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睹那个动荡年代著名作家、报人袁鹰先生自 1953年初入《人民日报》文艺部,至1986年底离 职休养,他随手记下了一些当年耳闻目睹的事件 真相 ,电影《武训传》讨论、《红楼梦研究》批 判、大跃进、反右、十年浩劫、拨乱反正等 。 1954年10月,总编辑邓拓向文艺部(那时叫文艺 组)负责人传达一项来自中央领导的指示,要在 报纸上开展批判以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尽快组织文章发表。

按其思想实质来说,是工人阶级对资产阶 级在思想战线上又一次严重的斗争。这个 斗争的目的,应该是辩清是非黑白,在古 典文学研究领域里清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 义的、主观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 确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 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每个文艺工作 者,不管他是不是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 工作的,都有必要重视这场思想斗争……”
俞平伯这个人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 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 家、红学家。与胡适并称“新 红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名 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 誉文坛。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 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 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 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 识分子。
关于《红楼梦研究》批判始末

午夜,我从王府井报社大楼走回东四十条 宿舍,虽然很疲乏,心里却有点轻松,总 算稀里糊涂地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同时, 隐隐约约似乎有点明白:党报文艺部门的 任务和我自己作为党报一名编辑的工作, 大约就该这么做。
批判的实质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 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一切,分析 一切。” 而俞平伯跟胡适一样,反对用阶 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红楼梦》,以历史 唯心论研究《红楼梦》,他在《红楼梦研 究》中散布的种种谬论,集中到一点,就 是否定阶级矛盾,反对阶级斗争,企图用 各种奇谈怪论来掩盖阶级关系的实质。抹 煞《红楼梦》揭露四大家族的罪恶和指出 其必然灭亡的进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的 经典之作,也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 一,着重对《红楼梦》的风格和后三十回 《红楼梦》之原貌等红学基本问题,进行 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是广大《红楼梦》 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必备读物。
书名来源

俞平伯于1923年发表的《红楼梦辨》一文, 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论证了《红楼梦》 后四十回非属曹雪芹原著而系出自高鹗伪 续,并对后四十回有很严厉的批评。此文 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 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 确立。1953年9月,俞平伯把他在30年前写 的《红楼梦辨》稍经修改,易名为《红楼 梦研究》再次出版,不料竟然因此陷入政 治风波。而此书也因此红学史及至中国文 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 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 他们的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 们投降 。这封信写得如此严厉,如此明确, 使人有点不寒而栗 ,揣摩出信的主要内容 是“30年来第一次向胡适派唯心主义立场 观点开火” 。
袁鹰急急拼凑批判“檄文

就在这种似乎清醒其实迷茫,既兴奋又紧张的心 情中,拼凑了四五千字,一方面批评了俞平伯先 生研究《红楼梦》的观点同胡适的观点“一脉相 传”,对他的研究方法即唯心主义、主观主义的 方法,阐述和分析并不多,空洞结论和大帽子倒 不少。另一方面,赞扬了李希凡、蓝翎合写的文 章,介绍了文章的主要论点,用肯定的口吻,说 他们的文章“是三十多年来向古典文学研究中胡 适派资产阶级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反击的第一 枪,可贵的第一枪!”
导火线

李希凡、蓝翎写了两篇有关俞平伯先生研 究《红楼梦》的文章,批评他的一些观点, 在山东大学的刊物《文史哲》发表了,引 起中央领导人的注意,要求《人民日报》 转载,但是文艺界有些负责人提出不同意 见,认为作为中央党报的《人民日报》刊 发此类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不合适,就决定 由《文艺报》转载。此事引起毛泽东主席 的不满,认为是不重视新生力量,向资产 阶级权威投降 。
袁鹰先生的回忆

江青到报社来传达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 (此后二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凡事只要江 青一插手,问题立刻就严重而且变了质), 说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但是大家都没有看 到这封信,直到十年后“文革”爆发第二 年,1967年5月27日,报纸上才公开发表了 这封信《给中央政治局和其他有关同志的 信》

《给中央政治局和其他有关同志的信》主要内容 《文艺报》转载《驳<红楼梦简论>》。此后,《光明 日报》的《文学遗产》栏又发表了驳俞平伯《红楼梦研 究》一书的文章。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 害青年30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 开展起来了,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 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 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 这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放映时候的情形几 乎是相同的,被人称为爱国主义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 的《清宫秘史》,《武训传》虽然批判了,却至今没有 引出教训,又出现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 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这是值得我们注意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