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特殊开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2、地表倾斜的影响
地表倾斜后,建筑物也随之歪斜,重心偏移,影响其稳定性,而且 承重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盈利,基础的承压也会发生变化。
3、地表曲率的影响
建筑物的基础底面出现悬空状态。
4、地表水平变形的影响
使建筑物受到附加的拉伸和压缩应力。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7、铁路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在其下方浅 部有煤层或石灰岩时,需调查铁路下方是 否有老空区、废巷道发、岩溶等,如果在 这些空硐充水,则采前应将水排干,并用 注浆法填是空硐。
8、浅部非正规采过的老空区,在开采过程 中要划定范围,派专人巡视,监督地表移 动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铁路线路是特殊的地面构筑物,列车重量 大,速度高,对线路规格要求严格,如果线 路受到采动影响超过一定的限度,列车的安 全运行便得不到保证。铁路线路的另一特点 是可以维修,便于维修。地下开采引起线路 移动和变形,可以在不间断线路营运的条件 下,用起道、拨道、顺坡、调整轨缝等方法 消除。
由于有轨缝线路比较容易维修,所以决 定铁路线路下开采的因素不是移动值和变形 值大小,而是移动值和变形值的增长速度, 以及线路可提供维修作业的时间和维修作业 的劳动组织及技术管理水平。
1.地表移动盆地
开采影响到达地表以后,受采动的地表从原有标高向下 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的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的洼 地。这种洼地通常称为地表移动盆地。
2.裂 缝
开采缓倾斜煤层时,在移动盆地的外边缘区,地表可 能出现裂缝。裂缝的发生及其宽度、深度与表土的塑粘性 大小及表土受到拉伸变形大小密切相关,亦即与采深、采 厚、顶板管理方法、表土厚度和岩性有关。裂缝的形状如 楔形、上口大,愈往深处愈小,在一定深度尖灭。较大裂 缝两侧的地表,往往有一定的落差。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二)地表移动的一般特征 由于开采深度、开采厚度、采煤方法、顶板管理
方法、岩性以及煤层的产状不同。地表移动和破 坏的形式也不一样。 采深和采厚的比值较小时,地表可能出现较大的 裂缝或塌陷坑。这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在空间 上和时间上都是不连续的,即在渐变中有突变, 它们的分布没有严格的规律性。 当采深与采厚的比值较大时,地表将不出现大的 裂缝或塌陷坑。这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在空间 和时间上是连续的、渐变的,它们的分布有明显 的规律性。
(6)地表水体和基岩含水层二者构成的水体。 指基岩含水层直接接受地表水补给的水体。
这里起作用的是开采深度和基岩风化带的 含、隔水性。在浅部开采时,应同时考虑 上述两种水体;在深部开采时,则可按单 纯基岩含水层水体考虑
(7)地表水体、松散含水层和基岩含水层三 者构成的水体。当基岩含水层受到松散层 水的补给,而地表水又补给松散含水层时 ,属于这种类型的水体,这里起决定作用 的是开采深度、松散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其 基岩风化带的含、隔水性,在浅部开采时 ,应同时考虑上述三种水体;在深部开采 时,则可按单纯的基岩含水层水体对待。
(二)减少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开采措施 1、防止地表下沉
措施:在一定的开采深度下,进行建筑物下采 煤;开采急斜煤层时,在煤层露头处应留设足 够的煤柱,以防止突然塌陷;在缓斜或倾斜厚 煤层浅部开采时,应尽量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式 采煤法,并适当减少第一、第二分层开采煤厚。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2、减少地表下沉的措施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四、水体压煤开采 1、煤层上方水体类型 (1)单纯的地表水体:指江湖河海、沼泽坑塘、
