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文歌曲演唱的语音连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英文歌曲演唱的语音连读
作者:胡竞文
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04期
[摘要]英文歌曲的演唱不仅仅是旋律与语言模唱的对照表达,更需要具有一定规则的英文发音理论与训练为支撑。
在英文歌曲中,连读是最普遍的一个发音规则,当然也有重读与非重读音节以及音变等其他特殊的歌唱语言表达方式,也正因为这些规则的存在,才使得英文歌曲在中国人的演唱中能够正确地体现标准性,也有助于演唱歌曲的流畅性、节奏性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关键词]连读;风格;规则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4-0077-03
[收稿日期]2018-01-06
[作者简介]胡竞文(1997—),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学生。
(长春 130000)语言(Language)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
歌唱语言(Singing Language)是作为歌曲作品中基于音乐旋律的情感变化而配以对应的语言表达呈现。
英文歌曲是当下流行音乐范畴中传播面积最广、速度最快的音乐体裁,它借助于各种文化传播方式流传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便有中国人录制演唱英文歌曲,时至今日,英文歌曲也是受众性较高的大众文化。
当欧美众多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载体从西方来到中国,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形式的具体化,无论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从音乐学角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人对介于语言受体与语境情感之间的音乐表述。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国人交流英语没问题,但是唱英语却成了很多喜爱英文歌曲的中国人的一个不小的障碍,究其原因,就是歌唱语音的发音规则与音乐旋律的对照关系存在着问题。
对中国人演唱英文歌曲来说更需要注重的不仅仅是歌词中的个体单词准确的英文发音,同时为了音乐表现与情感的需要,也包含了众多的拼读规则,只有掌握了英文歌曲的拼读规则才能够完成对其完美的体现。
本文从列举的英文歌曲中有代表性的歌词入手,通过对歌曲风格以及演唱方面的分析,对英文歌曲的歌词发音的连读问题进以阐释。
连读(Liaison)是流利的英文交流的基础,而在演唱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连读是指在连贯又快速的话语中,同一意群的单词没有停顿,并且流畅自然地表达。
一、连读基本规则
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前一单词的结尾辅音与后一单词的元音开头相拼读,即为连读。
比如save︶it 不连读为/seiv/ /it/,连
读的话就是/′seivit/, it 就与前一个单词融为了一体,发音相对延长,而不需要再次发音。
在演唱英文歌曲时注意单词的连读,可以使每句歌词更加连贯流畅,跟随旋律进行演唱会将情感演绎得更加到位。
在英文歌词中连读的现象极为普遍,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艾薇儿·拉维尼(Avril Lavigne),她2003年获得第32届朱诺奖(Juno Awards)朱诺奖(Juno Awards)是授予加拿大音乐艺术家以及团体的奖项,可被视为雷同于美国格莱美的音乐奖项。
由Canadian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所组成,此奖项始于 1964年。
最佳单曲奖的《Complicated》,这首歌曲是艾薇儿早期的摇滚风格作品,与其说这首歌的风格是摇滚,更恰当的归类应该是流行朋克(pop punk)风格,在旋律上也能感觉到油渍摇滚(Grunge)音乐对她的影响。
她的音乐类型独树一帜,以另类的摇滚风格为主,在演唱这一类型的歌曲时,最应该注意的是咬字。
歌词的第一句Chill︶out what you yellin′ for ,chill out 不连读/ til/ /aut /连读则是 / tilaut /。
由于这句歌词是歌曲的第一句,如果chill out不连读的话会显得演唱很僵硬,歌曲是明朗风趣又蕴含悲伤的F大调,连读演唱后大大贴合了歌曲回归本真拒绝“两面派朋友”和错综复杂的虚伪的人际关系的主题,演唱起来更为接近生活,更加真实。
被誉为拉丁天后的夏奇拉(Shakira),她演绎的《疯狂动物城》(Zootropolis)主题曲“Try Everything”中的歌词: I wont give︶up no I wont give︶in,这句歌词里的give up和give in 如果不连读/giv//in / 就大大失去了歌曲原有的活泼动感,相反,连读/ givin /的话,听众会跟随演唱者的歌声一起来到奇妙的动物城,经历一场妙趣横生的大冒险。
夏奇拉的音乐风格基本都属于拉丁摇滚,演唱上也带有浓郁的拉丁风情和充满攻击性的摇滚元素。
利落的咬字断句也是其特点之一,在歌唱者翻唱时注意连读更能突出这首歌不断挑战自我、不轻言放弃的主题。
美国的希拉里·达夫(Hilary Duff)2015年发行的《Breathe In. Breathe Out》,桥段部分八小节六句重复的歌词Breathe︶in breathe︶out,在这句歌词中breathe in 和 breathe out如果不连读,就会显得歌曲断断续续,情感也断断续续。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时需要表达出与爱人分手之后的失落,独自度过这艰难时刻的煎熬,桥段部分反复重复Breathe in breathe out,告诉自己吸气呼气,试图假装若无其事,这更是歌曲的精髓之处,连读之后会对这首歌有更好的演绎。
