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1-05-21T09:55:15.747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作者:张燕
[导读] 以教学改革为基调的小学数学课堂,应通过多种方法的完善让学生灵活掌握不同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践行优秀的思想理念,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义乌市稠城第三小学张燕
摘要:以教学改革为基调的小学数学课堂,应通过多种方法的完善让学生灵活掌握不同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践行优秀的思想理念,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能够高效使用知识形成数学课堂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得到有效的拥护。
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要合理了解教学基本方向、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沟通能力、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参与中和教师的多元化指引下,充分显示数学学习的优势,能够确保学生合理感受相关知识、形成数学素养。
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多种方法;小学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分析
前言:关于切合时代发展需求,落实新思想新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尝试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指引环节,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锻炼使用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探索完善学生的思维,通过不同方法的落实,教师在切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落实新鲜模式。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环节和过程进行引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勇于参与实践。
教师的知识讲解配合学生的无限追求,会推动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设置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情境的设置为学生的知识运用提供了有效的思维空间。
学生能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联系,增强其知识运用意识,会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通过不断的练习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
在知识运用中了解相关内容学习的优势,塑造学生形成“我要学”和“我要探索”的思维态度,促进学生实践意识的提升[1]。
例如:在有关“加减法”知识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以生活中的购物为前提,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索应用。
设置不同商品标注价格,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购物者。
如:矿泉水每瓶5元、可乐每瓶8元、苹果每个2元、本每个2元、铅笔每支1元、钢笔每支6元,标注不同价格,为学生发放儿童版人民币。
售货员负责计算商品总价格,购物者负责计算上手中剩余的货币量,以此完成加减法知识练习。
随后,在固定时间内双方互换角色,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实践活动的组织召开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以课堂教学理念的优化,让学生能够增强感知。
组织实践探索活动,彰显教学特色魅力,确保学生获取发展。
实践以活动的召开,会塑造学生形成完善思维脉络[2]。
例如:课堂中为保障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增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知识学习为例,教师为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可以将学生实际带到操场中,让学生在地面上画出长方形。
随后,沿长方形走一圈,教师讲解此行为,学生留下的足迹即为长方形的——周长。
随后,让学生探索周长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田地的围栏需要多长?可以应用周长知识计算,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
三、基于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学生之间会形成相互弥补、相互帮助的氛围意识。
同时,体现了德育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学生在强化数学知识学习水平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在最基础教育阶段塑造学生形成正确心理,有助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此外,会显现义务教育特色,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引导[3]。
例如:课堂中基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教学,教师引进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首先制作出长方体,随后将长方体展开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了解立体图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以实践探索形式,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严谨。
最后,延伸至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体现或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塑造学生形成知识分析、探索、应用能力,确保教学成果的显现和提升,彰显教学特色优势。
结语:综上所述,课堂中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需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经过,能够满足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无限追求。
教师彰显教学特色,在增强知识运用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融合与生活讲解数学知识。
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探索欲望会得到增强,保障学生综合学习动力的形成。
切合时代发展需求、切合数学课堂知识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增强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彰显教学特色,让数学教学的成果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吴雪琪.试题难度预估为支架的小学数学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研究——以某区四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及数据为例[J].现代教育,2021(01):39-42.
[2]张强.小学低段数学模型思想应用能力探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67.
[3]邓海英,魏亚楠,严卿.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情境问题解决能力调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04):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