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李兴标摘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的大背景下,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基建并账,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分析了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处理方式,并概述了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原理、基建并账会计核算特点、新制度对基建并账的影响、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式,从而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产生的背景是由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事业单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很难满足各方面要求,因此,财政部修订颁发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而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市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基建并账的基本原理新制度下的基建并账的基本原理是:将本期基建并账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各类经济事项和业务所涉及的基建并账本期发生额也需要经过全面的分析,处理方法需满足新制度要求。

各类经济业务的基建并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应以《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为参照,至少一个月核算一次,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后,并入新制度相关会计科目。

二、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的特点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会计核算、项目投资管控、概算工作、项目合同管理等。

在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工作中,基建并账会计核算往往会进行单独建账,独立于基本的会计并账体系之外。

1.真实性基建投资的收入核算方法都是通过专户核算,并将相关资料一并保存。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详细的体现所反映的事实,同时向相关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复杂性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核算是一项耗时时间长、包含问题多、繁多琐碎的工作,它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审查核所有岗位进行分析,并加以客观、公正的评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薪酬等级、职责等。

最后,基于岗位责任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账如何并入大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账如何并入大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账如何并入大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随着我国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了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不但实现了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提升了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指导财务管理走向精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同时也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更加系统和完整。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管理、财务风险管理都更加完善,并进一步发挥了支撑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新制度下基建账并入大账的优势(一)提高了信息的质量新制度实施使得核算工作更加全面,也增强了核算内容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核算的质量。

在事业单位的传统会计报表中,常存在一些像不明确的科目,如“在建工程”等。

这些不明确的科目影响了实际操作,同时也影响了核算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例如,收入、工程支出、预留款等与基建相关的项目无法直接体现在会计大账,造成了会计信息完整性差、质量低下的后果,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

(二)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由于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账表不能及时反映基建数据,导致内控隐患存在于很多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中。

在新制度针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规定,即保留原有基建项目的专用户核算,按时、按月的上报反映基建数据,并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

这些规定符合国家基本建设财务的规定,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三)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新制度实施,增强了基建账并入会计大账时科学性和合理性,事业单位的内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由于执行岗、支付岗分离开来,会计大账中数据的真实性得以保障。

同时,事业单位的资产建设、贷款等各种基本情况也如实的反应出来,从而保证了会计大帐的真实性。

二、新制度下基建并账的具体操作基建账并入大账的操作和处理中主要涉及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会计科目的并入和财务报表。

按照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分类将基建会计科目科学合理地并入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中是并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问题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问题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问题探讨作者:陈建斌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基建并账进行简述并介绍其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新制度下基建并账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影响,进而对科学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基建并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项目;并账;会计处理一、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一直以来,科学事业单位的“事业大账”与“基建账”执行着不同的会计制度。

两者的会计核算基础也不同,基建项目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而事业大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双方各自建账、独立核算造成了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不完整,反映的数据不够准确,单独参考单位的“事业大账”无法得知基建项目的具体财务状况,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科学事业单位实际的资产存量。

另外,由于基建项目游离于单位“事业大账”之外,也使得单位披露的财务信息中不能包含基建项目的负债情况,这不利于科学事业单位准确掌握全面的债务信息,防止债务风险。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施行有效的改变了这种状况,改善了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准确的反映了科学事业单位全面的资产负债财务状况,对促使科学事业单位完善本单位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意义重大。

二、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简述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及财政部后续出台的《新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衔接规定》),对“基建并账”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和解释。

科学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还要按月将基建账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在单位的“大账”中按照新制度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新制度还规定,科学事业单位要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专门核算由基建账并入的在建工程项目成本。

科学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日常会计处理上,要按新制度的要求先分别记“大账”和“基建账”,到月底再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大账”。

论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会计处理

论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会计处理

论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会计处理需要图片风格清晰,不需要实际上传图片
一、基建并账的概念
基建并账指的是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将固定资产的投资费用
作为并账项,放在事业单位基本账户当中,并在事业单位内部按照原帐办
理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将因基建投资而产生的报销费用及时分摊到相应
科目上去,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基建并账是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
入可以在固定资产科目的基础上,设立“基建并账”的科目。