二、词尾“r”的连读
在英音中,前一单词以字母r结尾,那么这个r不发音,而如果后一个单词的开头是以元音开头,则r与后一单词的开头元音连读发音。
在美音中,无论连读与否,r都通常会发音,类似于汉语当中的儿化音。
在演唱汉语歌曲时会发现汉语中的儿化音一般只卷起舌尖,而在演唱英文歌曲时却会发现舌头全部卷曲。
我们用一首奥斯卡获奖影片《贝隆夫人》(Evita)的歌曲《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来举例说明。
这首歌曲属于音乐剧体裁片段,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与歌剧的区别在于音乐剧运用大量流行音乐元素与编曲手法。
另外,音乐剧没有如古典歌剧中关于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而且不一定非得使用美声唱法。
音乐剧的唱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Legit Singing即学院唱法,这种唱法偏美声化,靠调节声音混入胸腔和头腔的比例适应不同的角色和歌曲;另一种是Contemporary Singing即当代唱法,这种唱法没有界限,完全根据歌者自身的声音条件对声音做更复杂的真假配比。
这首歌曲中的 That I still need your love, after︶all that Ive done一句中,after和all连读,由/ ′a:ft/ /:l /变成/ ′a:ft r:l /通过旋律线的拉扯和饱含深情的诉说,将第一夫人从一个受尽社会歧视的私生女到权倾阿根廷的主政者的传奇人生讲述给听众。
在英文歌曲演唱中,曲调流畅轻快、歌词写实的歌曲一般都朗朗上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是一种具有美国白人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方,其根源来自英国早期民谣,是美国白人民族音乐的代表。
乡村音乐的特点是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热情而不失流行元素。
乡村音乐多为歌谣体,它的歌词大多简单直接、诚挚自然,用生活化的歌词讲述故事。
我们用当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音乐唱作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Our Song》中的一句歌词来举例说明。
歌曲中I was riding shotgun with my hair︶undone in the front seat of his car一句,在歌曲的开始就展现给大家日常生活的故事,这句歌词中的hair undone如果不连读的话会略显生硬,不够自然。
这首歌曲带有明显的Teen pop风格,对歌词的连贯性要求相对较高。
hair undone连读前/her / /n′dn /,连读后则是/ hern′dn /。
hair︶undone连读演唱后搭配明快的旋律而朗朗上口,更加符合乡村音乐返璞归真、质朴演唱的风格,从而更容易触动听者心灵,引起共鸣。
大多数的中国人听音乐时习惯于听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所以在演唱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歌词的连贯与流畅。
上文提到了一个音乐形式Teen pop,就是青少年流行音乐,歌词侧重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主题都是围绕着爱情和青春,歌词的演唱也相对更有律动。
像美国创作歌手雪儿·洛德(Cher Lloyd)在2012年2月17日发行的第三首单曲《Want U Back》,歌曲充满了自由不羁,这首歌也融合了电子合成流行音乐元素,使歌曲更富有节奏感。
因此在演唱上,更要注意歌词的连读问题。
歌曲第一句Remember︶all the things that you andI did first中的remember︶all开启了这一部分的旋律线,如若不连读,则是/ri′memb(r) / /:l/,连读变成/ ri′membr:l /,在听觉上会比不连读更胜一筹。
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也会省去过多的停顿以保持旋律节奏完整。
电子音乐的灵魂在与音色和律动,做好每一处的连读,方能保证歌曲的律动在旋律中顺利进行。
三、元音连读中的加音
在同一意群内,前一个单词是元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也是以元音开头,口语中为了发音方便往往会在两个元音之间增加一个微弱的加音。
在演唱一首英文歌曲时,除了应该注意细节的处理外,还应该具有一种整体意识,这种意识尤其体现在演唱影视插曲的时候,技术与情感相互约制、相互协调,使其情景交融。
看过美剧《The Vampire Dairies》的人会有体会,当剧中插曲《Cut》的旋律响起,一种痛心彷徨之感立即袭来,让人深陷其中、听到窒息。
仔细回味Plumb(原名Tiffany Arbuckle)金属般的嗓音和对歌曲极为细腻的处理,仿佛能够看见Elena与Stephan的爱情故事,这就是一种整体意识。
《Cut》副歌的最后两句是I︶am notalone,我们在正常读出这句话的时候,一般读成/ai/ /m/,正常连读就是/aim/,但有的时候在演唱时,为了更加强调情感往往会选择不进行连读,但是为了保证旋律和歌词完美相应,每个音节所匹配的单词应该在固定的节奏里唱满对应的时值,从而出现了加音的情况,像这句I︶am not alone中的I am则会在两个单词中间增加一个微弱的加音“y”,变成/ai′ym /。
在演唱上由于增加了一个音,后一个单词由开口音开头变成了闭口音开头,更利于演唱高音时搭上气息,避免漏气,演唱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
与上述加音规则相同的还有很多其他音乐风格的歌曲,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也有不同的演唱技巧。
