年前后,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将在发达国家实 现商业化, 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过 热 力 循 环 持 续 发 电 的 技 术 。20世 纪80年 代 以 来 , 为南北向的倾斜轴( 倾斜角度与纬度有关) , 从而更
美、以、德、意、俄 、澳 、西 等 国 相 继 建 立 起 不 同 形 式 有效地接收太阳辐射能。
的示范装置, 有力地促进了太阳能 热 发 电 技 术 的 发 展 。 美 国 Sunlab 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