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概要
辅导习题共计108题,其中单项选择59题,多项选择49题。

1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
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那么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
〔一〕做好咨询前的预备工作
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应有的仪态是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维持正常社交距离〔习题1〕。

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习题60〕:①坐姿随意、服饰进时、表情热情、紧密注视着求助者;②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③坐姿端正、服饰进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三〕间接询咨询求助者盼瞧得到那方面的关怀,不可直截了当逼咨询
初诊接待时正确的询咨询方式是“你盼瞧我能关怀您解决什么咨询题〞〔习题2〕。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咨询方式是〔习题61〕:①您有什么样咨询题需要解决,讲吧;②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③您寻我究竞想要解决什么咨询题呢。

〔四〕询咨询结束后,明确讲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讲明保密原那么
对保密原那么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讲明保密原那么时亦须讲明保密例外〔习题43〕。

心理咨询中关于保密原那么的掌握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63〕:①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隐秘;②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六〕向求助者讲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心理咨询不能够解决他的全部咨询题〔习题3〕。

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习题62〕:①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
②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③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咨询题。

〔七〕讲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参考教材P74的内容〕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习题95〕:①如实提供与心理咨询题有关的真实信息;②要按共同商订的时刻表进行心理咨询。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咨询题〔习题4〕。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门诊、、网络等〕
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心理咨询保密原那么的重要性
〔三〕危机的处理
〔四〕心理咨询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四、注重事项
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掌握的内容是〔习题64〕:①防止紧张情绪;②防止使用方言;③严守保密原那么。

〔一〕防止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初诊接待时应该注重的事项是能够适当地使用专业术语〔习题6〕。

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应禁止使用专业术语〔习题44,0511-3-102〕。

〔三〕反复讲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那么
心理咨询中关于保密原那么的掌握正确的选项是求助者关于泄密有诉诸的权利〔习题5〕。

〔四〕讲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习题7〕。

〔五〕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进性会谈 (4)
一、学习目标:学会确定摄进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使用摄进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74〕:①防止提咨询失误,尽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②维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判性语言。

使用摄进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101〕:①对方自我探究过多;②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二、工作程序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摄进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65〕:①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
②依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③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瞧瞧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能够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咨询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摄进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是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不进行谈话〔习题8〕。

〔二〕确定提咨询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开放式提咨询,不用封闭式提咨询,特不情况下使用半开放式
提咨询〕
确定提咨询方式时应掌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66〕:①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咨询;②尽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咨询。

确定提咨询方式时应掌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尽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咨询〔习题9〕。

〔三〕倾听
在摄进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全神贯注地们听,不要随便打断〔习题10〕。

在摄进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67〕:①全神贯注地倾听;②不随便打断谈话。

在摄进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自然随意地倾听,给予恰当评论〔习题45〕。

对释义的理解和运用:对释义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释义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员所提咨询题特别合理〔习题46〕。

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96〕:①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②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咨询题;③它是操纵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四〕操纵会谈内容与方向
操纵谈话方向应掌握的要点是涉及咨询题时要有方案性和目的性〔习题11,0511-3-105〕。

操纵谈话方向应掌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68〕:①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②运用技巧为所欲为地转换话题;③操纵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

关于中断: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97〕:①强迫对方停止谈话;②直截了当建议转换话题。

而建议变换地点再谈,时刻有限下次再谈,临时休止然后再谈根基上正确的。

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习题47,0511-3-103〕。

关于引导:对引导概念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把目前话题转向另一话题〔习题48,0511-3-101〕。

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98〕:①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②咨询师直截了当建议转换话题;③经由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

〔注:关于“经由终中介转换出新的话题〞的做法,48题和98题的答案不一致,48题认为是不正确的,98题认为是正确的,答案矛盾。


〔五〕对会谈内容回类〔会谈之后必须对咨询题进行回类〕
谈话中不正确的操作是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做录像〔习题49,0511-3-104〕。

谈话中应掌握的要点是〔习题99〕:①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②谈话信息依靠临场经历整理;③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六〕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三、相关知识〔会谈法简介〕
1.会谈中听比讲更重要
2.态度〔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69〕:①一旦开始进进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往;②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习题12〕。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70〕:①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确信态度;②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持态度;③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持。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会谈中不应该明确讲明自已的态度〔习题13〕。

3.区不〔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不十分重要〕
4.会谈法的种类〔摄进性会谈、鉴不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危机性会谈〕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选项是〔习题71〕:①通过交谈和瞧瞧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不性谈话;
②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进性谈话;③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④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咨询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咨询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习题14〕。

最常使用的“摄进法〞是病史采集法。

经常选用桑德伯格制定的一个17项提纲;马隆和沃德总结出了结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的12个题目。

5.如何样提咨询题
谈话中不恰当提咨询的表现形式是解释性询咨询〔习题16〕。

谈话时提咨询过多的缘故可能是〔习题72〕:①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②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③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谈话时提咨询过多的缘故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习题15〕。

