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3.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教学难点
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两篇文章,你们学到了写事情的好方法了吗?
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部分内容,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并进行运用。
二、回顾课文,找到规律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一)交流《麻雀》一课。
引导交流:《麻雀》这篇课文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1:面对凶恶的猎狗,老麻雀毫不畏惧,掩护小麻雀。
师相机点拨:课文第4、5自然段写的就是这部分的内容。
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写猎狗与麻雀相遇的情形?
预设2:主要抓住了猎狗和老麻雀的动作来写。
师相机点拨:(教学目标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课上,我们找出了这么多描写猎狗、老麻雀动作的词,体会到了猎狗的凶恶,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抓住动作,写清楚看到的情形,能让我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写了什么?
预设3:作者还写了自己听到的、想到的。
师继续点拨:(教学目标呈现相关语句)是啊,这样写,让读者对麻雀和猎狗相遇的情形印象深刻。
(二)交流《爬天都峰》一课。
1.学习《爬天都峰》一文时,我们根据写作顺序绘制了思维导图,谁能结合思维导图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作者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爬山前“我很害怕”,爬山中“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爬上峰顶后“我”和老爷爷一起合影留念。
教师小结:像这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就能把事情写
清楚。
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预设:我过生日那天,好多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宴,我玩得很开心。
师相机追问:你准备按照什么顺序来讲清楚这件事?
预设:我可以按“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的顺序来讲。
师继续追问:大家觉得他讲得怎么样?(生评价。
师指名继续按一定的顺序讲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
3.同样是写事情,《麻雀》主要写作者所见到的,给我们如临其境的感觉。
《爬天都峰》重点写了什么呢?(重点写了人物的对话。
)
(1)再读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你觉得这两次对话能不能删减?(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自读后交流、明确:不能删。
开始“我”不敢爬,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使“我”和老爷爷都坚定了信心;从第二次对话可以看出,“我”和老爷爷互相汲取力量,互相鼓励,才爬上了天都峰顶。
两次对话都很重要,因此不能删。
(2)两段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抓住人物对话来写,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咱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段对话。
(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发现你们分别从不同的角
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第一组的同学交代了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第二组的同学总结了要合理安排叙述顺序;第三组的同学讲了要想把事情叙述清楚就要认真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想……把《麻雀》和《爬天都峰》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经历不同,感受不同,写法也就不同。
所以,我们写事情也要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合适的写法。
三、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出示,见教学目标P6-P10。
(一)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1.分组交流图片内容,并尝试把图片的内容讲清楚。
2.教师指导学生说内容。
(1)先说图片上画的内容,再发挥想象把内容说明白。
(2)想象要在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要合理。
3.学生上台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二)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尝试写话。
1.教师课前设计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回家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先记录家人做家务的“动作链”,再根据这个“动作链”写一段话。
2.课上,学生交流所记、所写,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及时修改或重写。
预设:
师:这是一位同学记录的爸爸做红烧鱼头的“动作链”及他所写的片段,大家读了有什么想法?
生1:他记录的“动作链”比较完整,写的顺序跟记录的也是一致的,但是他把“切”和“洗”填反了,也写反了,应该先洗再切。
生2:鱼头那么大,不好“切”,应该是“剁”。
生3:我妈妈喜欢做这道菜,鱼头下锅后要先“煎”后“烧”,他把“煎”漏掉了。
师:大家评得真好!小组内交换检查记录表,看看“动作链”是否完整,顺序对不对,用词准不准。
不妥当的地方一起讨论怎么修改,问题大的建议重写。
(生小组内互相检查、修改。
)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都特别仔细,并且还注意到了动词的用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边想象动作边核对相关内容,检查有没有遗漏。
然后,把动词扩展成句子,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最后,读一读,着重关注句与句之间是否通顺连贯。
用一段话写做某家务过程的注意事项:
(1)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词。
(2)用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写清楚做家务的过程。
(4)写完后认真修改,看是否写清楚。
四、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下课之后,请同学们把刚才写的那段话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同学之间可以互评互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前面学习课文所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练笔中。
在“初试身手”指导中,进一步强化了按顺序表达和具体描写的方法指导,层次清晰,指导具体,对学生练笔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帮助作用。
不足之处: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作出及时评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