固定资产的
投资费用用于正常维修、拆卸、报废和加工的支出,以及购置固定资产投
资费用,都可以放在基建并账科目里办理,统筹调配支出,减少实际现金
支出。

1、事业单位新制度下基建并账的处理方式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按照当年应付款形式办理,当事件投入时,要以基建并账的方式办理,应付款应月末结账。

当事项费用支出时,要以
基建并账的方式办理,应付款及时分摊到相应科目,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
分配,减轻实物支出的负担,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1)购置固定资产时,应付款放在固定资产科目基建并账科目。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李欣慰民航华北空管局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事业单位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基本建设数据计入基本帐户,对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必要性,并且就如何做好会计处理展开讨论,最终对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核算模式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在事业单位会计领域革新如火如荼的当下,新会计制度无论在财务管理的效率还是管理水平上都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

尤其是基本建设数据计入会计大账的创新型会计处理模式,在保护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必要性目前,传统的基本建设简单并表计入会计大账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彻底满足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为了能够全面、准确的对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作出及时反馈,新会计制度下的基建科目并账势在必行。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是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重要措施,它在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效率及财务风险的规避防范上均起到重要作用[1]。

(一)基建并账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在事业单位尚未实施基建并账之前,事业单位的基建数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通过简单的会计并表方式计入行政帐户,具体的会计科目核算处于一种脱离基本业务核算的无力状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事业单位只有基建资产、债务情况以及收支情况等简单的基础信息在基本财务报表中体现。

这往往也就使得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中许多反映事业单位原有资产和收益的会计信息十分模糊,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影响。

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能够良好的完成各类数据及财务信息间的归纳和融合,从根本上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精准度。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分析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分析
关 键 词 :新 事业 单位 ;会 计 制 度 ;基 建 并 账 ;会 计 处理 .
在 近 些年 事业 单 位会 计信 息 质量 不 断 的发展 中,为 了满足 我 国财 务 改革 体系 的需要 , 我 国于 2 0 l 3年 1 月 1 日全 面 施 行 了 《 新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制 度 》( 下 文 中 简 称 新 制 度) , 它 与 传 统 的 旧 制 度 相 比不 仅 在 会 计 科 目 核 算 的 内 容 上 进 行 了 大 幅 度 的 调 整 ,而 且 在 基 建 并 账 的 方 面 也 做 出 了很 大 的改动 。 新 制 度 下 基 建 并 账 的 基 本 原 则 基建 并账 的基 本 原则 是 按照 事业 单位 财 务账 的基 本 原理 , 根据 《 新 制度 》 的有 效规 定 , 并 且 在 结 合 衔 接 处 理 的 要求下, 对 于 基本 建 设相 关 的业 务进 行 的会计 处理 , 使其 并入 事业 单位 的“ 大账 ” 中 。将 新 会 计 制 度 与 旧会 计 制 度 进 行 衔 接 并 账是 为 今 后基 建 并账 核 算 奠 定坚 实 的 基础 , 这 也 要求 其必 须 要进 行全 面 、准 确 的将基 建 账数据 形 成 原 因准 确 的 分 析 出 来 。 二、 新制 度下 基建 并 账 的具 体操 作 分析 基 建 并 账 的操 作 就 是 固 定 每 个 月 将 基 建 账 并 入 到 “ 大 账” 中去 , 是每个 月 都会发 生一 次的行 为 , 这种 并账 的操作 涉 及到 的 内容包括 两方面 : 会 计 科 目与 财 务 报 表 的 并 入 。 ( 一) 在 会 计 科 目的 新 增 内容 1 . 资 产 类 。在 新 制 度 下 的 基 建 并 账 会 计 科 目 中 新 增 了“ 在 建工 程一 基 建工 程 ” 明细 科 目, 核算 由基建 账 并入 的在 建工 程成 本 , 按照 其 明确 要 求 , 将 基建 账 中 的 “ 建筑 安装 工程 投 资” 、“ 设备 投 资” 、等 科 目 的各 种 明 细 核 算 由 基 建 账并 入在 建 工程 的 成本 中。 2 . 净 资 产 类 。在 “ 非流 动 资产基 金 ” 下 新 增 了 一 个 二 级 科 目, 即“ 非流 动 资产 基金一 在 建 工程 ” , 按照存 在 于基 建 账 中“ 建筑 安装 工程 投 资 ” 、 “ 待摊投 资” 、 “ 预付 工程 款 ” “ 设 备投 资” 等科 目的余 额 , 贷记“ 非 流 动 资 产 资 金一 在 建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本建设并账会计处理方法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本建设并账会计处理方法

