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2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生动性:表达方式多样,细节描写传神。
(1)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 (2)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善于再现情景,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给人以立
体感、现场感。
合作探究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 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难能可贵的创新、执着品质
总结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 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 “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 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 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 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 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 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 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
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合作探究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 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 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 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 几乎要喊出声来!
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第二节:动科普|共和国不会忘 记——袁隆平的故事.mp4
合作探究
交流 本篇通讯具有怎样的写作特点?
探讨
1.真实性:写出了真人真事。
2.典型性: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激趣导入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 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
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 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 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 大代表。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 称为“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 1918-1987
1918 年
1929 年
1935 年
1954 年
出生于北京
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
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36岁 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 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 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 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
1979 年
1982 年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张秉贵开始写作,将 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 台服务艺术》一书,约5万字,阐述了柜 台服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
③热情大度、随和亲切 如: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
④隐忍克制、爱岗敬业 如: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 ⑤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度如;:张秉贵光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
⑥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却因收到女顾客水果感慨不已
⑦主动求知、严于律己 如: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
①挑战权威,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
2 题——杂交水稻,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②1964年,“泥腿子专家”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3 1992年澄清杂交稻非劣质“三不稻”。
4 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成就显著,且逐渐走向世界
感知人物
不同的小标题,所侧重的人物精神品质不同。
小标题
人物精神品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2课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题目解析 表层意思:张秉贵业务熟练,服务热情似火,市民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一意为大
家服务的行为所感动; 内在含意:歌颂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先锋人物们火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突出的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和付出的精神。
走近中心人物--张秉贵
【主要身份】
总结
本文通过叙写“劳模”张秉贵的日常工作,赞美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 共产党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 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
结束
“鹤立鸡群”写出样株与众不同,突出特性,而“抚摸”更是生动传神的写 出了袁隆平将样株视若珍宝的情态,将那份欣喜与激动准确的表达了出来。
合作探究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 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 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 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 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方法 ,对事情、人物、经验、问题等 进行比较详细、生动的报道。通 讯,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 性三个显著特点。通讯的类型有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 讯等。通讯是“比消息更详尽的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 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 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 物的事迹和思想,着重以人物 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分为:各行业英雄模范、社会名 流、做贡献的普通人、反面人物
原因: 想 人物通讯要求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报道,而本文选取的这
几个方面都是张秉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典型体现,同时可以让读
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他。
03 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试概括张秉贵的形象品质,并做简要分析。
形象品质
①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举例分析
如: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②观察细致、乐于助人 如: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任务2:张秉贵工作态度能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 答:(1)一个平凡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工作技能 与服务方式。满足每一位顾客。他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虽然他 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他真诚服务的工作精神却永远的 激励着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2)他珍惜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工作为自豪,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每天重复的也都是同样的工作。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感觉工作是枯燥的。我们应该从与服务对象的 沟通交流中发现工作的乐趣,为服务对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体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3)张秉贵在工作中的热情与服务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自己的工 作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之路。对自己的工作积极进取、 态度认真、踏实肯干,在工作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物通讯
任务驱动
稻菽(shū) 签署(shǔ) 山麓(lù) 一蔸(dōu) 蕴藏(yùn) 籼稻米(xiān) 分蘖(niè)
1
快速浏览全文,概括各个标题 的典型事件。(标题含内容)
分析四个小标题下所体现的人
2 物精神品质。(抓住细节)
典型事件
①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在稻田工作
1
②1961年7月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第二部分(15-18段)张秉贵思想认识发展的原因和 过程。
第三部分(19-20段)张秉贵精神品格的影响。
思考2:本文主要抓住张秉贵的那几个方面来写?为什么选
取这几个方面来写?
方面具体内容Fra bibliotek工作上
练就“一抓准”的过硬本领;
态度上 为人真诚,看他的工作成了许多人的享受; 思想上 心中有一团火,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思
作业
【自学】阅读《“探界者”钟 扬》,概括各个小标题的典型事件, 并分析人物精神品质。
激趣导入
他的售货艺术被喻为“燕京第九景”,他不 仅技术过硬,而且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 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为了看他的售货表 演,顾客曾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在北京, 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张秉贵的售货 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向“劳模”学习吧。请看《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1987 年
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月,张秉贵不幸身患重症。卧病4个多 月期间,每当见到前来探望的青年人, 这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总要谆谆嘱 咐大家: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 想,创造服务工作新水平。
02 初读感悟
思考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层次
内容
第一部分(1-14段) 张秉贵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沈英甲
正副标题形式:正标题为虚,“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毛 泽东《七律·到韶山》,这里特指稻谷丰收,突出袁隆平 的科学成就,表达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及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标题为实,交代通讯主人公及其所获得的奖项。
新知讲授 什么是通讯?
什么是人物通讯?
三种类型: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
新知讲授
通讯
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