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语文 冲刺密档 文言句式复习素材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句式
[教学目的]
1、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倒装句的一般特点、规律,面向会考。

2、学会运用倒装句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判断句式、理解句意,知识与能力结合,延及高
考。

[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里的例子归纳出判断文言倒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

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特点和规律。

3、示例覆盖高中课本,立足会考基本篇目。

4、示例遵循从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的原则,最终达到高考检测的难度。

[教学媒体]
归纳特点、规律及举例采用投影片投影,目标达成检测印成资料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说“古今言殊”。

他说,尽管是为《论语》作注的大学者朱熹,假如时光倒流,让他参与孔子与其弟子的交谈,春秋孔子他们的说话,宋人朱熹一句也听不懂。

为什么?“古今言殊”。

这一课我们一起复习古今语法歧异的几种特殊句式。

有哪几种?归纳为:
判断句
四种文言特殊句式被动句
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省略句
二、指导学生归纳文言倒装句的种类和特点:
(投影)[第一组例子]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甚矣,汝之不惠!
分析:例(1),联系上下文,这是赵国局势紧张之时,赵胜平原君心急如焚,用激将法,向魏国信陵君求救时说的,是责备的语气。

“安在”即“何在”,“公子”,尊称信陵君,“急人之困”意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

信陵君是一个重情义、德高望重之人,解人之困、急人之急,是他受人敬仰的精神品质。

因此从语境看,此句句序应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是谓语前置句。

例(2)由学生分析。

思考:谓语前置的作用?
(板书):一、谓语前置句
特点: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他放在主语之前。

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

(投影)[第二组例子]默译下列四组句子,并说说是什么句式。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项王、项伯东向坐。

〈〈鸿门宴〉〉
(板书):二、宾语前置
特点: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莫、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曷)
3、“之”或“是”作提宾标志;
4、介词宾语前置。

(投影)[第三组例子]先让学生举。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石钟山记》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
(板书)三、定语后置
标志:1、“者”字煞尾,
2、“之”字
思考: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与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的位置。

(投影)[第四组例子]: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板书)四、状语后置:
规律:古汉语里,介词短语作状语,移到谓语之后。

三、明确考点要求,确定备考对策:
(投影)2001年会考试题第10、19题。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9、下面的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3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臣诚恐见于王而负赵。

小结:由上述会考题看,文言特殊句式到底要考考生什么?其实,它考查我们的识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分数比重教大。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加强积累、强化识记和运用的训练。

四、目标达成检测练习:
(一)说出下面句子是什么句式?
1、尔何知!
2、何功之有哉!
3、皆不可限以时月。

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走。

5、何以伐之?
6、哀南夷之莫吾知兮,余济乎江湖。

7、莫我肯德。

8、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9、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10、为命是从/ 为才是举
11、一言以蔽之
12、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13、言于孙权。

1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公与之盛,战于长勺。

18、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19、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中国少年,与国同疆。

20、甚矣,吾衰也。

(二)拓展训练: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A、古之
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阅读下文,找出宾语前置句。

颢弟,尝得危疾,上谴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

”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

”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公主惧,涕泣谢罪。

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戏乎?”谴归郑氏。

(选自〈〈资治通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