账” 。 但《 事业 单位会计 制度 》 及《 新 旧事业单 位会计 制度 科 目余 额 一 致 ) 、 财 政 补 助 结 转( 按 基 建 项 目设 明 细 , 金额 有关衔 接问题 的 处理 规定 》 中关于 具体 并账 会计处理 方 按 基建账 基建 拨款科 目明细 中中央投 资余额 , 分析其 中
收账款 、 其 他 应 收 款( 按 基 建 项 目而 非 具 体 往 来 单 位 设 明 最 后 按 上 述 借 贷 方 形成 的 差额 , 借或贷事业基金 。 细, 金 额 分 别 与 基 建 账 年 末 相 应 科 目余 额 一 致 ) 、 在 建 工 程一 基 建 工 程( 按 基 建 项 目设 明细 , 金 额 为基 建 账 中 的 建
【 关键词 】 基本建设并账 : 会 计 处理 方 法

新事业 制度 要求 , 事业单 位 的基本 建设投 资应 当按 产 类需 贷方增加 : 非流动 资产基金 一 在建工 程( 与上述 在
照国家有关规定 单独建账 、 单独核 算 , 同时按照会计 制度 建工程 科 目余额一致 ) 、 非流动资产基金 一 固定 资产( 与上
形成 资产入账 , 存 货与固定资产项 目已包括在 年初数 中, 减 期初数 , 正 数借 方增加 , 负数贷 方增加 ) 、 应 收账款 、 其
年 初并账 时无 需再做 此两科 目的业务 处理 ) 。 负债 、 净 资 他 应 收款( 财务“ 大账 ” 对应 期初 项 目明细 , 分基建 账 各
的规定至少每 月并入 “ 在建工程 ” 科 目及其他相 关科 目中 述 固定 资产科 目余额 对应 ) 、 长 期借款( 按 基建 项 目而 非 反映 , 也就 是 将基 建账 数据 至 少按 月并 入 单位 会计 “ 大 具 体 往 来 单 位 设 明 细 , 金 额 与 基 建 账 中 的 基 建 投 资 借 款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相关问题。

在引言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基建并账的背景和意义。

在我们依次分析了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处理、基建项目的资产及负债确认、基建项目的相关会计政策、基建并账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基建并账的实施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

在结论中,我们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关键词: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基建项目、会计核算、资产确认、负债确认、相关会计政策、并账优势、并账挑战、并账实施方法、探析。

1. 引言1.1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其涉及到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确认、相关会计政策等内容。

对于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处理,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政策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记录,确保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得当。

对于基建项目的资产及负债确认,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确认,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应用相关会计政策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基建项目的会计处理符合法规要求。

基建并账既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挑战。

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基建项目的管理效率,减少重复工作,提升信息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而挑战则在于基建并账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困难等问题,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

在实施基建并账时,需要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法,合理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严格执行,基建并账才能更好地为新行政单位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挑战也将不断出现,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以更好地推动基建项目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处理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处理对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基建并账具有重要意义。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

财 讯 FINANCIAL NEWS2112019年5月 营销界(第3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候春苗(呼伦贝尔学院)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与不断推进,基建数据并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修改了原本的会计科目体制和核算方式,还提高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及管理的要求。

因此应该提升并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账的标准性。

一、分析新事业单位制度下的基建账的重要性(1)为了能够让会计核算自身成为一套完整的基建账提供便利。

遵循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求,对会计核算的管理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和规范调整。

(2)为了能够完善事业单位系统的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完整的财务情况,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

新的会计制度基建账将产生的数据已经全部并入“大帐”。

(3)就目前形势的需求:由于社会公共的财政系统不断创新,社会系统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明细之外所涉及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基建账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推动社会公共财政系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条件。

(4)为了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督促事业单位基建账的自己管控,要求会计核算和基建账同时并入“大帐”财簿。

这样有利于解决事业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资金管控,还能控制资金科学的利用。

二、基建账的优势与缺陷优势:为了能更好的为公共财政改革服务,更好的满足管理基建账的需求,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的账目明细。

