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寓言两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寓言两则
教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就是一篇四书课文,由两则有著浓郁嘲讽意味的寓言故事共同组成。

故事中蕴含着
深刻的哲理,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生活的不好教材。

《掩耳盗铃》讲的是一个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自以为自己听不到铃响,人家也听不到,结果当场被发现。

《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农民在耕田时,碰见一只兔子
撞在田间的树桩上死了,他毫不费力地捡到了兔子。

从此以后,他便丢下农活,整天守候
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没等到撞死的兔子,田地也荒了。

本课的两则故事篇幅短小,语言朴实,学生易懂易懂。

【设计理念】
挖掘学生的知识积累,在以往学习、了解寓言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重新认识“铛、窜”等生字,可以写下“盗、铛、零”等字,能够认知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处事的思想教育。

3.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寓言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记住课文,懂两则寓言的寓意,认知两个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工作】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寓言小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主备案个性案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唤醒情感体验,做好自学铺垫。

(1)老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寓言吗?为什么喜欢它们?你们在课堂里学习过
哪些寓言?(用成语概括。

)谁还知道其他的寓言吗?
(2)小结:寓言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们都讨厌它。

寓言故事短小,
形象生动,语言质朴迷人,散发出美的享用。

它把深奥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中,可供我们先
进经验,给我们启迪,并使我们受教育。

使我们在寓言故事的写作中快速增长智慧、认清
形势吧!
(3)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则寓言《掩耳盗铃》二、板书题目,理解题意 1.指导“盗”字的书写。

“盗”,上下结构,上部书写要注意左窄右宽,下部“皿”字要写得扁而短,
最后一横要长,托住上部,使字平稳。

2.理解“掩、盗”的意思。

3.说说题意。

三、商谈学习策略,高度关注自学方法
1.讨论:根据以往学习寓言的经验,说说学习寓言与学习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自学寓言除了认知故事内容外,还要搞清楚这个故事说我们什么道理。

)2.师生共
同制订自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融合插画,认知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知这则寓言的寓意。

3.根据自学目标,学生独立自主自学。

4.小
组交流学习成果。

四、全班交流,深入学习提高1.读生字卡片,书写生字。

2.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说道确切故事的起因――想要偷走;经过――怎样偷走;结果――被察觉。

)3.说
道说道你就是通过哪些词语记住课文的。

(鼓励学生紧贴课文语言,自己记住课文。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的词语可能不同,要引导学生讲出理由及自己的感悟,允许存在
不同见解,不要在对错、优劣上纠缠不清。

4.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词语。

5.(出具多媒体课件。

)念大屏幕上的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及促进作用,并说说道
自己的认知。

(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融合上下文、联系语言运用的经验、删改词语后书
法展等方法,认知这些关键词语。


(1)“很想……偷”:偷,私下里拿别人的东西。

这是不能让人家知道的。

而下文
盗铃人自作聪明掩耳盗铃,结果铃声一响,盗铃的行为就被人发觉了,只有结合上下文理解,才能深刻的理解寓意。

(2)“明明晓得”(查字典):明明,副词,则表示似乎如此或确认(下文意思往
往转折点)。

这里特别强调就是盗铃人晓得。

我们联系下文,可以从这个词中窥见“他”
就是自欺欺人。

(3)“只要……就……”:用词语删减法体会其作用。

通过对比品读,在反复朗读
中感悟两个分句之间十分明确的意义关系:前者提出一个条件,后者必然出现结果。

也可
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造句,套用这对关联词语,以便理解句子。

(4)“掩住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

结合下文我们知道,他不能掩住别人的耳朵,别人还是能听到铃声的。

(5)“刚……就……”:表明结果就可以诱骗自己,却诱骗没法别人。

五、指导朗诵念第二自然段,特别注意念出盗铃人自作聪明的语气。

念全文时必须把盗铃人的可笑整体表现出。

六、归纳寓意,总结扩展1.讨论:
①盗铃人错在哪里?
②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③自学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些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谈出个人阅读的独特感受,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因此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

答案不是唯一的。

如:讨论“盗铃人错在哪里”时,学生可以从
第一段中依泉:错在看见人家存有什么东西,自己想,就颤抖偷走的念头;从第二段中依泉:(1)错在他明知故犯,晓得只要铃铛用手一碰,就可以作响出来,立刻可以被人辨认出,可是他鬼迷心窍,还回去偷走;(2)错在他自作聪明、自欺欺人,套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听见响声,可以别人的耳朵却不了被套住,别人当然可以辨认出。

从第三段中依泉:错误思维必然产生错误的结果,可是他还“没想到”,只好束手就擒……)
2.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3.想一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相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自学、生活实际,谈谈观后感。

七、布置作业1.抄录生字新词。

2.展开想象,续编《掩耳盗铃》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备考旧知,概括学法
1.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回忆并归纳学习方法。

(1)自学生字词,厘清文章脉络。

(2)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插图,读懂寓言故事。

(3)分析人物错在哪里,思考寓言的寓意。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二、自学寓言《守株待兔》三、交流学习成果
1.出具卡片,拼字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出种田人捡到兔子时美滋滋的心情,以及后来着急、盼望、失意的感情变化。


3.先说道说道课题“守株待兔”的意思(表述“株、等待”的意思),再说说道课文主要谈了什么事(说道确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认知稀奇古怪的词语。

四、开拓思维
1.思考:面对着急、盼望、失意的种田人,你想怎样劝他?
2.同桌协调演出。

在小组中挑选出演出最出色的一对,在全班演出。

3.评一评谁的口语交际能力强。

(从劝人的态度、讲的道理、说话的技巧上评。


五、说道说道故事说我们什么道理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

如:不能存侥幸心理,只有积极地努力地做,才能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做事情要灵活,不能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六、用自己的话说道说道“守株待兔”成语的意思
七、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示寓言故事,选其中的一则寓言,说说故事内容或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班门弄斧、邯郸学步等。

八、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自己打听其他寓言故事...。

课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