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ts •应急预案概述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类与等级•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监测、预警与报告机制
•应急处置措施与程序
•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培训、演练与评估改进工作部署
目录
目的和意义
降低损失
保障网络安全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
应急响应机制,控制事态发展,降
低事件对企业或组织的损失。

提高应对能力
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资源保障
应急处置流程
应急演练与培训
确保应急响应所需的设备、软件、人员等资源得到及时保障和调配。

详细规定网络安全事件发现、报告、分析、处置、恢复等环节的流程和要求。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预案体系构成
攻击类事件
包括系统漏洞、应用漏洞、数据库
漏洞等。

漏洞类事件
数据泄露类事件
其他类事件
01
02
04
03
包括网络钓鱼、网络欺诈、垃圾邮
件等。

包括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感染、拒绝服务攻击等。

包括个人信息泄露、敏感数据泄露、内部文件泄露等。

事件分类
事件等级划分
重大事件(II级)特别重大事件(I级)
一般事件(IV级)
较大事件(III级)
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
或重要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一
定损害的事件。

IV 级应对措施
启动县级或基层单位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I 级应对措施
立即启动国家级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紧急处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II 级应对措施
启动省级或行业级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处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III 级应对措施
启动地市级或企业级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处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不同等级应对措施
应急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设立应急指挥部
01
指挥长职责
02
副指挥长职责
03
现场指挥机构及人员配置
现场指挥部
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
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

现场指挥员职责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指挥和协调,确保各项处置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技术专家组
由网络安全专家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协助现场指挥
员进行决策。

各部门、单位职责划分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宣传部门
A B C D
技术支持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
监测手段和方法
网络流量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数据,发现异常流量模式或突增流量,可能表
明网络攻击或恶意行为的发生。

系统日志分析
定期收集和分析系统日志,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异常行为或未经
授权的访问尝试。

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预防系统(I…
利用IDS/IPS技术,实时监测网络中的恶意活动、漏洞利用和可疑行
为,及时发出警报。

安全事件信息管理(SIEM)系统
通过集中收集、分析和呈现来自各种安全设备和系统的安全事件信息,
提供全面的安全态势感知。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预警信息确认
预警信息评估
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跟踪
报告渠道和时限要求
报告渠道时限要求
先期处置措施
立即启动安全应急响应
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后,第一时间启
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专业人员对事
件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隔离攻击源
迅速定位并隔离攻击源,切断攻击者
与目标系统之间的连接,防止攻击扩
大和蔓延。

保护现场和数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现场数据和日志,为后续分析和溯源提供依据。

当事件达到某一级别时,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应的分级响应程序,调动相应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

分级响应程序应包括不同级别的处置措施、资源调配、指挥协调
等内容。

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
程度等因素,将网络安全事件分
为不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分级
响应程序。

分级响应程序启动条件
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建立成立现场指挥部
明确指挥关系
加强沟通协调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策略及时发布信息
加强舆论引导
保持信息透明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专业队伍
强化人员培训
完善值班制度
物资装备储备计划制定
制定物资装备储备清单
建立物资装备储备库
定期更新和维护
建设网络安全监测
平台
搭建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实时监测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网络安全事件,及时发现潜在威胁。

完善应急响应技术
体系
建立包括漏洞扫描、恶意代码分
析、数据恢复等技术的应急响应
技术体系,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
件的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加强
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
我国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水平。

技术支撑平台搭建
1 2 3建立网络安全专家库完善专家参与机制加强专家培训和交流
专家库建设及运用策略
培训计划和内容设计
制定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和方式。

结合实际案例和模拟攻击场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课程。

邀请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或专业机构进行授课,确保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根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可能的影响范围,选择合适的演练形式,如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和方案,
明确演练目的、参与人员、物
资准备、时间安排等。

在演练过程中,注重记录和收
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后续
分析和总结。

演练形式选择及组织实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的效
果进行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方
式收集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分
析培训和演练的优缺点。

结合实际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情况,
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效果评估方法论述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