也为了消除内部控制的潜藏的错误,让基建账的管理健康持续的发展。

缺陷:因为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包括基建投资的有关内容,例如:基建账的相关资产、收入和支出明细以及负债都只在基建财务中显示,直接反映了一个事业单位有两种不相关联的财务核算体制、两种财务报表,而且这两种报表属于单独建立账单、单独核对数据,独立提供基建财务报表,不能单独的全面覆盖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负债等情况。

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整的资金链被瓦解,分崩离析,而且财务信息不规范不完整、决定者和报表的使用者不能完全的理解事业单位资产的负债情况等一系列问题。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作者:何煦来源:《商业会计》2014年第17期摘要: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基建账并入事业账进行了规定,要求科学事业单位自2014年起进行衔接并账和定期并账,实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账的统一。

本文立足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基建并账业务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基建并账业务处理的思考,以及完善基建并账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基建并账思考建议在国家大力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发布了《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3]29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为了确保新旧制度过渡衔接,财政部又发布了《新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衔接的处理规定”)。

与1997年财政部发布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 460号,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制度的一大亮点就是将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纳入事业会计核算中去,实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账的统一,协调科学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与财务会计的精细化核算,提高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整体执行效率。

一、基建并账的基本原则新制度要求科学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执行双轨制,即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还应按照新制度要求完成基建并账业务。

基建并账分为两个业务阶段:一是衔接并账,即科学事业单位在2014年年初,应将2013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的相关科目余额并入新事业账中,生成事业账新的资产负债期初数据;二是定期并账,自2014年1月1日起,将基建账的发生数并入事业账中,此项并账业务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并账的依据为当月基建账的余额表。

基建并账的业务宗旨是通过对基建账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按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原理,将其完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在事业账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思考与实践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思考与实践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思考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思考与实践。

在文章会介绍该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常见问题、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文章将总结讨论的重点,强调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对于新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了解,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必要性、具体方法、常见问题、实践案例、未来发展、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扩大和升级。

对于新事业单位来说,如何正确处理基建并账会计是至关重要的。

基建并账会计处理不仅涉及到各种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还涉及到各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常见问题、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新事业单位在基建并账会计处理上提供一些思考和指导。

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我们相信基建并账会计处理会越来越完善,为新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的必要性基建并账会计处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

通过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新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往往涉及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会计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和管理混乱。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问题。

首先介绍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概述了该制度的特点。

接着定义了基建并账的概念和内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对于基建并账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基建并账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管理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管理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管理建议、研究意义、概述、定义、存在问题、处理方法、影响、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新科学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基建项目也在逐渐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新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基建并账作为会计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新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探讨,旨在通过对基建并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探讨在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处理基建并账,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保障基建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新科学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基建并账作为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重要内容,对于深化会计改革、提升会计质量、规范会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基建并账可以帮助新科学事业单位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的要求,遵循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探讨基建并账的存在问题和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新科学事业单位在实践中解决会计难题的能力,保障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析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基建并账的影响,有助于预测未来会计政策的变化趋势,为企业未来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基建并账在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促进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大账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大账