不恰当提咨询所带来的消极作用:①造成依靠〔不咨询不讲话〕;②责任转移;③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究;
④产生不正确的信息;⑤求助者因处在被“审咨询〞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⑥提咨询过多会碍事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讲明。

不恰当提咨询的消极作用可减少对方自我探究的主动性〔习题50,0511-3-98〕。

对不恰当提咨询带来的消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0,0511-3-143〕:①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究的主动性;②可产生不正确信息而延误确诊。

谈话中不恰当提咨询的表现形式不包括〔习题73〕:①间接性询咨询;②开放式询咨询〔包括“修饰性反咨询〞和“解释性询咨询〞〕
凯利将临床交谈提咨询的性质做了6条回类:①“什么缘故……〞的咨询题;②多重选择性咨询题;③多重咨询题;④修饰性反咨询;⑤责备性咨询题;⑥解释性咨询题。

修饰性反咨询引起的后果是对求助者毫无益处〔习题17〕。

修饰性反咨询引起的不良后果是对求助者毫无益处〔习题51〕。

6.会谈内容的选择〔选择会谈内容的原那么〕
⑴适合求助者的同意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喜好
咨询师选择谈话内容的原那么是符合求助者的同意能力和喜好〔习题18〕。

选择谈话内容的原那么中正确的选项是符合求助者的同意能力和喜好〔习题52〕。

⑵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截了当或间接的针对性
⑶对求助者的个性开展或矫正起要害作用
⑷对深进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⑸对求助者病症的鉴不诊断有意义
⑹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求助者的认知和正确理解咨询题
⑺会谈法的有效性
选择谈话内容的原那么中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2〕:①可把思维障碍的病症加以讨论;②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

对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是不能够用来推测学习成绩〔习题19〕。

四、注重事项
1.态度必须维持中性
2.提咨询中防止失误
3.除提咨询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使用摄进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习题20〕。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进性会谈后不应给出尽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13)
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习题75〕:①不必讲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缘故;②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

使用心理测验时掌握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3〕:①为深进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②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③特不情况下可打破操作实施测验;④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能够给出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向求助者讲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二〕依据求助者心理咨询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工程
〔三〕测量结果要是与临床瞧瞧、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必须重新会谈,再行评测。

三、相关知识〔依据求助者的心理咨询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工程〕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

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病症的性质,应启用人格咨询卷,以便探究病症的人格因素。

3.为寻寻早期缘故,可选用病因探究性量表〔如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

假设疑心有精神疾病可使用MMPI;假设觉得智力有咨询题可用智力量表;假设疑心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

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针对不同的心理咨询题来选择恰当的测验工程〔习题21〕。

四、注重事项
〔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时掌握正确的选项是任何情况下都应按操作实施测验〔习题53〕。

〔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15)
一、学习目标: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
对求助者咨询题进行回类的目的是为最终诊断提供确切依据〔0412-112〕。

二、工作程序
整理回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习题80〕:①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②求助者人际、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条件;③他人对求助者印象和治疗情况的评价;④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紧密关联的资料。

〔一〕按提纲整理回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
①人口学资料;②生活状况;③婚姻家庭;④工作记录;⑤社会交往;⑥娱乐活动;⑦自我描述;⑧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⑨其他资料。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习题76〕:①娱乐活动;②自我描述;③工作记录〔不包括“躯体状态〞〕;
④生活状况。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生活状况〔习题22〕。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家庭教养方式〔习题54,0511-3-99〕。

〔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
①婴幼儿期;②童年生活;③青年期生活;④青年期;⑤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对它的评价。

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习题77〕:①围产期母亲躯体状况;②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③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④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

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习题23〕。

对求助者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不包括情绪体验的描述〔习题55〕。

〔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躯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①精神状态〔知、情、意和人格〕;②躯体状态;③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整理回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习题26〕。

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职业和意识〔习题56〕。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习题78,0511-3-144〕:①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②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包括躯体感受和体检报告〔习题24〕。

〔四〕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讲明
〔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三、相关知识
〔一〕对临床资料的回类、解释与验证
〔二〕不管从哪方面进手往回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
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纳的方法一般是〔习题79〕:①补充提咨询;②测验资料;③亲友资料。

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纳的方法一般是测验资料〔习题25〕。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意义时采纳的方法不包括操纵决策〔0511-3-97〕。

当我们给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纳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①就事论事;②寻寻相关;③迹象分析。

〔三〕碍事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碍事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习题81〕:①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②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③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④不能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方案。

碍事资料可靠性的因素不包括能够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方案〔习题57〕。

〔四〕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碍事
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生物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往平衡的角度瞧咨询题〔习题27〕。

