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去爱 用心去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心去爱用心去做

——新时期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点滴感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毫无疑问,为本之源在于“德”,为德之源在于“心”,“心德”就是师德之源。《礼记·大学》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就是说为人师者不仅要“正心”,而且要“诚意”。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党和国家对师德的基本要求。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赋予师德不同的内涵。

一、“真心”爱教育,“用心”做事业。

世上无难事,只怕真心人。陶行知就是“真心”爱教育,“用心”做事业的典范。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也就是说人一辈子总是为了一些“大事”而来,总要做成一点“大事”才对,无论你选择什么职业,都应该如此。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最终成为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成为师德的楷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精神花园里的园丁,选择教育、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爱自己、选择爱国家、选择爱人类。

怎样做到“真心”爱教育,“用心”做事业?艺术大师常香玉的“戏比天大”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常香玉把戏比作天,

把戏顶在头上、放在心中、抓在手里、落在脚下,终究成为一代德艺双馨的名师大角。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根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持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一个把教育看成“天”、视作生命的人,一个把师德顶在头上、放在心中、抓在手里、落在脚下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教师称号的人。

二、“真心”爱学生,“用心”做朋友。

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推进教育活动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提升教育活动质量的创造者,任何撇开学生去讲师德、立师德、强师德的说法,都是空中楼阁。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显然,“真心”爱学生,“用心”做朋友,就成为了必然,连接师生的纽带是爱心、是交往、是信任,师生关系是“朋友”。因此,爱学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爱学生首先要“放下身子”。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将师生中“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变成平等的关系;将学习中的“教”

与“学”的关系,变成“教学”的关系,变成互助的关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共同分担失败的烦恼。

其次,要“一个都不能少”。教书育人就像下棋,每一步每一棋子都息息相关,放弃一步或放弃一子可能就意味着失败。全国优秀教师曾荣就说:“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可以挖,你认为他行,他就力争行;你认为他有问题,他就会出问题。”他还认为,花不美不能怪花,应该怪养花的人,老师好不好才是最关键的。就是说没有坏学生,只有差老师。放弃一个,就是失德。

第三要“时时事事关注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爱学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没有一成不变的理,爱学生也要与时俱进,要坚持不懈。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以动力,更要及时纠正学生的“缺失点”,给他以压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更要导之以行,哪怕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劳动,哪怕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成果。

第四要“善于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是绝对存在的,面对矛盾教师绝不能退缩不前,更不能视而不见。要敢于面对和承担师生矛盾带来的后果,要敢于面对矛盾,善

于解决矛盾,特别要在师生之间营造敢想、敢干、敢于面对、敢于承担的氛围,这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义不容辞的“壮举”会使学生“亲其师”,“听其言”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得到巩固和升华。

三、“真心”爱学习,“用心”做学问。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面对知识来源渠道多元化,知识种类多元化和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这些促使教师要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做到“闻道在其先”和“术业有专攻”,那就难以面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

教师要持之以恒,做终身学习的带头者。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的要求,都要求教师必须勤奋学习,终身学习,要始终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如果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没有持之以恒的劲头,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终身学习,不仅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终身学习,才能“至千里”和“聚江海”,才能无愧于教育事业,无愧于教师称号。

教师要孜孜不倦,做全面学习的践行者。终身学习不仅是指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终身学习;不仅要求教师全面学习,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学习。要向每一个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广泛性学习,也要批判性学习。《礼记·中庸》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说学习要博览群书,要去伪存真,要细嚼慢咽,更要学以致用。要“明志静学”。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就是说明志是学习的前提,静学是学习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