务 管 理 规定 》 来 处理 的 , 即设 立基 建 账 套 , 单独 核 算 , 以月 报 况 反映 在 会计 大 账 中 , 使事 业 单 位 的报 表 如实 反 映 事业 单 位
形 式 反 映 资金 的来 源 和 占用 。在 年 终 决 算 时 , 将基 建 投 入 等 资产 和负 债情 况 , 促进 政府 科学决 策 。 并 人 会 计大 账 。原先 的会 计 处理 , 存在 会 计 信 息不 全 面 、数
财 会研究 I F i n a n c e a n d R c c o u n l - i n g R e s e a r c h
浅析新事业 单位 会计制度基建并大账
刘 冬 梅 内蒙 古 商 贸职 业 学 院 01 O 0 1 0
摘要 : 财 政 部 新 修 订 发 布 的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制 度 》 , 要 求 事 业 单 位 对 于基 建 投 资 , 在 按 照 基 建 会 计
随 着 我 国 经济 的高 速 发 展 以及 社 会 文 明 的不 断 进 步 , 我 科 目 , 也没有 “ 无形 资产 ”科 目 , 给实务 工 作人 员操 作带 来 了
国在 会 计领 域取 得 了显 著 的发 展成 就 。其 中我 国的财 政 体制 困难 , 所 有 与基 建 相 关 的包 括 收入 、工程 支 出 、建 设 管理 费 得 到 了进 一 步 的改 进 , 会 计 核 算 、预 算 编 制 以及 预 算 执行 工 支 出、 固定资 产购 置费 、无 形 资产 购置 、竣 工决 算支 出、工 作 不 再 实 行 的 单独 管 理 , 而 是通 过 一 体 化 管理 全 面 实 现 了预 程 预 留款 等 都 无法 完 整 反 映在 会 计大 账 上 , 造成 会 计 信息 质 算 与 财 政 部 门 的会 计 信 息共 享 , 不 但 使财 务 管 理 的精 细化 、 量 不全 面 、不真实 。 高 效 化 以 及科 学 化 水 平大 大 提 升 , 同时还 降低 了 预算 部 门的 3 、科 学决策并控 制风 险 工 作量 , 提高 了其 执行 能力 , 使 工作 效率大 大提 升 。 基 建数 据人 会 计 大账 不 仅可 以保 证 事业 单 位 内控 中 的执 新 制度 实 施 前 , 事 业 单 位 基 建 数据 是根 据 《 基 本 建 设 财 行 岗和 支 付 岗相 分 离 , 还将 资 产 建设 状 态 、事 业 单 位贷 款 情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问题探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问题探讨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权支付资金的管理。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套取财政资金、挪用专项资金、随意更改预算以及占有、破坏集体资产和不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等问题均要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发展,同时也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有效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1]付作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2(11).[2]孙丽侠.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4(10).[3]张岩峰.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4]安永红.论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山西科技,2013(5).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问题探讨刘铭(无锡市湖滨中学,江苏无锡214031)[摘要]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基建业务并账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对基建并账的背景和重要性做出了简要阐述,分析了并账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建并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希望对基建并账业务的处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会计科目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21.016[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1-0035-02[收稿日期]2017-06-011基建并账的提出背景在原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另设会计账套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单位会计报表中得到全面反映,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很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在完工若干年后,实物资产已经交付使用,而基建竣工财务决算还未办理,或是验收后资产未能及时交付单位资产部门统一管理,造成单位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严重不符,形成单位资产管理的漏洞等。

对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思考
2. 需要调整合并的会计科目。基建账套中“建筑安装工 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科目是核 算基建工程实 际 成 本 的 科 目,与 事 业 账 套“在 建 工 程———基 建工程”科目核算内容基本一致; “待核销基建支出”、“转出 投资”科目 核 算 不 能 形 成 投 资 和 产 权 不 归 属 建 设 单 位 的 投 资,与事业账套“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内容相近; “器材 采购”、“采购保管费”、“库存设备”、“库存材料”等科目是核 算基建用材料设备等实际成本的科目,与事业账套“存货”科 目核算内容相近; “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等科目是核 算建设单位按合同预付给施工单位的备料款及工程进度款 的科目,与事业账套“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内容相近; “应付器 材款”、“应付工 程 款 ”核 算 内 容,与 事 业 账 套“应 付 账 款 ”核 算内容相近;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核算内容,与事业账 套“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基本一致; “应交税金”、“其他应交 款”核算内容,与事业账套“应缴税费”科目核算内容基本一 致。
( 三) 应收款项管理。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付帐 款、其他应收 款 等,此 类 资 产 的 管 理 采 取 分 级 管 理 模 式,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制定单位普 遍遵守的各项管 理 制 度,并 由 主 管 部 门 监 督 实 施,具 体 管 理 措施如下: 一是由主管部门根据财务制度制订或核准资金往 来及拖欠政策; 二是由主管部门制订应收款项的清理制度, 制订所属事业单位的收账政策,包括确定收账责任人等; 三 是所属单位对内部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并及时清理,主观部门 负责监督; 四是针对内部不合理的资金占用,主管部门制订
相应的调节措施。 ( 四)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管理。该类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探析【摘要】随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基建并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对基建并账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影响基建并账的因素。

随后探讨了基建并账的实施方法和其优缺点。

结论部分强调了基建并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基建并账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探索。

【关键词】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概念、影响因素、实施方法、优缺点、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基建并账作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行,旨在规范政府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监督,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而基建并账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资金、物资等方面的会计处理,对于确保政府财务运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基建并账的实施不仅涉及到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和支持。

深入研究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政府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基建并账作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基建并账的实施可以增强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监督管理层及时了解基建投资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