水库、水渠,采空区地表下沉盆地积水、洪水、 山沟水,稻田水等水体,且水体底部有粘性土层, 地表水与松散层及基岩含水层无直接的水力联系。 江湖河流、水库属统一型水体,来势凶猛。对矿 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威胁。洪水、山沟水、稻田 水属季节性统一型水体,对矿井生产的影响受季 节性限制。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水体与煤系基岩 之间的第四纪、第三纪粘性土层或隔水性好的基 岩风化带及其厚度。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二、建筑物压煤开采 (一)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表移动变形分:下沉、水平移动与变形、倾 斜、曲率变形。 1、地表下沉的影响
建筑物主要管路的坡度会发生变化,四周的防水 坡也可能造成破坏。特别是由于地表下沉造成潜水 位相对上升,造成建筑物长期积水或过度潮湿时, 就会影响建筑物的强度,以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开采深度、松散层中含水层的
富水程度、赋存状态及基岩风化带的含、隔水性。 在浅部开采时(回采上界到基岩表面的距离小于裂 缝带高度),即要考虑松散含水层,又要考虑基岩 含水层:在深部开采时(回采上界至基岩表面的距 离大于裂缝带高度)。则仅需考虑基岩含水层的威 胁,松散含水层水只是基岩含水层的补给水源。
2.4 特殊条件开采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第二节 深井采煤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三下一上”采煤——在建筑物下、铁路 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称“三下 一上”。“三下一上”既要保证建筑物和 铁路不受到开采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4)水理性质。主要指岩石在浸水后的崩解、 软化、泥化及强度降低等特性。泥质岩浸 水后易于软化、泥化,故其隔水性良好, 能抑制裂缝的发生和发育高度,促进顶板 垮落。
3.断裂构造
影响水体下采煤的主要断裂构造是断层和 节理裂隙。它们本身可能成为水体的一部 分,也可能成为水体的补给通道。因此, 研究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分布,是水体下安 全采煤的重要内容。
工作面与断层走向平行,推进方向与断层 倾向相同时,断层容易导水;
(2)单纯的松散含水层水体。指松散层中的砂层、砂砾层 及砾石层水体。这类水体属孔隙水,其特点是流速小,补 给速度慢。
松散含水层水体一般有松散层上部砂层水、中部砂层 水、下部砂层水,松散层全部砂层水。在多数情况下,松 散层上部砂层水和中部砂层水的富水性强,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好。当其下面有较厚的粘性土隔水层时,对矿井 生产的威胁较小,如果松散层上部砂层水和中部砂层水的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不好,即使其下面的粘性土隔水层 较薄。对矿井生产的威胁也是比较小的。松散层下部砂层 水及全部砂层水对矿井生产的威胁性较大,特别是当砂层 的富水性强,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好,且直接覆盖在煤 系基岩之上时,对矿井生产的威胁更大。
矿井生产实践表明,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含水性和 导水性,取决于它们的岩性、力学成因及其水文 地质条件,而它们受采动后的导水性与采动影响 程度及采掘工作面的揭露方式有关。
泥质岩及泥质胶结的岩石中的压性、压扭性及断 层面倾角小的断裂构造,一般不含水和具有隔水 性;砂岩、砂砾岩,石灰岩及硅、钙质胶结的岩 石中的张性、张扭性和高角度断裂构造,断层密 集、断层交叉处一般含水。
2.岩性及地层结构
岩性及地层结构既是岩(土)层含水性和 隔水性的决定因素,又是决定覆岩破坏和地 表塌陷特征的关键。许多国家都把有无泥质 岩(土)层及其在覆岩中含量的比例大小.作 为评判能否在水体下采煤的标准。
(1)岩石(土)的颗粒组成。对于土体,颗粒 粒径越小.其隔水性也越好。在砂层中, 粘土含量越大,隔水性能越好。对于岩层 而言,颗粒问的胶结物为硅质物、钙质物 时,强度大、易开裂,受压后其隔水性不 易恢复;胶结构为石膏、粘土时,强度小, 不易开裂,受压后能恢复隔水性。
3.台阶状塌陷盆地 在开采急倾斜煤层的条件下,当采深与采厚
的比值较大时,地表可能出现一种台阶状平底塌 陷盆地。这种塌陷盆地的范围很大,盆地中央部 分平坦,边缘部分形成多级的台阶。靠煤层底板 一边比顶板一边的台阶落差大,边坡较陡,台阶 级数少。
4.塌陷坑 塌陷坑一般多出现在开采急倾斜煤层时。开
采缓倾斜煤层时,只在某种特殊的地质采煤条件 下有可能出现塌陷坑,塌陷坑按其形状可分为漏 斗状塌陷坑和槽形塌陷坑。
程度。