对比于当下的欧美流行音乐体系,百老汇音乐比其他流行音乐风格更具有严谨性,它更多的是介于偏古典和流行之间的一种音乐风格。
百老汇歌曲多数由古典创作手法在完成现代题材歌曲的时候融入了多元的流行音乐成分,如爵士(Jazz)、布鲁斯(Blues)等。
曲式结构方整,遵循古典的音乐创作手法,和声规整。
因此在百老汇歌曲的演唱上也应该注意尽量贴近于古典音乐要求。
我们用天籁童声迪克兰·加尔布雷斯(Declan Galbraith)在2002年12月9日发行的单曲《Tell Me Why》来举例说明。
这首歌属于一首反战题材歌曲,从儿童的视角向世界呼吁,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体会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和一些无法触及的地方的孩子们的苦难,呼唤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关注。
这首歌曲的曲风清幽空灵,在演唱上应该注意是以真声为基础,气息和声音力度应大于演唱一般的流行歌曲,使歌曲娓娓道来又澎湃激昂。
歌曲第二段的第一句歌词Everyday I︶ask myself,情绪上会比第一段更加饱满,由于迪克兰·加尔布雷斯的音域较高,翻唱时注意这句的连读加音会更便于演唱。
Iask正常读成/ai / /a:sk/,连读加音之后就是/ai ′ya:sk/,高音域演唱听起来也更灵活,给人震撼心灵的力量,引人深思、唤醒沉睡的世人。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前一个单词词尾是/ u /或者/ u: /,后一个单词的词首是元音连读时会在中间加一个微弱的/ w /。
符合这一发音规则的歌曲比如说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歌曲中最经典的一句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go on / gu/ /n /加音连读以后变成了/ gu′wn /。
这首歌曲的音乐由詹姆斯·霍纳(James Roy Horner)创作,充分运用了爱尔兰传统乐器——爱尔兰锡哨,悠扬婉转又幽怨,旋律从平缓到激昂,最后一句And my heart will go︶on and on,加音连读以后不仅在演唱上避免了气息的断断续续,更增加了几分荡气回肠,悲剧感史诗感随之而来。
四、辅音连读中的省音(Elision)
在同一意群内,当前一个单词是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是以辅音开头的时候,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省音的现象。
在演唱一些简单纯净的歌曲时,省音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缥缈又神秘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新世纪音乐是一种介于电子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音乐形式,并非流行音乐又并非古典音乐。
为了营造一种自然而又平静的气氛,其和声极为和谐且歌词简洁,在演唱这种音乐风格的作品时,注意省音更添几分纯净。
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恩雅(Enya),她的歌曲游走于流行和古典之间,仿佛可以洗涤尘世的浮躁,打开一扇通往纯净心灵世界的窗,她投入心血最多的作品《Amarantine》中最后一句娓娓道来For night and︶day belong to love。
其中的and day/nd / /dei /省音变成/ n(d)dei /,演唱这最后一句省去相同辅音就像消除一切杂念,如同这首歌的意义——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因为爱的传递而生生不息。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前一单词以辅音加/ t /或者/ d /结尾,后一单词以辅音开头,那么/ t /或者/ d /往往在口语中省略。
我们用一首经典的爵士歌曲《Fly Me To The Moon》举例说明,这首歌曲是由巴特·霍华德(Bart Howard)创作,由被誉为爵士歌王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翻唱而名声大噪,这也是第一首在月球上播放的人类歌曲。
相比于其他音乐风格,爵士乐的节奏与和声相对复杂,演唱中的无意义的衬词也极其具有即兴性,它的三级音和七级音经常降低一些,有些时候五级音也辅以颤音或滑音降半音,增添了几分忧郁悲伤的色彩,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布鲁斯音阶色彩。
爵士歌曲的发声特点和气息支持与美声唱法极为相似,但运用较多的胸腔共鸣和咽腔共鸣,制造一种朦胧深沉的声音色彩。
由于其旋律中多用三连音和切分音,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强弱拍和音色强弱的对比。
关于省音的问题,我们用其中一句歌词Let me see what︶spring is like on Jupiter and Mars来说明。
这句当中的what spring,what是以辅音加/ t /结尾,spring是以辅音开头,所以what的/ t /不发音。
省音后的这一句演唱起来重拍刚好落在spring,听觉上也更流畅自然。
符合相同发音规则的爵士歌曲还有同是法兰克·辛纳屈演唱的《Cycles》,副歌第一句There isn’t︶much that I have learned中的isn’t much也是一样,省略前一单词词尾的/ t /,使旋律线更加流畅,演唱上更容易保持吸气的连贯。
[参考文献]
[1]张卓宏.突破听说要塞——连读与音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永宁.主题听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郝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