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小课堂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课时
年级:一年级
教材:《道德与法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1. 公益活动的意义。

2. 如何参与公益活动。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认识到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公益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吗?这些图片或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呢?”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或视频中的人们正在进行公益活动,他们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播正能量。


二、新课讲授
1. 教师讲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公益活动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让社会更加美好,同时也能培养我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师列举一些公益活动的事例,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环保行动等,让
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形式。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公益活动呢?”
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b.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帮助邻居、关心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等。

4. 教师讲解参与公益活动的注意事项:
a. 保持谦逊、礼貌,尊重他人。

b. 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团队力量。

c. 关注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传递正能量。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
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策划一次公益活动,如:为社区老人送去温暖、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等。

2.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公益活动经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公益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