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7公共管理(一)考研真题及详解附文字版试题: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一)(B)
注: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试题)上不给分。

2.答卷须用蓝、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用铅笔、红笔等其它颜色笔答题者不给分。

3.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内容无关的特殊标记或符号,否则按零分处理。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合同外包
2.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3.政策输出
4.公民观念
5.直接头脑风暴法
6.政治体制
7.广义的创造性思维
8.政治理想
9.公共决策体制
10.绩效标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社会学对政策科学发展的贡献。

2.政府中的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3.政策分析的基本任务。

4.大众传播对政策制定的主要影响。

5.总统-议会制的特点。

三、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三题20分,共50分)
1.论述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论述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特色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四、案倒分析题(共20分)
针对经济适用房这种半商品房属性的房屋,REICO工作室推出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是基于2005年北京、太原、西安三地的数据研究。

调查人员称,高达48%的经济适用房被用于出租。

普通商品房用于出租的比例,仅仅占20.55%。

另有数据显示,北京市昌平区的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经济适用房社区内,房屋出租率竟已占全区租赁交易总量的78.8%。

那么,政府原本出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而出台的经济适用房,或“为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而建设的经济适用房,究竟便宜了谁?如此之高的经济适用房出租率说明了什么?
48%的经济适用房出租率所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现实:
1.富裕的有产者、拥有住房的多房户,买走了超过一半的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成为中国富裕的有产者谋利的工具。

而且,REICO工作室的入户调查数据,也支持这一论断。

此种南辕北辙的结果,是经济适用房的初衷吗?
2.中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并不成功,应当紧急刹车,另起炉灶,改弦更张。

近半数经济适用房用于出租,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2006年8月,针对“经济适用房五年后方可上市”的规定,建设部为了防止有人以经济适用房谋利,计划出台“租售并举、以租为主”,以及“政府回购”等政策调整,但有消息说,此项政策因遭到大多数接受调查者的反对,而暂时搁浅。

可以肯定,如果调整的对象是经济适用房的占有户,他们当然会反对。

作为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赞成政策的调整是情理之中的事。

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调查,更应该听听那些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人的意见,听听广大市民的意见。

不管是政府回购,还是“以租代售”,政策的获益人都应该是大多数,而非少数既得利益者。

一边是一房难求,一边是近半数的房屋被出租,本该惠及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确实需要纠偏了。

问题:
1.经济适用房政策为何与初衷南辕北辙?
2.为确保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贯彻?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合同外包
答:合同外包又称合同出租、竞争招标,指的是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对外承包给私营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中标的承包商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用财政拨款购买承包商的公共产品和劳务。

它以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为前提,变过去单方面的强制行为为一种双方合意的行为。

政府与其他组织一样都以平等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

政府的职责是确定需要什么,然后依照所签订的合同监督绩效,而不是靠强迫。

政府可以通过与营利性民间组织签订关于物品和服务的承包合同的形式来实现某一活动。

2.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答: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思想库等。

利益团体是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

公民或选民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个人。

大众传媒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媒介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因特网等诸形式。

决策中的信息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大众媒体则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

3.政策输出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4.公民观念
答:公民观念又称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及由此而来的权利义务的认知,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

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5.直接头脑风暴法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6.政治体制
答: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称为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称为政权组织形式(在中国大陆,政体往往等同于政权组织形式)。

7.广义的创造性思维
答: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广义上的创造性思维,即相对于以往政策分析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而言,一切具有创新性质的思维过程都是创造性思维。

其表现形式有:联想、想象、直觉。

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勾勒出多种实现政策目标的思路和方案轮廓。

在设想方案轮廓时,要重视创造性的发挥,敢于大胆设想,突破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远见和魄力,提供多种多样的、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设想。

8.政治理想
答: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9.公共决策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