应为生态学者。

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82〕:①临床大夫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瞧咨询题;②行为主义者从学习和认知障碍的角度瞧咨询题;③生态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往平衡的角度瞧咨询题;④非专业瞧瞧者常从自然开展的角度瞧咨询题;⑤生物学者从人的开展生长角度上瞧咨询题。

四、注重事项
〔一〕一定要认真、严格和按技术要求往搜集和评价各类资料的内容
〔二〕咨询师给出的评估有错误或掌握不大时,应进行集体讨论,以保证意见的正确性
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寻有价值的资料 (21)
一、学习目标:学会从求助者以往的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寻寻有价值的资料以利于形成正确的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询咨询求助者以往是否往过医疗机构,具体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二〕询咨询求助者以往是否往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括〔习题83〕:①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情况;②到医院就诊的缘故是躯体的依旧心理的;③对以往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不应该包括目前的心理诊断及咨询过程是否正确〔习题28〕。

三、相关知识
〔一〕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二〕分析当时往医院就诊的缘故哪些是躯体方面的,那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三〕求助者过往曾经历过心理咨询,特别可能由于咨询〔或治疗〕效果不行而来。

〔四〕有的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咨询题不是原来的咨询题,而是另外的咨询题,要认真区分。

〔五〕有的求助者通过以往的心理咨询之后,咨询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

四、注重事项
〔一〕对那些曾经有过咨询经历的求助者要讲明具体了解既往史的重要性
〔二〕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失误是难免的,不可对以往的失误进行挑剔和嘲讽。

22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咨询题的要害点 (23)
一、学习目标:学习将临床资料相互比立印证和比立,确定其真实可靠性;学会进行纵向和横向比立,抽象
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要害点。

二、工作程序
〔一〕按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有关资料,进行比照和分析。

〔三〕寻到引起心理咨询题的要害点。

确定心理与行为咨询题的要害点的原那么是资料分析时既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瞧逻辑〔习题30〕。

确定心理与行为咨询题的要害点的原那么不包括〔习题104〕:①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
性;②咨询师凭借经验能够对初期资料做定性分析;③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咨询题的依据。

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咨询题的要害点的内涵是该因素不管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习题29〕。

对心理与行为咨询题要害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84〕:①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②它是个不临床表现的缘故或与表现有联系。

三、相关知识
对临床诊断来讲,寻要害点或要害因素是最全然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案例]
四、注重事项
〔一〕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咨询题的依据
〔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瞧随意性,要符合客瞧逻辑。

第二单元确定求助者的咨询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25)
一、学习目标:学会判定求助者的咨询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那么。

二、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定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那么
对判定病与非病的原那么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背离一条原那么者就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病症〔习题31〕。

对判定病与非病的原那么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85〕:①背离一条原那么者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病症;②背离两条原那么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病症;③背离三条原那么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病症。

1.主瞧世界与客瞧世界的统一性原那么
对统一性原那么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6〕:①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维持一致,那么必定正常;②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瞧环境一致;③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往统一,必定不能被人理解。

对统一性原那么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往统一,必定不能被人理解〔习题58〕。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那么
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习题107〕:①心理咨询题与精神疾病的标准之一;②正常人群与异常人群的标准之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那么
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那么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8〕:①在没有重大外界变更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②在存在重大外界变更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

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那么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在存在重大外界变更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习题59〕。

〔二〕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定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经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瞧而主动求医,而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求助者特别少
主动求医。

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习题105〕:①神经症者经常有强烈的求治愿瞧;②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讲痛苦;③重性精神病的患者特别少主动求医。

对求医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瞧不强烈〔习题32〕。

〔四〕从求助者对“病症〞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病症是有“自知力〞的;相反“重性精神病〞求助者对自己的病症没有“自知力〞。

[案例]
对病症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求助者能寻出咨询题缘故及与病症的关系,讲明自知为完整〔习题33〕。

对病症自知力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86〕:①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讲明自知力丧失;②求助者能熟悉自己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讲明自知力完整;③求助者能熟悉咨询题存在但不能分析缘故,讲明自知力完整。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咨询题的处理
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心理咨询对某些咨询题不一定能起到作用〔习题34〕。

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习题87〕:①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②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③与心理有关系的咨询题都应该妥善的解决。

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35)
一、学习目标:依据瞧瞧、会谈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咨询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

二、工作程序
〔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是逐个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指标〞进行衡量〔习题36〕。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咨询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不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咨询题、严重心理咨询题和神经症性心理咨询题。

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第一印象〞咨询题〔参见教材?社会心理学?知识中的相关局部〕
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心理咨询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定〔习题35〕。

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习题88〕:①心理咨询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定;②行为咨询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定。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习题89〕:①对求助者心理咨询题的严重程度评估;②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③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不诊断。

〔二〕关于心理诊断〔心理诊断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心理诊断和狭义的心理诊断〕
对心理诊断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能确切讲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习题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