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
的变化?各种消化腺又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从食物消化的第一
站—口—腔口里腔面开有始牙探齿讨、。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吃东西的时候,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唾液腺
大量分泌唾液;舌一方面配合牙齿的咀嚼,一方面通过搅拌将食物与
●可以设计一组实验来探究。其中,有的只探究牙的咀嚼和舌 的搅拌作用,有的只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有的则探究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和唾液共同的作用。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 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里进行 (jìnxíng)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
分工操作,观察和记录
你们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分解? 1号试管
。
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第十页,共28页。
讨论 ❶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qūbié)和联系? 区别(qūbié):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的搅拌能使食物与
现象: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 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解释: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
第八页,共28页。
1.碎屑+2毫升唾液 搅拌 37℃ 碘液 不变蓝
2.碎屑+2毫升清水(qīnɡ shuǐ) 搅拌 37℃ 碘液 变蓝
3.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7℃ 碘液 变蓝
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
地与食物混合,促进淀粉的消化。 ❷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唾液里的淀粉酶
上面的探究实验表明(biǎomíng),馒头变 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都有关系。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馒头 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唾液 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使淀粉分解为 麦芽糖。
❸ 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 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 碎屑放入②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放入③ 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 ℃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①蛋白质 ②淀粉(diànfěn) ③脂肪 ④无机盐 ⑤维生素 ⑥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①②③ D、②①③
6.患有肝炎的人应少吃( )
D A、米饭 B、蔬菜和水果 C、豆腐 D、肥肉
7.下列哪项不是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
2.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和 消化腺组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
要器官是
。小能肠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肝脏
(xiǎoc
(gānz
3(.把馒)头放在口腔há(nkǒgu)qiāng)中咀嚼能尝出甜味,这àn种g甜) 味的物质C是
A、淀粉 B、唾液 C、麦芽糖 D、葡萄糖
A 4.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西瓜籽经过
的路线(
)
A、口腔(kǒuqiāng)→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kǒuqiāng)→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kǒuqiāng)→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kǒuqiāng)→食道→胃→小肠→肛门→大肠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D 5.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4.碎屑+2毫升胃液 搅拌 37℃ 碘液 变蓝
5.碎屑+2毫升唾液 搅酶 拌 0℃或 80℃ 碘液 变蓝
温度(wēndù)对酶活性
的 活 性
的影响:
37℃
第九页,共28页。
温度 (wēndù)
试管 馒头
唾液
搅拌
温度滴碘Biblioteka 后现象现象说明1号 碎屑 √
√ 37ºC 不变蓝 淀粉发生(fāshēng)
了变化
2号 碎屑 清水 √ 37ºC 变蓝 淀粉(diànfěn)没有发生
变化
3号 整块 √
× 37ºC 变蓝 仍有淀粉(diànfěn)
存在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完善方案时,要进一步考虑以下问题:多大的馒头块做实验合适?
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快速地获得大量的唾液?实验装置在37 ℃的温水中
保持多长时间后再滴加碘液合适?等等。
第七页,共28页。
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系呢?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
馒头(mán tou)碎 屑,注入2毫升唾 液充分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温 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注 入(zhù rù)2毫 升清水充分搅 拌混合。
馒头小块,注入2 毫升唾液,不进行 (jìnxíng)搅拌。
第十五页,共28页。
食物的消化(xiāohuà)过程:初始部位、最
终消化(xiāohuà)场所、终产物
淀粉
口腔
(唾kǒ液u
麦芽糖 小肠
葡萄糖
胰液、肠液
qiāng)
蛋白质 胃 多肽 小肠
胃液
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 胰液、肠液
甘油
+
脂肪酸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用消化,人体(réntǐ)直接吸 收
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
(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
化的程度。
❶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
过程? Y曲线
X曲线表示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❷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 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胃 小肠
淀粉在口腔,脂肪在小肠,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
❸ D中含有(hán yǒu)哪些消化
酶? 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有多种消化液 (有胆汁、胰液、肠液)
注:适于消化的特点:1、2、4
适于吸收的特点:1、2、3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máo xì xuè ɡuǎn)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小肠绒毛
少量水和 酒精
营养物质通过(tōngguò)消化 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就是吸 收.
消化道各部分能够 (nénggòu)吸收哪些营 养物质?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你懂了吗?