基建并账也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促进行政单位间的经验交流和财务信息比对,从而增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基建并账的实施还可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思考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思考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思考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思考摘要:如今核算工作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即“一个单位有两个核算主体,执行制度与编制报表各两套”,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一种分立核算模式多年来一直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基建会计使用着,这种现象的出现对财务监督的工作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阻碍,而行政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采用分立核算的模式便是这阻碍的源头。

如今社会与财务部门都将目光聚集到了怎样促进基建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合并上,以达到使财务监督工作变得更轻简的目的。

本文将侧重于对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合并的重要性、存在的缺陷进行剖析,再针对合并的事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基建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合并多年以来,我国建设单位的会计制度和系统都是独立于企业审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独自将建设单位的财政状况反映出来,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投资效益的增长,以及资金宏观管理的发展等等。

尽管如此,值得深思的还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旧的建设会计制度与系统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如今的社会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高需求,特别是在事业会计单位和基建会计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矛盾。

正因为这样的缺陷,更多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并渴望能够得到解决。

本文将对这些弊端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单独工作存在的缺陷为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接下来本文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目前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包括基建预算和正常经费预算,而这两个预算是分别独立工作的,重要的是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立账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不同,这就间接导致了制造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再有,基建会计所采用的决算方式中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因而这两种会计制度都无法将企业真实的经济活动情况反映出来。

(二)事业单位利用单独建账的漏洞将财务风险匿藏了起来因为事业单位是单独建账的,所以很多时候,同一单位的收益、负债、支出等等被按照两种不同的决算方式分别记在两本不同的账本之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杨晓红【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4(33)31【摘要】The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consolidated accounts is the new requirement of "Institution Accounting System", of which aim is to improv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cooperate with the public fiscal system reform.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e of consolidated accounts is introduced concretely, and also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ing of accounting practice and th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at the same time tried to strengthen the thinking on financial team construction.%事业单位基建并账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目的是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配合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本文就并账的实务操作作了具体介绍,还提出了并账实务处理中的一些不足及解决方案,同时还引发要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页数】2页(P204-205)【作者】杨晓红【作者单位】安顺学院计财处,安顺5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相关文献】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思考与实践 [J], 穆家乐2.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分析 [J], 田伟3.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川4.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问题探讨 [J], 刘铭5.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及思考 [J], 候春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监 督 、决 策等 机 构 提 供完 整 的会 计 信 息 。为 规 范 基
账” 。 新 旧会计 制度衔 接并 账是 今后基 建并账 核算 的基础 , 必 须深 入 、全 面 分 析基 建 账数 据 形 成原 因 ,使 基建 投 资 项 目完 整 、准 确 地体 现 在 事业 账 内。 日常 并账 是一 项 经
常性 工作 ,并账 的原 理和方 法 与衔接并 账是 相 同的。
三、 交付 使 用资产 处理 《 衔 接处 理 》规定 ,“ 将2 0 1 2 年 l 2 月3 1日原基 建账 中相关 科 目 余 额 并 入 新账 时 :按 照 基建 账 中 ‘ 交付 使 用 资 产 ’科 目余 额 ,借 记新 账 中 ‘ 固定 资产 ’科 目……” 。 本 人认 为 ,此 规 定 与 现行 《 事 业 单 位会 计 制 度 》及 《 国
并 账是 一项 常规 性工作 ,每 月至 少一 次 以上 。
二 、并账 基本 原则
基 建账 并 账 的 基本 原 则 是 ,按事 业 单 位 财务 账 的原
用2 0 1 2 年l 2 月3 1 日基建账中“ 交付使用资产” 科 目余额 , 借记新账 ( 事业账 ) “ 固定资产” 科 目明显重复 , 虚增资产。 对于 《 衔接处理 》中所说的情况 ,只有在接受单位收到
且 ,至 少一 次 或 一 次 以上 。衔 接 并 账 是一 次 性 的 , 日常
这说明,交付使用的资产在年末 ( 1 2月 3 1日) ,事
业 账 、基 建账 均 体 现 这部 分 资 产 价值 ;下 年 年初 时 ,仅 事业 账 体现 此交 付使 用资 产价 值 。可见 ,在基 建并 账 时 ,
科 目无余 额 。
计 制度 衔 接 时的并 账 ,通 过基 建账 并账 确定 2 0 1 3 年含 基 建账数 据 的事 业会 计 账 的期初 余额 ,同时 生成 2 0 1 3 年 资 产 负 债表 期 初数 。二 是 日常并 账 。 即 2 0 1 3 年 1 月 1日以 后 每 月必 须将 基建 账发 生额 并 人事 业单 位 的 “ 大账” ,而
建账 并 账 ,财 政 部 出 台 了 《 新 旧事业 单 位 会计 制 度 有关 衔接 问题 的处理 规定 》 ( 财会 [ 2 0 1 3 ] 2 号, 以下简 称 《 衔
接处理 》 ) ,明确了新 旧会计制度衔接总体的要求和有关
科目 对 接 的基本 原则 ,由于 列举 的 内容 过少 , 再加 上 “ 交
的有 关 困惑。
【 关键词 】 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基建并账
思考
新 《 事 业 单位 会 计 制 度 》 ( 以下 简称 《 新 制度 》 )于 2 0 1 3 年 1 月 1日实 施 ,这 是 财 政 部 配 套 财 政 预 算 改 革 , 进 一 步 规 范事 业 单 位会 计 行 为 ,协 调 财务 、财政 双 目 标 管理 的重 大举 措 。《 新 制 度 》亮点 之一 是将 长期 游离 于 事 业单位会计 “ 大 账 ” 以外 的基 建 账 数 据纳 入 账 内 ,为 管
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核算规定不匹配,容易导致资产
的重 复 入账 ,原因 如下 :
付使用资产”科 目并账涉及的深度不够 ,使并账操作在
不 同程 度 上产 生 一 定 的 困惑 。现 结 合 工作 实 践 ,就 基 建
账并人 事业 “ 大 账 ”有 关 问题 与同仁探 讨 。

