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刻,把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大体技术;搜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

进程与方式通过识图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具体地理位置,试探地图上形势发生转变的缘故并做出适当的说明;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成语、讲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三暮四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输赢的要紧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和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朝三暮四等故事,培育学习历史的爱好,学习立志、勤奋、锲而不舍的优良品质。

〖重点与难点〗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斗争,培育历史学习的爱好;分析争霸斗争的输赢因素。

〖教学进程〗
导入:
出示西周社会网络示用意,温习提问: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是如何的?
可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争成为时期特点。

一、齐桓公称霸:
一、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起止时刻:前770年——前476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春秋名称的由来。

提问: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为何会随时刻的推移而发生转变?会发生如何的转变?
指导学生回答,帮忙明白得诸侯争霸的目的,成为霸主,就能够够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诸侯国榨取财物。

因此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诸侯争霸中前后显现了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提问:你还明白另一种说法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二、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

指导学生观看《春秋形势图》,提出问题:你以为五霸中地理位置最好的是谁?有哪些优越性?
指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为其争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仅有经济上的优越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大伙儿明白“一箭之仇”、“管鲍之交”的故事吗?你们还明白哪些有关的成语故事?
在此基础之上,齐桓公当政后,为增强齐国的实力还采取了其它的一些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在政治上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在外交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通过这些方法,齐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实力慢慢壮大起来,在诸侯中树立了壮大的威信。

归纳知识点:前651年,葵丘会盟。

齐桓公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了。

二、问鼎中原: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一个霸主,他做国君以后,进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专门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为霸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那时楚国的势力已经进展到黄河流域。

前7世纪后期,两边爆发了闻名的“城濮大战”,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出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鼓舞学生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北进中原,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伺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看插图《楚国王子午鼎》,提问:九鼎代表了什么含义?
楚庄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后来楚庄王的野心在再次北上与晋国的交战中得以实现,楚庄王成为霸主。

鼓舞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份,了解宋襄公、秦穆公的争霸活动,和吴越两国的争霸通过,“卧薪尝胆”的故事。

三、合纵连横:
归纳知识点:前475——221年,战国时期。

战国初年,晋国卿医生中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与原有的齐、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

指导学生观看《战国形势图》,明确七国的地理位置。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加倍频繁,各国除利用武力外,还展开了政治、外交上的攻势,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出“合纵”、“连横”的含义,并在地图上指出“合纵”、“连横”的大致方向。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合纵”、“连横”政策的中心是秦国,了解这一时期的闻名外交家,也是纵横家,:如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

“合纵连横”政策结果如何呢?
学生讲述“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了解秦国的实力慢慢壮大,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基础。

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材料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