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小肠内壁
B
B、增加吸收(xīshōu)营养物质的面积
C、帮助消化食物
D、可以起到清扫消化道的作用
第二十四页,共28页。
2.分析下面的数据,指出(zhǐ chū)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 多。
第六页,共28页。
制定计划 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案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❶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 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
❷ 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 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shāobēi) 中。 (取唾液的方法)
唾液充分混合。对食物的消化来说,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
腺分泌唾液是不是都很重要呢?
第四页,共28页。
馒头(mán tou)在口腔中的变化
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màn màn)地你能感觉到甜 味。
第五页,共28页。
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jiǎobàn)以及唾液都
有关系呢?如果是这样,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呢 提?示
第十二页,共28页。
2.(2014中山中考)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 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试管1、3中各加入2ml清水,试管 2、4中各加入2ml唾液,如题27图处理5~10分钟,然后(ránhòu)
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C)
A. 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B.试管3在该实验中是必不可少 C.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第二十页,共28页。
大肠内表面上只 有皱襞,没有绒 毛状突起(tūqǐ)
不利于盲(m吸肠á收
ng chán g)
阑尾 (lán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小肠(xiǎochá1n.g很) 长 (一般5~6米) 的2特.内点表:面积大 (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máo xì xuè(ɡ由一uǎ层上n)皮壁细很胞薄组成)
有机物,才能被细胞(xìbāo)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
(xìbāo)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做化
(digestion)。
食物(shíwù)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靠 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x化iā道ohuà 消x化ìt腺ǒng)是由
和
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
肠腺
患有肝炎的人应少吃(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D) A、米饭 B、蔬菜和水果 C、豆腐 D、肥肉
肠液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只含一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唾液、胃液
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肠液、胰液
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部位:口腔、胃、小肠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功能的部位:胃、小肠、大肠
消化道中含消化液最多的部位:小肠(含胆汁、肠液、胰液)
第二节 消化(xiāohuà) 和吸收
第一页,共28页。
请看右图中一家三口的对 话。母亲(mǔ qīn)说的话有 道理吗?为什么?
第三页,共28页。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xìbāo)内呢?水、无机
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xìbāo)膜被细胞(xìbāo)吸
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
第十六页,共28页。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liǎnɡ ɡè)方面: 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物理性消化) 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 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化学性消化)
第十七页,共28页。
技能(jìnéng)训练
解读(jiě dú)曲线图
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
淀粉(diànfěn)分解成麦芽 糖示意图
第十一页,共28页。
解题(jiě tí)应 用
1.下表是小丽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biànhuà)的实验步骤
和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C的是( )
试
管 编
馒头
号
分别加 入
振荡摇
匀后放 在37 ℃水中 恒温
冷却 后
加碘 液
实验现 象
A.此1 实碎验屑属唾于液升对2亳照实10验分钟 2滴 不变蓝 BC..此此2 实实碎验验屑说也清明说水升唾明2亳液馒对头10淀的分粉变钟具化有(2b滴分ià解n变作hu蓝用à)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 关系 D.滴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说明该试管内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了
资料(zīliào)分析
增大了面积
分析以下图文(tú wén)资料。 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它的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称为 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小肠绒毛。如果把一个人小肠里所有 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 个篮球场大小。 大肠的长度一般为1.5米,它的内表 面也有环形皱襞,但是没有绒毛状突起。 讨论 请你推测,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 肠还是小肠?为什么?
第十八页,共28页。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xīshōu)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ɡān yóu)、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 素等)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 程。
第十九页,共28页。
营养物质的吸收(xīshōu)
食物在小肠中完成消化后,随着小肠的蠕动继续下行,进入大肠。那么,食物消化后 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究竟是在小肠中还是在大肠中被吸收的呢?
第十三页,共28页。
一、食物(shíwù)的 消化
消 化 道
消化系统(xiāohuà xìtǒng)的组成和功能示意
第十四页,共28页。
消化系统(xiāohuà
x消ìtǒng消)化的道组: 口成腔→咽→食道→胃→小肠(xiǎocháng)→大
化
肠→肛门
系
统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wèixiàn)、 肝脏、胰腺、
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 以下数量的消化液: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1500毫升肠液, 500毫升胆汁,1500毫升胰液。
五种消化液中,胆汁、胰液(yíyè)、肠液都进入小肠,共有 3500毫升,所以小肠内消化液最多。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练习
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