4、消除或减少开采边界的影响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三、铁路压煤开采
(一)铁路压煤开采的特点和要求
为了保护铁路不受地下开采的损害,早期都采取 留设保安煤柱的方法。这种方法压煤甚多。如开滦 唐山矿井田上方京山铁路线,在地面上需保护的宽 度约12m,而井下所留煤柱宽达800~900m,6 个可采煤层累厚1 4m,总计压煤7000多万t。在国 外,19世纪末德国便开始了铁路下采煤试验。我国 于1965年在焦作矿区的焦李铁路支线下进行初次试 采。
1)采用充填采煤法(水砂充填和风力充填)。 2)使用分带开采法。 3)使用房柱式采煤。 4)减少一次采出煤厚。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3、消除或减少开采影响的不利叠加的措施
1)分层间隔开采。 2)合理布置各煤层(分层)的开采边界。 3)尽量使用较长的采煤工作面,实行全柱开采。 4)尽量不残留尺寸不适当的煤柱。 5)采用协调开采,减少下沉对地表建筑物影响
岩层与地表移动的一般特征 (一)岩层移动的一般特征
地下开采破坏了岩体内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 采空区周围的岩层乃至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由于 地质和开采条件不同,岩层和地表的移动和变形的 表现形式、分布状况和程度大小也各不相同。就煤 层的开采来说,采空区周围的岩层移动和变形,一 般表现为采空区上方顶板的弯曲下沉、断裂、垮落, 底板岩层鼓起、开裂、滑动,以及采空区周围煤壁 的压出、片帮等等。
(4)地表水体和松散含水层构成的水体,指 松散含水层与地表水有密切水力联系的水 体。
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松散层中含水层的富 水性、赋存状态及松散层的总厚度,在松 散层总厚度很小的条件下,可按单纯的地 表水体对待;在松散层总厚度较大的条件 下,则可按单纯的松散含水层水体对待。
(5)松散含水层和基岩含水层构成的水体。指基岩 含水层与松散含水层有密切水力联系的水体。这
(2)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特征。影响 水体下采煤的岩石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特 征主要是粘土矿物和可溶性矿物的含量及 其结晶结构。无机质成分具有亲水性、易 泥化、软化而有机质成分则具有亲油性, 不易泥化和软化。
(3)力学性质。弹性脆性强度高的岩层,在 采动影响下,容易产生裂缝,裂缝带发育 高度大,甚至有可能出现地表突然塌陷, 隔水能力较差,塑性柔性强度高的岩层, 在采动影响下,不容易产生裂缝,裂缝带 发育高度较小,不会出现地表的突然塌陷, 隔水能力较好。
我国矿区铁路的行车速度、列车密度不大, 为维修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二)开采技术措施
1、在采区布置上,应尽量使受采动影响的线路 处于盆地主断面附近,避免线路处于移动盆地 的边缘。
2、严禁使用非正规的采煤方法。 3、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 4、在浅部开采缓斜和倾斜厚煤层时,应尽量采
用倾斜分层采煤法,适当减小分层开采的厚度, 禁用一次采全高开采厚煤层与放顶煤开采方式。
第一节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5、开采急倾斜煤层时,应尽量采用沿走向 推进的小阶段伪倾斜掩护支架采煤法,水 平分层采煤法。
6、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时,应进行人 工放顶,以防止空顶面积达到极限时突然 冒落而引起地表突然下沉。
对于建筑物和铁路下采煤,连续的地表移 动比较有利,不连续的地表移动则不利。 对于水体下采煤,地表移动和破坏形式, 不是引起水体渗漏的标志。岩性不同,地 表移动和破坏对水体的影响大不一样。岩 性软弱时,即使是非连续的地表移动,对 水体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连续的地表移 动有时也会引起水体渗漏。地表移动和破 坏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3)单纯的基岩含水层水体。指砂岩、砾石、砂砾 岩和石灰岩岩溶含水层水体。这类水体属孔隙、 裂隙及岩溶水类型。其中岩溶水又可分为隙流、 脉流、管流和洞流。除砂岩、砾岩、砂砾岩的7L 隙水外,裂隙和岩溶水的特点是流速大,补给量 大,特别是管流和洞流形式的岩溶水、流速、流 量都很大,对矿井生产的威胁很大。中国常见的 这类水体有煤层直接顶和老顶的薄层和厚层砂岩、 砾岩、砂砾岩含水层水体及石灰岩岩溶含水层水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