《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规定 ,“ 工程竣工办妥竣 工验收交接手续交付使用单位时,借记 ‘ 交付使用资产 ’
科 目 ,贷 记 有 关 科 目, ‘ 交付 使用 资产 ’科 目的年 末 余 额 应在 下 年 年 初建 立 新账 时 ,全 数 冲转 。使 用 基 建拨 款

并 账时 间节点
我国 《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和 《 国有建设单位
会 计 制 度 》规 定 ,事 业 单 的基 本 建设 投 资 项 目必 须 按
形成 的交付使用资产 ,冲转 ‘ 基建拨款一 以前年度拨款 ’
科 目” 。也就 是说 , 接 收竣 工资产 的单位 ( 即本事 业单 位 ) ,
在 办 妥验 收 手续 后 应 按规 定 进行 会 计 处 理 ,记入 “ 固定
规定单独建账 、单独核算 , 《 新制度 》要求事业单位应当
将 基建 账 相关 数据 并人 事业 单 位会 计 “ 大账 ” 。基 建并 账
2 0 1 3 . 1 0 新 会 计
理 ,根据 《 新 制度 》规定 ,结合 《 衔接处 理 》的要求 , 对 基本 建设 相关 业务进 行会 计处 理 ,并 人事 业单 位 的 “ 大

会 计 准 则
交付使 用 资产后 未按规 定进 行会 计处 理的情 况 下才存 在 。
对 此 ,本 人 认 为可 有两 种 方 法处 理 :一 是 ,用基 建 账 的
可分 为 两个 阶段 :一是 衔 接并 账 。衔 接 并 账 是指 新 旧会
资 产 ”科 目核 算 ;同 时 ,基 建账 将 其转 入 “ 交 付使 用 资 产 ”科 目,年 末 ( 即1 2 月3 1日 )这 部 分资 产 价值 体 现 在基 建账 上 的 “ 交付 使用 资产 ”科 目 余额内, 次年初 ( 即 下 年年初 ) 建新 账 时 , 全数 冲转 , 冲转 后 “ 交付使 用资产 ”
Mo d e m Ac c o un t i n g 会
" i t 准 贝I J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 会 计处 理思考 与实践
穆家乐
( 交通 部 长江 口航 道管 理局 ,上 海 2 0 0 0 0 3)
【 摘要 】 2 0 1 3年 1 月 1日实施的新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将基建账的相关数据并入事业单位 “ 大账” 。 文章就基建并账的基本原则、交付使用资产、重复事项抵销、明细科 目 设置等问题 予以阐述,以解决基建并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